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追夢”人

——記攀枝花鐵礦採礦作業區職工吳丹

吳丹,男,中共黨員。1972年10月出生,1992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攀枝花鐵礦採礦作業區電鏟大班黨支部書記。“人可以平凡、但絕不能平庸”,吳丹憑藉英雄攀枝花般火熱的愛崗敬業精神,始終紮根礦山生產一線,不斷在堅守中超越自我、於勤奮中努力前行,在電鏟司機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工作業績。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1992年,剛高中畢業的吳丹跟隨父親的足跡,輪換到攀枝花,成為一名標準的“攀二代”。父親對他說:“當年我們響應國家的三線建設號召,從老家來到這裡,天天在山上打洞子、扛炸藥包,用萬噸大爆破炸出這座礦山。現在輪到你來這裡搞建設,希望你珍惜崗位,幹出個樣子來!”父親的一席話成為激勵吳丹一生的領航標。從此,他將工作當修行,努力用自強不息的精神累積生命的厚重。

1997年,吳丹轉崗成為一名電鏟司機,有幸成為攀鋼首屆電鏟技術狀元韋東彬的徒弟。吳丹說:“5年之內,我也要像師傅那樣,成為攀鋼技術能手”。

有人背地裡說:“一個轉崗輪換工,連技校都沒讀過,才來幾天就敢說這話,口氣不小,自不量力!”

可吳丹不管這些,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跟著師傅潛心鑽研技術,學到真本領。只要一有空,他就在師傅的指點下從最基本的定點倒貨、掃道、裝車認真練起,在“穩、準、快、滿、平”上狠下功夫,細心體會每一個動作的操作要領,直到滿意為止。


礦山“追夢”人


至今,原採礦車間電氣點檢員鄧建平都會對吳丹的學習勁頭交口稱讚:“那時候,只要我一上鏟,吳丹就會纏著我學讀電氣圖,讓我教他判斷和排除電常見氣故障的技巧,遇到比較難一點的故障,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樣的年輕人在當時還真不多見。”

天道酬勤,成功眷顧努力人。1999年8月,轉崗僅兩年的吳丹,從300多名電鏟司機中脫穎而出,在攀鋼集團公司職工技術運動會上一舉奪得“電鏟司機技術能手”稱號,提前三年實現自己的第一個追夢目標。

之後,吳丹繼續在師傅的引導下,進一步學習電鏟的各種操作要領和維護保養方法。為了彌補專業知識的不足,他一邊參加成人自考,一邊利用業餘時間借閱《機械基礎》《冶金礦山電鏟司機》等技術書籍。無數個孤燈夜讀,他就像一臺充足電的馬達,不知疲倦地轉著,廢寢忘食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先後記下十幾萬字的學習筆記。憑藉堅韌不拔的鑽研精神,吳丹很快成為電鏟操作的行家裡手,又先後獲得2004年、2008年度攀鋼集團公司技術能手稱號,成為攀鋼技術狀元。

前進之路,總有風吹雨打。2011年,吳丹躊躇滿志地參加鞍鋼集團首屆職工技術運動會, 想要在賽場上一展風采,沒想到發揮失誤,連前十名都沒能進入。這當頭一棒讓他真正明白什麼是“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他再次暗暗發誓:“決不能躺在過去的成績上睡大覺,必須在技術上更上一層樓”。

從鞍山回到攀枝花,吳丹將一切歸零,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鑽研操作技能。為了進一步提升理論知識水平,他四處蒐集電鏟資料,從礦圖書室到車間技術員辦公室,從老師傅到新分大學生,只要聽說誰有資料,他就跑過去軟磨硬泡,想盡千方百計把資料搞到手。

“只要是和電鏟相關的,我都要學!”長時期的刻苦訓練,吳丹的操作技能終於得到質的飛躍。在2012年公司技運會上,吳丹終於一舉奪得電鏟司機技術比武第一名,被授予“鞍鋼技術狀元”稱號。2016年9月,吳丹又在中國技能大賽——“鞍鋼礦業杯”全國冶金礦山行業職工技能大賽上,力克群雄,成功奪得“全國冶金礦山行業電鏟司機技術能手”稱號。

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

“電鏟不是生鐵,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和靈魂。”吳丹撫摸著高大的電鏟,熱愛之情溢於言表。

