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里面的人生

少女时代,我的梦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流浪诗人。那时最爱听一首外国钢琴曲,是克莱德曼的《致爱丽丝》。每当于冬日顶着凛冽的寒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少年的迷茫中畅想遥远的未来。我就在心中一遍遍哼唱着这首曲子,在悠扬的乐曲中我会暂时忘却生活的清苦,向往友谊,爱情,未来,向往一切未知的人生。


钢琴曲里面的人生


后来,家有两个弟弟的我为了减轻父母肩上的重担,自愿选择了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工厂当了一名技术员。再后来,和老公组成了平凡却也还算温馨的小家庭。他送给我一部在当时还算奢侈品的手机,设的手机铃声是我最爱听的《致爱丽丝》。秋日里,穿着及踝的碎花长裙,牵着爱人的手走在飘满翩飞的梧桐树叶的回家的路上。耳边响着《致爱丽丝》的优美旋律,我想,这可能就是幸福的声音吧。

老公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二零零零年,他停薪留职做了南下广东的决定。我也夫唱妇随来到了深圳,他很快找到了专业对口的满意的工作。而我奔波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无奈之下我进了一家香港老板开的五金塑料厂做普工。


每天工作倒不复杂,但是工作时间长,十二个小时,两班倒。具体工作就是拿出模具里的成型的塑胶制品,然后用刀片削去塑胶半成品边沿多余的胶,欲称“啤工”。可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是除了吃饭的十五分钟,工人都必须一动不动的站着工作。才进厂的那段时间,由于不适应,我的腿站立的时间过长,肿的一按就是一个坑,小腿部酸痛难忍。听老工人说站着工作是香港老板特别要求的。说站着工作效率高,说由于工作太简单,怕坐着工作太舒服了工人上夜班容易打瞌睡,影响工作。

每一个难捱的深夜班里,我忍着腿部的不适,双手不停的机械的工作着。总有些那样的时候,我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特别的绝望迷茫。这个时候,总有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在高大空旷的车间上空迷漫。这一定又是哪个工友的机位出了故障,车间的左边墙壁上高高的安装着一台故障报警系统,报警音就是《致爱丽丝》。修机师傅抬头往墙面上一看,就会知道是哪一台机器出现了故障,会赶来抢修。忙碌的夜晚,曲子会不断的响起,听着这自己最喜欢的旋律,仿佛置身在沙漠里于干渴中突然听到前方潺潺的的流水声,让我在高强度的工作的痛苦中得到一丝精神的慰藉。这首曲子就这样伴我度过了许多的打工时光。

几年后,攒了一点钱的我们回到了家乡,开了一家饭店,生意一直挺好的。三年前,我们买了新房子,女儿也长大了,给她新买了手机,她把手机铃声也设定为《致爱丽丝》,因为她也很喜欢这首曲子。

从没有一首曲子象《致爱丽丝》这样,伴我从少年到不惑,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人生何其有幸,虽然有高潮有低谷,有机遇也有挫折,可是有梦想相伴,有音乐相随,有相爱的人相依相随,人生的每一段风景都馨香宜人。像一枚青橄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那幸福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