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歸墟”真的存在嗎,有何依據?

路南海


歸墟,應該是存在的。

歸墟是傳說中的海中無底之深谷,所有的水都會匯聚到這裡。在《鬼吹燈·南海歸墟》中,歸墟也被形象的塑造了出來。

那麼歸墟是不是存在?其實分析一下歸墟的記載就能推測出來。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記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

這裡提到的就是歸墟,說是東海之外有一處深不見底的溝壑,是少昊建國的地方,帝顓頊的琴瑟還丟在深溝裡面了。有一座甘山,甘水從這裡發源,匯流成甘淵。

是不是感覺完全像神話故事一樣?別急,接著看。

到了《列子·湯問》之中,對歸墟的記載就更詳細了:“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

這裡就具體提出了“歸墟”這個名字,而且很客觀的強調了歸墟是海中的無底之深溝。這樣說的還是有點模糊,歸墟到底是想象的,還是存在的,沒說清楚。

再看後面的記載:“八絃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贏洲,五曰蓬萊。”

這是對歸墟的更詳細描述,說所有的水都會注入歸墟,歸墟那裡有五座山: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

熟悉了吧?這是五座傳說中的仙山。尤其是蓬萊和瀛洲,當年秦始皇求仙藥,就是讓徐福帶著一大群童男童女去的那裡。

現在普遍推測徐福其實是去了現在的日本島,在那裡繁衍生息。如果真是這樣,那時日本列島有沒有人居住還真不知道。

不過日本列島真是在歸墟里的嗎?

如果我們接著推測,把記錄者的觀察範圍擴大一些,這些島嶼也有可能指的是從日本列島到東南亞的這一系列島嶼呢?如果覺得這範圍也太大了吧,那就看看《列子·湯問》下面的記載:“其山高下週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裡,以為鄰居焉。”

雖然古書記載的數字大多是虛數,不過“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裡”,很明顯想說它們之間的距離非常遠。

然後,我們再把太平洋上的大海溝拿出來一看,從千島海溝、日本海溝、小笠原海溝,到著名的馬裡亞納海溝。

這些是不是大海之中的“無底深溝”?

所以,綜上所述可以猜測,《山海經》和《列子·湯問》中的歸墟,極有可能指的就是這些太平洋中的大海溝。

這也側面印證了,《山海經》裡所講述的,完全有可能是古人認識的山川大海,是一部古老的地理書。

只不過年代久遠,需要時間推測和破譯而已。


七追風


“歸墟”應該只是想象的產物。

在《山海經·大荒東經》裡,說“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原來東海之外有一道大溝,少昊之國就在那裡,顓頊也是那裡誕生,還有甘山甘水存在。之後在《列子·湯問》裡,又說“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

實際上,在《山海經》裡,大壑應該只是個地名,那是少昊和顓頊的國度,還無關歸墟的事。少昊之墟在魯國(今山東曲阜)、顓頊之墟在衛國(今河南濮陽),都還是神人居住的地方;而就算在《列子》裡,歸墟和海底也沒有直接關係,大約只是個無底洞的稱呼。不過經過天下霸唱宣傳,大家都認為歸墟是在海底了。

這裡的“歸墟”,也就是大海洩流的地方,在古代叫“尾閭”,這是《莊子·秋水》記載的。“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當然,我們通過現代科學知道,海水是通過蒸發成雲降雨了,但是古人並不知道,所以想象出了“尾閭”這樣的事物。


林屋公子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這篇稿子來自於知北遊。

海洋的面積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它的浩瀚廣闊,總是讓人有無限遐想。

古人在驚歎滄海的遼闊蒼茫之餘,總覺得奇怪:不管它有多麼大,總該有個容量吧?天下的河川都日夜不停地流到大海里,可大海怎麼總裝不滿呢?所以《楚辭·天問》裡專門有一問:“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在這種疑問下,人們的腦洞就大開,開始為這問題找答案。當然實地的“找”肯定不現實,只能靠腦袋來硬想出個“答案”來。

無底之谷——大壑歸墟

首先一個是想到大海里有一個沒有底的深谷,無論多少水流進去都不會充滿,稱為“大壑”,最早記載“大壑”的,是《山海經·大荒東經》,裡面說:“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

