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农民工返乡:种羊肚菌铺就致富路


北川农民工返乡:种羊肚菌铺就致富路
  • 刘兆旭在他家的羊肚菌种植大棚里

这几天,北川羌族自治县片口乡松柏村的大棚里,一株株羊肚菌密密匝匝,长势喜人。几位村民在挑选采摘成熟的羊肚菌。在这羊肚菌的种植大棚里,经常可以看到片口乡磨盘村民刘兆旭忙碌的身影。作为黑麦羊肚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刘兆旭笑着说:“从现在开始到4月底,都是羊肚菌的采收季节,今年我种植羊肚菌预计纯收入大约50万左右。”

“目前我每年只种一季羊肚菌,9月开始育种,11月下地种植,第二年3月开始采收。今年我种植羊肚菌110亩,看这几棚长势非常不错,每亩预计产量400—600斤。”刘兆旭说,这段时间在他家羊肚菌大棚里帮忙采摘的,都是附近村民,平时自己家里都有农活,农闲时就请来帮忙,每天八十块钱工钱,一年要雇约600个工。如今,刘兆旭通过羊肚菌产业的发展,奔走在致富路上,也为贫困群众架起了增收桥梁。

北川农民工返乡:种羊肚菌铺就致富路

“我种植的羊肚菌远销成都、山西、陕西等地,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新鲜羊肚菌会马上送到合作社风干后卖,一斤干羊肚菌能卖700元左右,今年已经有几个商家主动联系购买我家的羊肚菌,现在每天能出200斤新鲜的羊肚菌,却还是不够卖。”刘兆旭说,他于2015年,返乡尝试引进羊肚菌种植,通过绵阳市农业研究院的培训掌握了羊肚菌的种植技术,而后又奔赴省研究院进一步提升。这几年,刘兆旭在摸索中,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并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整合磨盘村产业扶持基金10万,流转了片口乡磨盘、松柏 、泽可等 三个村里26户贫困户的土地,年底分红。由于2019年风雨过多,刘兆旭种植的羊肚菌大棚受伤,2020年种植时,刘兆旭就把棚子扎的更深,并外面加一层黑色遮阳网。今年 41岁的刘兆旭是片口乡磨盘村4组人,过去在甘孜州、绵阳等地的建筑工地上打工。

北川农民工返乡:种羊肚菌铺就致富路

羊肚菌状如羊肚,是生长在大山深处的珍贵食品,因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深受食客喜爱。北川片口山乡的环境,与野生羊肚菌生长环境相似,在片口种植的羊肚菌品相好,虽售价高些,但一上市很快就销售一空。看着种植羊肚菌带来好的收益,乡里的20多户村民也开始尝试种植羊肚菌,刘兆旭主动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传授种植技术。带动着当地的羌藏族老百姓在家门口打工就业,共奔致富路。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