我與“猴票”的緣分

1980年2月15日,《庚申年》“猴票”發行這一年這一天,我正在縣城的中學讀高一。由於自己的主要精力都在功課上,無暇顧及其它。所以,對於發行“猴票”之事”,我並不知曉。況且,當時我也不收集郵票……

經過不懈努力,我考上了大學,參加了工作,有幸成為了一名中專教師。我有了收入,除上課之外,還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隨之,便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集郵。


我與“猴票”的緣分

20世紀90年代末期,當時,我獲取郵票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到集郵門市部預定,再就是到地攤上購買。作為一個剛剛進入集郵行列的後來者,自然缺少很多郵票,只靠從郵局購買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利用節假日,逛郵票地攤市場,就成了我的家常便飯。從郵商之間的交談中,我知道了“猴票”。由於是第一枚生肖郵票,且發行之後消耗量較大,其價格一路飆升,當時已漲到數百元一枚。

幾百元錢,對於我這個參加工作沒幾年的普通教員來講,不是小數目。故在當時,我並沒有購買猴票的願望。

轉眼進入了21世紀,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我去郵局領取預定的新郵。目睹了一位中年女士從郵局以2000元的價格購買了第一輪生肖郵票大全套,其中就包含那一枚“猴票”。此情此景,使我的心中頓時泛起了漣漪。

記不清在一本什麼樣的集郵期刊上,我看到了一位資深郵人對“猴票”的展望,他說:“雖然‘猴票’目前價格不菲,但其升值潛力還遠遠沒有顯現出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何時購買‘猴票’都是物超所值……”對於這種觀點,我思考了許久。似乎,我持贊同態度。既然這枚“猴票”,博得那麼多集郵愛好者的青睞,我也應當擁有一枚。但是,到哪裡去購買呢?我這樣問自己。

其實,在此之前,我到郵局領取新郵的時候,就多次看到,在郵局的玻璃展示櫃裡,擺放著一本第一輪生肖郵票大全套郵冊,標價2000元,裡面就有“猴票”。這本郵冊在玻璃櫃中已有很長時間了,好像人們對這本郵冊並不關注,也無人前去問詢、購買。當我萌發了購買“猴票”的動機時,我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那本郵冊,只是價格太高——2000元!我有些猶豫不決。


我與“猴票”的緣分


這時,那位資深郵人的話又迴響在我的耳邊——無論何時購買猴票都是物超所值……果真如此的話,我現在購買“猴票”也屬正當其時。買吧,該出手時就出手,我這樣為自己打氣……於是,我把自己積攢下來的錢歸攏了一下,準備前往郵局,把“猴票”郵冊買下來。

正當我要把願望變為實際行動時,我的大腦又迸發出了靈感的火花:如果能找到郵局裡面一個自己熟悉的人,也許那本郵冊用不了花2000元就可以獲得。說不準郵局裡還有多本這種郵冊,憑藉熟人的關係,還可以挑選一下,買到一枚品相更好的“猴票”。我想起了郵局裡那位專門負責為集郵者領取郵票的李女士,因為常去領取新郵,已同她熟識了。主意已定,即刻行動。我借到郵局領取新郵的機會,把委託其購買郵冊的事情向李女士講了,她一口應承,讓我聽信兒。

我懷著喜悅的心情,離開了郵局,身上感到輕鬆了許多,我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似乎是完成了一項巨大的工程。

幾天後,我便拿到了一本含有“猴票”的第一輪全套生肖郵票豪華型郵冊,但不是郵局玻璃櫃裡的那一本。李女士告訴我,我買到的郵冊是從郵局倉庫裡挑選出來的,品相更好。更為難得的是,郵冊中那一枚“猴票”還帶有廠銘。而且,價格也比郵局玻璃櫃裡的那本少了200元。

我樂了,一直樂到了現在。

我與“猴票”的緣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