2007年,吳丹開始擔任電鏟大班黨支部書記兼大班長。工作中,他發現很多電鏟司機都是轉崗職工,他們的本崗位從業時間短,操作經驗欠缺,動作不規範,經常引發設備事故。曾經有一位維修師傅指著一堆拆換下來的廢舊零件對吳丹說:“你看看,這都是你們電鏟司機幹爛的東西,幹活能不能溫柔點嘛!”。

老師傅的話讓吳丹倍感慚愧,他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一定要找到一套先進的電鏟操作方法,來規範電鏟司機的操作行為,從源頭上提升職工的整體操作水平”。

跑遍了攀枝花圖書館、資料室和新華書店,吳丹沒有找到任何現成的電鏟操作法。“沒有現成的,那就自己搞出一套來!”吳丹又來了倔脾氣。

為了掌握第一手設備資料,吳丹先後自費買回兩臺照相機,天天揹著工具包,提著點檢錘,一臺電鏟接一臺電鏟地跑,將各種操作方式拍照存檔。他親自操作每一臺電鏟,定期掌握設備狀況和操作性能;仔細檢查每臺電剷出現的設備隱患,用石筆標註異常磨損和裂紋部位。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也不論是烈日還是寒冬,總能見到吳丹在採場忙碌的身影。曬得漆黑的臉,走出厚繭的腳,吳丹早記不清在採場走過多長的路,爬過多少次鏟,只知道每隔四五個月就得換一雙勞保皮鞋。

一有空閒,吳丹就把拍下來的視頻和圖片拿出來反覆琢磨,仔細研究每一個操作動作與設備故障的關係,積極向有經驗的老師傅們請教,反覆觀察每一個挖掘動作對裝車循環時間的影響。他在“柔性操作”上下功夫,不斷降低電鏟作業對零部件的震動和衝擊載荷,從操作源頭降低設備故障率,在“快速運轉”上求突破,努力將電鏟作業的單鬥運行時間一秒一秒地往下降。

梅花香自苦寒來。通過反覆驗證,歷經上百次改稿,吳丹終於運用“三同時”和“去繁就簡”原理,成功總結出“五快七不準”電鏟先進操作法,該操作法讓電鏟的單鬥平均裝車時間從34秒/鬥下降至27秒/鬥,有時甚至可達20秒/鬥,電鏟的平均作業效率猛升17.1%,一舉填補了國內沒有“WK-4B電鏟快速裝車先進操作法”的空白。

一線礦工總結先進操作法,很多職工不以為然,也有人提出質疑。這當中,就包括剛從排土車間調過來的電鏟司機趙偉。他說:“我幹了幾十年電鏟,天天裝車,哪裡就不先進了?不行咱倆比劃比劃!” 面對挑戰,吳丹欣然接受趙偉掰過來的手腕。

通過現場PK,無論是從裝車速度還是在裝車質量上,吳丹的操作都明顯比趙偉更勝一籌。同時,吳丹還發現趙偉的操作雖然也很快,但在細節處理上還有瑕疵,比如在每次關鬥時插銷都要撞擊底門,這很容易將插銷打斷,縮短剷鬥底門使用壽命。

“是設備問題還是人的問題?”吳丹問趙偉。

“是設備問題,插銷短了要滑鬥,長了關不上,自然就會打底門”趙偉很肯定地回答。

“那你看我的!”吳丹二話沒說,坐上操作椅,啟鏟裝車。只見電鏟行雲流水般舞動巨大的鏟臂,剷鬥上下翻飛,插銷卻開關自如,沒有一下磕打在底門上。趙偉頓時心服口服,直接認起師傅:“師傅,我明白了,還真不是設備問題,是我的技術問題。”這事傳開後,那些曾經質疑過的職工,也開始信服吳丹的操作水平了。

礦山“追夢”人

回憶起這件事,吳丹豁達地說:“敢於在技術上硬碰硬地掰手腕,其實挺有意思,它既是一個學習過程,也可以對自己的操作方法進一步雕琢,從中享受到技藝昇華的樂趣。”

為了進一步把該先進操作法進行推廣運用,吳丹將其錄製成視頻、製作成PPT在全班開展專項技能培訓,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僅得到了本班職工的認可,就連周邊的白馬、太和鐵礦的電鏟司機也紛紛跑來學習取經。憑藉這一操作法的推廣運用,吳丹所在的班組職工的整體操作技能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已擁有高級技師2人、技師6人、高級工45人,17人次奪得公司級以上技術能手稱號。2015年,該操作法於被攀鋼集團公司命名為《吳丹WK-4B電鏟快速裝車操作法》,2016年12月,被評為鞍鋼集團公司職工先進操作法。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28年如一日,吳丹不斷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中磨鍊自己的心志,變得更加成熟、穩健。在困難面前,他總喜歡拔劍而上,享受攻堅克難給他帶來的快樂。