其實這個斷句有問題,應該是“東海之外大壑”為獨立的一句,也是獨立的一件事;後面的“少昊之國”又是另外一件事。現在通行的這個斷句,把少昊之國給斷到大壑裡去了,是很不合理的。

少昊之國就在今天山東的曲阜,古代所謂的“空桑”、“窮桑”,那裡絕對不是“東海之外大壑”的地方。少昊在這裡孺養了帝顓頊,還得逗他玩兒,“棄”其實是“弁”或“弄”字的訛誤,就是彈奏的意思,不是拋棄的意思。郭璞的時候這個字就錯了,他就按照“棄”字理解,註釋說:“言其壑中有琴瑟也”,認為是少昊、顓頊把琴瑟丟進大壑裡了,這是誤解。

“東海之外大壑”這句,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認為“大壑”上當有“有”字,《藝文類聚》卷九引此文正作“有大壑”(《太平御覽·地部二十五·海》引也有“有”字),是對的。只是沒有再進一步說有什麼事兒,也沒說它有別的名兒。

直到東晉初期,有人偽造了《列子》,在《湯問》這篇裡,記載了商湯和夏革的對話,商湯問事物有大、小的分辨嗎?夏革說“有”,他舉“大”的例子就是龍伯國的大人,其中說到“大壑”,他說: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

就是說在渤海的東面幾億萬里的地方,有個大壑,是個無底洞,名字叫“歸墟”,天下的河流還有天河裡的水都流進那裡,卻沒有任何增加或減少。

這個記載加上五神山、巨鰲、龍伯國大人的神話,顯得很恢弘大氣,充滿了想象力,可惜的是,“歸墟”之名可能是東晉人新造的詞彙,別說先秦兩漢沒有“歸墟”之說,東漢王逸注《天問》“東流不溢”那一問是也只說:“言白川東流,不知滿溢,誰有知其故也?”他也沒給出個答案來,既沒說到“大壑”,也沒說到“歸墟”。兩晉之際的郭璞在注《山海經》的“大壑”時說:“《詩含神霧》曰:‘東注無底之谷’,謂此壑也。《離騷》曰:‘降望大壑’。”

竟然沒提《列子》裡“歸墟”的事兒——以郭璞的博學多聞,竟然不知道《列子》裡說“大壑”一名“歸墟”嗎?肯定不是,只能是他那個時候還沒有“歸墟”這個名目,他還不知道有這個說法。

但是,《列子》雖然是偽造的,可它主要是靠收集古文攢起來的,也就是說,它書是假的,但是裡面的內容很多是真的古文,有很古老的來源。比如說巨鰲戴五神山的說法,在《楚辭·天問》裡就有:“鰲戴山拚,何以安之?”說明先秦就有這個故事,那絕不是晉人杜撰的,而的確是古傳。

這裡面最大的可能是,“其下無底,名曰歸墟”這兩句並不是《列子》原文裡的話,而是東晉人張湛的註文混入正文裡的,張湛的時代要比郭璞晚,他的說法郭璞根本就見不到(有學者認為《列子》就是張湛偽造的)。

所以說,最古的名稱就是“大壑”,這個稱呼古書裡非常常見,比如:

《莊子·天地》: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於東海之濱。苑風曰:“子將奚之?”曰:“將之大壑。”曰:“奚為焉?”曰:“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吾將遊焉。”

《楚辭·遠遊》: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
《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下》:翼乎如鴻毛過順風,沛乎如巨魚縱大壑。
又《七諫》: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
《中論》:“猶決壅導滯,注之大壑。”
晉·庾闡《海賦》:始乎濫觴,委輸大壑。

先秦直到魏晉的書裡,除了《列子》之外,都見不到“歸墟”的名稱,只有“大壑”, 因此我們可以說,“歸墟”這個名稱是晉代以後才有的名稱,它不是古老的名稱。

直到唐代柳宗元作《天對》,是一篇專門回答《天問》問題的著作,他裡面回答“東流不溢,孰知其故”時才說:

“東窮歸墟,又環西盈。脈穴土區,而濁濁清清。墳壚燥疏,滲渴而升。充融有餘,洩漏復行。器運浟浟,又何溢焉。”

柳宗元用“歸墟”來解答了《天問》裡的這個問題。

歸墟?還是歸塘?

