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區:緊防疫之弦,蓄力促發展!

3月2日清晨,光大水務(淄博)有限公司一分廠搬遷項目現場,工人們依次通過裝有紅外線體溫測控儀的工地入口,開始新一天的工作。陽光之下,場地內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建築安裝,作為淄博市第一個辦理完成,市質安站復工審批手續和第一個使用“淄博市企業復工直通車”的項目,光大水務按下“快進鍵”,一線工地恢復昔日的忙碌。

淄博高新區:緊防疫之弦,蓄力促發展!

據介紹,光大水務一分廠遷建、二、三分廠提標改造工程項目總投資10.47億元,工程結束後,各分廠出水主要汙染物指標將由一級A標準提高至地表四類水質標準,提高出水指標,改善汙水水質,將減少對小清河的汙染物排放,極大地改善開發區的水環境質量,滿足國家相應的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三分廠提標改造項目已於2019年7月初達標排放,一分廠遷建、二分廠提標改造項目也分別於2019年8月、12月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底實現通水。

“2月18日取得復工通知書後,已陸續開始各項施工,為降低返程期間人員感染風險,提高復工效率,指揮部組織施工單位租賃‘淄博市企業復工直通車’前往安徽、吉林、邯鄲、菏澤等省市,以點對點運輸127人,嚴格執行返場工人管理措施,強化安全保障,優化施工流程,分級分類管理在崗工人,保證防疫安全,推進工程建設。同時,實行錯時施工、封閉式管理、建立人員健康監測臺賬、食堂分餐和錯時用餐等措施,降低疫情對工期的影響,以建設標杆項目和爭創‘國家優質工程獎’為目標,在保證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將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光大水務(淄博)有限公司工程中心副總指揮王亮告訴記者。

淄博高新區:緊防疫之弦,蓄力促發展!

3月12日下午3點,乘坐包車返回淄博的務工人員抵達淄博科學城科創中心(一期)EPC項目。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淄博高新區積極協助企業點對點接返企工人穩存量,多管齊下拓寬用工擴增量,同時,有效推進產業鏈協同復工,資金鍊減負加油,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壓力,協調物資材料能以最快的速度到位,精準施策控風險,安全有序抓復工。

上午10點30分,記者來到位於淄博高新區儀器儀表產業園16號廠房的淄博創奇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疫情當下,有召必應,是一個企業的社會擔當,這家以生產無菌系列產品為主的公司,利用自身原有的技術優勢生產出“一次性醫用口罩”樣品,並順利取得產品註冊證,投身到戰疫生力軍的行列中。

“口罩作為二類一次性醫療用無菌產品,正常審批時間一般是半年到一年的申報週期,特殊時刻,我們僅用了27天的時間便拿到了許可證,這要感謝淄博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的幫助。”淄博創奇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文海告訴記者,公司1月27日開始申請一次性口罩生產資格,淄博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在瞭解到企業的困難之後,幫助企業優化申報流程,2月22日公司獲得了審批,24日下午收到了“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療器械註冊證。

淄博高新區:緊防疫之弦,蓄力促發展!

記者在生產車間看到,用於口罩生產的製片機、自動點焊機高速運轉,車間一角七八個工人圍坐一起,有序地整理口罩、裝袋。“自2月1日起,工人們接到復工通知後,立即返崗,基本達到滿負荷運作。為了保障產能,我們採取了‘人停機不停’的24小時生產模式,每天生產近5萬隻口罩。”馬文海告訴記者,日前,公司與淄博宏仁堂大藥店簽署合作協議,從上海公司採購一拖二口罩機兩臺,在淄博高新區經發局的幫助協調下已順利放行並安裝調試完成,現已達到日產20餘萬隻口罩的產能,將基本滿足我市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需求。

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淄博高新區一刻也不放鬆地緊抓經濟運行工作,為及時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項目開工復工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先後出臺了《高新區支持企業應對疫情穩定生產加快項目建設的實施意見》《重點用工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通過減免企業房租,延期繳納、減免稅款,提高技術改造投資補助標準,增加過橋基金、擔保基金額度,設立3000萬元的中小企業解困幫扶專項資金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近期將兌現扶持企業發展資金1.2億元,支持企業解困發展。同時,實行領導幹部掛包服務用工企業制度,協助企業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努力把疫情對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實現全年各項任務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