攀枝花鐵礦經過50餘年的建設,已全面進入深凹開採。電鏟崗位面臨主體設備老化、礦巖出口減少、作業場地狹窄、深部積水較多,電鏟移動頻繁等諸多困難,生產組織難度不斷增大。但吳丹是個永不服輸的班長,他說:“越是困難越要靜下心來埋頭苦幹,能夠把乾毛巾拎出水來那才叫真功夫,所以我們要在破解生產技術難題上作文章”。


礦山“追夢”人


2019年4月15日, “81號電鏟迴轉減速箱油泵又壞了?不是上週才換的新泵嗎?”僅一個月的時間,81號電鏟迴轉減速箱油泵和電機輪流“罷工”,就連油泵內的潤滑油也開始“鬧脾氣”,180公斤潤滑油不到一週就全部漏光。找不到問題的原因,吳丹像熱鍋上的螞蟻,茶飯不思,坐立不安。

“機械油損耗大、電機被燒壞,難道必須更換新的迴轉減速箱?”下班回家後的吳丹也不閒著,滿腦子都是油泵漏油的問題。

“咦,難道是油管出了問題?油管使用太久,內壁有可能變小堵塞,無法滿足油泵輸油要求。”他和81號電鏟司機長蔣召貴探討這個問題時,突然問道。還真有這個可能,要不試一試?他們馬上請維修工人更換大直徑油管,迴轉減速箱油泵果然消停下來,再也沒鬧過“脾氣”。

就這樣,憑藉執著的追求,吳丹針對電鏟設備逐年老化現象,率先推行“循環點檢·重位重查法”,製作“在線設備六無排查表”,通過“手機雲平臺”,不斷帶領職工強化崗位巡檢,提高設備故障預知預判能力。

“提升減速機瓦蓋螺栓受力面、各部齒面潤滑和磨損情況、捲筒支架和A型架是否有裂縫……這些都是我們檢查的重點,要是小隱患發現不及時,就會釀成影響生產的大事故”。近年來,吳丹堅持科學制定電鏟崗位點檢計劃,及時引入“它機點驗”和TPM全員設備管理法,先後發現提升減速箱齒輪異常齧合、減速箱不上油等50餘項設備重大隱患,確保了電鏟高效運轉。

最讓吳丹自豪的是他改進了電鏟捲揚大繩的更換方式。原來,更換電鏟捲揚鋼繩,是一項又髒、又累、又危險的工作,是所有電鏟司機最怕幹而又不得不幹的作業項目,既不安全又浪費作業時間。對此,吳丹發誓要改變這種落後的大繩更換方式,讓它變得安全、便捷。

剛開始,吳丹想為每臺電鏟增加一套電動捲揚裝置來代替人力拖動。但仔細一算,一臺5.5kw的電動捲揚機價值8千元,16臺電鏟則需投入12.8萬元,顯然不划算!正當他一籌莫展時,突然靈機一動,何不利用提升捲筒自身的旋轉拉力來代替電動捲揚機呢?說幹就幹,只見他一會爬上10米多高的天輪,一會鑽進狹窄的A型架下方,仔細觀察每一個作業環節,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和同事們找來50米鋼絲繩,利用安全絞扣,反覆試驗改良,終於成功研製出一副簡易更換工具,效果堪稱完美。原本需要七個人花四個小時才能更換完的大繩,現在只需要四個人用兩個小時就能輕鬆搞定。使用這套更換裝置,每年可為礦裡節約出生產時間66小時,多輸礦巖14萬噸,比照創效129.36萬元,班組職工對這一改進紛紛點贊叫好。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2016年5月,由吳丹領辦的“露天採礦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成立。為大力弘揚工匠勞模精神,激發工作室創新活力,吳丹帶領他的團隊成員,努力釋放“聚才效應”, 踐行“聚眾力、打造精英團隊,提技能、採出精品鐵礦,攀新高、服務鋼鐵糧倉”的工作理念,從提升崗位操作技能、改善採礦工藝流程、改造不合理裝置入手,大力開展崗位技能創新工作。