最大的疑問是,“歸墟”這個名字很讓人費解,有人解釋為“迴歸到曾經居住過的、如今已荒廢的廢址故地”,像好很不通講,也許有錯誤,因為《列子》的別本裡也寫作“歸塘”,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列子音義》裡於“歸墟”下說:“歸墟,或作歸塘。”

洪頤煊說:

“《文選·吳都賦》李善注、《太平御覽》卷六十七引《列子》作‘歸塘’,《顏氏家訓·歸心篇》‘歸塘尾閭,渫何所到’,亦與或本同。”

也就是說,唐、宋時期的人看到的《列子》的本子有的是寫作“歸塘”,還有許多別的證據。

比如唐代駱賓王《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裡說:“井絡雙源浚,潯陽九派長。淪波通地穴,輸委下歸塘。”“長”、“塘”為韻,如果是“歸墟”就不押韻了;唐代鄭仁軌《五言奉日侍宴望海應詔》詩裡說:“觀兵臨碣石,極目眺扶桑。周區廓靈府,接漢委歸塘。”“桑”、“塘”為韻,如果是“歸墟”也不押韻。可見那時候人們看到的《列子》的確是作“歸塘”而不是“歸墟”。

“塘”是古人所稱築土攔水的堤壩,後人把堤壩裡聚集成的水潭也稱為“塘”,大概“歸塘”的意思天下之水所歸入的塘壩,好像意思更明白一點。因此,“歸墟”這個詞彙看上去很神秘,可很可能是個訛誤。

大海洩水的石門——尾閭

另一個解釋,就是“尾閭”和“沃燋”。

張湛注《列子》的“歸墟”說:“《莊子》雲尾閭也。”他認為《列子》裡的“歸墟”就是《莊子》裡的“尾閭”,可是這個看法可能也有問題。《莊子·秋水》載北海若說: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

司馬彪注云:

“尾閭,水之從海水出者也,一名沃燋,在東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稱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故稱閭也。在扶桑之東,有一石方圓四萬裡,厚四萬裡,海水注者無不燋盡,故名沃燋。”

成玄英《莊子疏》裡解釋得更到位:

“尾閭者,洩海水之所也;在碧海之東,其處有石,闊四萬裡,厚四萬裡,居百川之下尾而為閭族,故曰尾閭。海水沃著即焦,亦名沃焦也。《山海經》雲:‘羿射九日,落為沃焦。’此言迂誕,今不詳載。”

根據這些註解可以知道,“尾閭”就是“沃燋”,可這個看法可能又有問題。

《莊子》裡說的“尾閭”的作用是“洩”,就是往外排洩水的地方,並不是用來蒸發,《字林》、《說文解字》裡說:“閭,里門也”,古代以二十五家為“裡”,就是一個居民小區,這個小區的大門就叫“閭”。當然也用為大門的稱謂,比如齊國國都的東門就叫“東閭”。

“閭”是門,可見“尾閭”的意思就是居於河海之最下用來洩水的門,《經典釋文》裡說:“崔雲:海東川名。司馬雲:洩海水出外者也。”一個說是大川名,一個說是洩海水的,應該比較符合《莊子》的意思,尾閭顯然不能是大石山的沃燋。

大海的蒸發器——沃燋

根據《莊子》司馬彪注和成玄英疏,他們認為“尾閭”就是“沃燋”,實際上從記載上看是不對的。

“沃燋”或作“沃焦”,是海中的一座大石山,所以《翻譯名義集》等書裡又稱之為“沃燋山”,方圓四萬裡,厚四萬裡,這石山的溫度極高,是一個巨大的蒸發器,海水流到它那裡都會被蒸發掉,所以不管有多少江河流進海里,海里的水還是不會溢出來。

據成玄英引《山海經》的記載是后羿射落了十日,十日的屍體掉下來變成了沃燋,很符合神話的情理,只是《山海經》裡沒這話,不知道成玄英根據是什麼來的。《楚辭·天問》裡曾經說“羿焉彃日,烏焉解羽?”王逸注說:

“《淮南》言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竟然沒說變成沃燋的事兒。可成玄英這麼引了,後世一些類書也就跟著以訛傳訛,如: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卷八引《山海經》:“沃焦,在碧海之東,有石闊四萬裡;居百川之下,故又名尾閭。”
《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經》:“堯時十日並出,堯使羿射十日,落為沃焦。”
《天中記》卷八引《山海經》:“堯時十日並出,堯使羿射九日,落為沃焦。”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是硬挖了司馬注和成疏硬冒充《山海經》,後者二者的說法則是根據《淮南子》和成疏引《山海經》攙和著說的,《山海經》里根本就沒有這種記載,也沒有什麼“沃燋”或“沃焦”。其實,這些說法應該是出自《神異經·東荒經》:

“東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測,蓋稟至陽之為質也,海水激浪投其上,噏然而盡,計其晝夜嗡攝無極,若鏊鼎受其灑汗耳。大荒之東極至鬼府山臂、沃椒山腳巨洋海中,升載海日。蓋扶桑山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則天下之雞鳴,悉鳴則潮水應之矣。”

這裡面開始說的“有山焦炎而峙”的,就是下面說的“沃椒山”,也就是沃焦山,認為這山是“至陽”之物,所以海水到了上面就被蒸發而盡,就象燒紅的鏊子、鼎上滴個汗珠,會被瞬間蒸發。《神異經》是東漢時期的作品,說明這個說法是產生在東漢。

另外就是《玄中記》中也有記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玄中記》雲:

“天下之強者,東海之沃焦焉,水灌之而不已。沃焦者,山名也,在海東,方三萬裡,海水灌之而即消,故水東南流而不盈也。”

應該是成玄英誤把《神異經》記成了《山海經》,“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樣的話很可能也是出自《神異經》或其中的注,因為《神異經》早就逸失了,現在看到是輯本,不是全文。是成玄英給弄錯了,後來的類書就跟著上了當。

《玄中記》這書又稱《郭氏玄中記》,傳說是晉代郭璞作的,據學者考證實際上是晉代以後、六朝時期人作的小說,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裡說:“六朝人虛造神仙家言,每好稱郭氏,殆以影射郭璞,故有《郭氏玄中記》,有《郭氏洞冥記》。”所以在晉代(包括)以前有大壑、有尾閭、有歸墟,根本就沒有“沃燋”的說法,這個故事比較晚出,並非是很古老的記載,《山海經》中更不可能有。

《一切經音義》引《兼名苑》曰:

“東海有大燋石,一名沃燋,方圓三萬裡,水沃之則消盡。過此有大壑,一名尾閭,深莫測其涯,海水常澍,不知其所之也。”

是把沃燋和尾閭分成兩種事物,其中認為尾閭就是大壑。

所以,《列子》裡說歸墟(或歸塘)就是《山海經》中的“大壑”,是一道無底的深淵,《莊子》說的“尾閭”是洩水之門,《玄中記》的“沃燋”則是一座能蒸發海水的大石山,這三樣東西的功能都是能讓大海的水保持盈滿狀態而不溢出來,但是它們不是一回事,產生的有早有晚,最早的是“大壑”,其次是“尾閭”,再次是大壑的異名“歸墟”,“沃燋”出現最晚,古人把三者混為一談,顯然是不適當的。

《顏氏家訓》裡說:“東流到海,何為不溢?歸塘尾閭,渫何所到?沃焦之石,何氣所然?”

是把“歸塘(歸墟)”、“尾閭”、“沃焦”當成三種事物,大概比較合適。

歸墟里的生還者

《列子》裡歸墟應該是大海的一部分,是海中一個永遠灌不滿的大壑,所以五座神山可以漂在裡面,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這裡也不多說了。

再說一個後出的故事,明代劉基(伯溫)《郁離子》卷下里記載了一個“蹷叔三悔”的故事,其中一段說:

蹷叔是個不聽人勸告的人,所以做事經常後悔。

有一天,他駕船和其他友人的船隻一齊出遠海,一直往東航行,不知道走了多久、多遠,大概都到了天盡頭了,來到一個一望無際的巨大深淵邊上,他的朋友說:“不能往前走啦!這裡是歸墟啊,一旦進去了就回不來了!”

可是蹷叔老毛病犯了,堅決不聽,非要往前走,結果進入了歸墟里,真的出不來了。可他竟然沒有死,在歸墟里一呆就是九年,真神奇!