由於礦山特殊的岩層結構,極易產生大量超標大塊,導致礦巖破碎站下料倉口堵塞,嚴重影響採選流程的有序生產。針對這一難題,吳丹團隊認真開展技術攻關,分別從降低超標大塊率、減少大塊入倉率等方面入手,進行爆破質量優化、實行分採分裝與監控優化,並與職工的激勵措施掛鉤,多方施策,使超標大塊堵塞下料口的次數由原來28次下降為4次,同比減少14.6次,創效80萬元/年。吳丹將這一研究成果撰寫成“淺談露天採礦超標大塊堵倉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論文,被《科學技術創新》雜誌收錄發表。這讓吳丹意識到:“工作室的許多創新點,都源自於對實際生產難題的破解”。


礦山“追夢”人


工作室成立3年以來,工作室成員也由最初的14人發展至20人,其中2人獲“全國冶金礦山行業技術能手”稱號,1人榮獲“攀枝花百崗萬人技能大賽一等獎”,4人獲得“攀鋼技術能手稱號”。工作室的攻關範圍也從單一的電鏟崗位拓展至露天採礦主體設備的操作與維修、生產工藝流程優化、爆破施工監管等多個專業領域,並以攀枝花鐵礦為依託向白馬鐵礦輻射,形成多元化、多角度的專業融合優勢。先後完成“1210m大涌水臺階開溝技術研究”等31項技術攻關課題,其中“礦山生產班組OEC管理運用和研究”獲得鞍鋼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三等獎;“班組、機臺核算管理的探索與實踐”獲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管理創新成果三等獎。工作室成員先後在《現代班組》《班組天地》等多家報刊上發表9篇技術創新論文。其中吳丹的《“反思事故 、規範行為,創新班組安全生產建設》獲全國鋼勞聯班組安全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他先後牽頭或參與開展QC質量攻關3項,管理現代化2項,累計創效870萬元。

由於工作業績突出,2019年11月,剛剛成立不到3年“吳丹露天採礦技能大師(勞模創新)工作室”同時入選“四川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四川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在整個攀鋼集團公司傳為佳話。

世間有大愛,人間有真情

2020年農曆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嚴重威脅著國人的生命健康。對此,黨中央高度重視,戰“疫”陣前,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號召全國人民迅速打響抗疫阻擊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吳丹在這場抗“疫”戰中,始終牢記初心與使命,堅守崗位,衝鋒在前,努力用實際行動,呵護身邊職工及其家人的生命健康。

1月24日,吳丹一接到疫情指令就立即放棄原本的春節出行計劃,第一時間迴歸工作狀態。他先是電話通知已經回四川老家休假的3名職工做好防護措施後立即返回攀枝花,同時要求班組5名即將休假離攀的職工立即停止休假,且不得離攀。這一決定,為班組後期工作創造了良好管控條件。

吳丹以小班、機臺為單位迅速劃分疫情防控小組,指定小組負責人,將疫情防控責任落實到人頭。為了儘快提高職工的防控意識,他們及時打印疫情防控標語和口號,張貼在值班室出入口,反覆向職工宣傳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並從作業區領回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迅速發放給每一位職工,帶領班組長每班對職工的口罩佩戴情況進行嚴格檢查,開展體溫檢測並做好登記工作。成立“黨員抗疫突擊隊”,每班對值班室、會議室和作業機臺進行衛生清掃和病毒消殺,並製作廢舊口罩回收箱進行集中回收處置。至3月10日,累計開展體溫檢測1890餘人次,領回併發放各類防控物資1593件。

隨著疫情的不斷擴大,原本7天的假期被延長至2月10號上班,上級要求白班人員除值班外,一律居家不得外出。雖然是居家,吳丹卻比平時起得更早,經常早上6點就起床關注班組疫情,一直堅守到晚上12時,將所有文件傳達、處理完才休息。

吳丹堅持利用電話、QQ、微信對班組疫情進行掌控,不管是上級下達的疫情防控文件或具體防控要求,還是班組出現的每一個細小疫情動態,他都能在第一時間做到上傳下達,適時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準確判斷,拿出具體措施將各項防控指令落實到每一位職工。大年初三,有職工向正在現場值班的吳丹反映能否增加機臺消毒,吳丹立即將這一情況向作業區領導彙報,在當天下午就落實好現場電鏟、鑽機、泵房等作業點的消殺工作。2月2日,吳丹得知家住仁和、炳三區的倒班職工在疫情期上下班乘坐的公交車上有部分乘客防範意識較差,不戴口罩,造成職工存在接觸病人的風險,他馬上向礦裡反映,並提出通勤車更改線路和發車點的建議,在礦相關部門的協調下,該問題很快得到圓滿解決,消除了職工心中的顧慮。

吳丹常常教育班組的職工:“越是在疫情防控艱難期,就越要抓好安全生產”。他說:“我們絕不能在安全上疏忽大意,為抗疫大局添亂”。他和其他班長一道,主動堅持輪流值班,確保生產現場天天有人負責。

電鏟生產效率的高低,與人員的配置和設備運行狀態密切相關。疫情爆發以來,吳丹積極帶領職工努力克服假期外協施工方全停、配套工序延期復工等諸多困難,不斷優化班組崗位人員配合,堅持強化與相關工序的協調配合,帶頭搞好設備維護保養、加大崗位點檢力度,確保設備維護到位,運轉可靠,有序投入安全生產。

為了提高鏟裝作業效率,吳丹和他領辦的“吳丹露天採礦技能大師(勞模創新)工作室”全體成員,深入作業現場,通過手機“雲平臺”,加強技術交流,及時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為疫期安全生產保駕護航。1月27日中午11點,重點輸出礦石的82#電鏟出現行走異響單邊動,經檢查是左行走電機對輪螺栓斷裂,必須動用吊車進行更換。起吊行走電機只能通過司機室左前方不到30cm的空間下鉤,場地十分狹小,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安全事故。吳丹立即趕到82號電鏟擔任危險作業專門安全管理員,他一邊對維修現場所有作業項目進行安全監管,一邊積極配合維修人員進行設備修理。只見他和維修人員上下聯動,精準發出指令,穩紮穩打步步推進,連續奮戰3個多小時,直到14:30將電鏟修復並正常投入生產,才返回值班室吃午飯。

就這樣,在疫情期間,吳丹始終堅守崗位,用勤勞的工作、睿智的汗水澆灌每一天的礦巖採裝作業,先後處理各類生產技術難題5項,組織長距離移動電鏟16次,為電鏟推進部位優化創造了有利條件。從疫情爆發初至2月28日,在吳丹的精心組織下,不僅確保了電鏟大班92名職工、400餘名職工家屬無一人出現新冠肺炎感染,還實現了安全生產和職工隊伍穩定,產量不降反增,累計超進度計劃9.17萬噸。

“病魔無情,人間有愛”。吳丹每天都會對通過電視、網絡關注疫情防控動態,及時引導每位職工堅定疫情防控的必勝信心。他還定期與三名返攀居家隔離的職工取得聯繫,及時傳達上級疫情防控要求,瞭解和掌握職工及其家屬身體狀況,對他們送去無微不至的關心。

隨著疫情的延續,武漢的防控物資出現短缺。吳丹和他的工友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一定要為疫情防控做點什麼!”他把這一想法講給身邊的職工,大家紛紛表示贊同:“國家有難,武漢有難,我們應該獻點愛心!”黨員邱建鋼第一個響應,他說:“吳書記,我願意為疫情防控捐款400元。”

就這樣,一場自發捐款行動由此展開。吳丹牽頭成立的“金蘭行職工愛心互助聯盟”成立於2011年,其職能是職工生病住院時,聯盟成員利用休班時間前去照顧。此次疫情面前,聯盟成員紛紛慷慨解囊,100元、200元、500元……短短几天時間,大家通過微信捐款7750元。2月27日,吳丹再次通過支付寶向武漢慈善總會捐款1000元。他說:“雖然捐款不多,但它體現了我們一線職工內心深處的那份愛與擔當。不管是在08年汶川大地震、還是在16年工友病重期間,我們的職工都能無私地獻出愛心。我們不僅要讓這份愛在礦山這片熱土上自然而然地流淌,還要用實際行動,扛起這份責任與擔當,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正是憑著這份對工作的熱愛與堅守,吳丹先後被評為鞍鋼工匠、四川省勞動模範、第十批攀枝花有突出貢獻專家,並於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20年3月被評為“攀枝花市英才”。

成績既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鞭策。此刻,吳丹站在攀枝花鐵礦採場,深情地眺望腳下這片土地,心底陡然泛起波瀾。他明白,一個人的價值觀和精神取向決定了他的前途和命運。在這片礦山熱土之上,他找準了自己的人生座標,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裡都是他一生追尋夢想的地方。(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 蔣明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