九年之後,一隻巨鯤進入歸墟,翻起巨浪,而且噴氣,竟然把蹷叔的船給從歸墟深淵裡噴了出來,這才回到家裡。可這時他已經鬚髮皆白,形容枯槁,人都不認識他了。

蹷叔後悔得要命,後悔當時不聽朋友勸阻,弄到這般地步,但是一切都晚了。

這不免讓人想起了《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裡的場景:世界的盡頭就是大海的盡頭,是無底的深淵,海水流下去無影無蹤,航行的船隻掉下去會到達另外一個世界,而且被困在裡面永遠出不來。


當然,《郁離子》和《莊子》一樣,是一本寓言書,他記載的這個故事是不是真事兒不好考證,可這個“歸墟”的說法,和後世書裡所說的“落漈”很象。

南海歸墟——落漈

據《元史》《山堂肆考》《臺灣志略》等書記載,在靠近琉球群島靠和澎湖列島之間的地方,有一處海面,海水到那裡越來越低,海水流下而一去不回,大概類似一個巨大的漩渦,一旦有舟船被風吹進去,百無一回,當地人稱為“落溜”或“落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清·陳倫烱《海國聞見錄》二卷的《提要》裡說:

“其《南澳氣記》中稱:萬里長沙者,即《列子》所謂‘歸墟’,《莊子》所謂‘尾閭’,《抱朴子》所謂‘沃焦’,《宋史·琉球傳》所謂‘落漈’。但諸書皆言注之不盈,倫炯則推以潮長而此溜落,潮落而此溜長,知水自上入,仍自下出。其言確切近理,足以決千古耳食之疑。又史稱舟入落漈者一去不返,倫炯則謂乘潮長之時求出,則外高內下,反不得出;如潮落乘南風棹船,尚可出。”

就是說南海的那個地方叫“萬里長沙”,也就是歸墟、尾閭、沃燋、落漈,都是指同一個地方,古傳這裡海水永遠注不滿。

陳倫烱考察過落漈,他認為落漈裡的情況和外面潮水的漲落正相反:外面漲潮的時候落漈的水反而下落,外面落潮的時候落漈裡的水反而往上漲,是因為水從上面流下來,仍然從下面流走的緣故。

所以陳倫烱認為,掉進落漈裡的舟船,如果想在漲潮的時候從裡面出來,可外面的水位高、裡面的水位低,根本就沒可能;只能趁著落潮、起南風的時候,這時候落漈裡的水會漲到與海面齊平,才有機會逃出來。

結果,在雍正丙午年(雍正四年,即1726年)的時候,福建有一艘船掉進了落漈,開始怎麼也出不來,可巧船上有個人讀過陳倫烱的書,就按照他說的辦法,竟然真的從落漈裡逃了出來,說明陳倫烱的判斷準確,辦法真的有效——天下霸唱的《鬼吹燈之南海歸墟》所描寫的歸墟場景,也許就是根據“落漈”演繹出來的吧?

但是,古書裡說“歸墟”都是在渤海之東的東海,不是在南海,所以落漈是不是歸墟,還真不好說定呢。

【參考書目】

《莊子》《楚辭》《列子》《漢書》《說文解字》《山海經》《經典釋文》《一切經音義》《顏氏家訓》《古今合璧事類備要》《錦繡萬花谷》《天中記》《郁離子》《元史》《山堂肆考》《臺灣志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莊子集釋》《列子集釋》《中國小說史略》《古小說鉤沉》等。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於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

版權申明:本文系山海經解密小七獨家邀約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盜用以及洗稿,未經同意擅自盜用,將追究到底。


山海經解密小七


有的科學家認為地球是處在三維空間外,認為其實還有五維空間的,並已著手研究;

我認為我們必須對遠古的有趣之事要抱著尊重敬畏之心對待《山海經》等有趣的古藉,否則看到此類話題亦就有無趣之感。


我認為《山海經》記載的"歸墟″是真實存在的。除了《山海經》對"歸墟"有記載之外還有古藉《淮南子.天文篇》與《列子.湯問》都對"歸墟"進行了記載;

這兩本古藉都寫道:"歸墟"在古代渤海的東面深海中有一大壑,裡面有一無底之谷,谷中有五座神山,傳說天下之水都彙集到此處,此處有鮫人。


而一些野史書籍中記載寫道:"歸墟是地府之國,在遠古時代各生物死亡後其靈魂會飛去"歸墟"彙集。而另一些野史書籍則寫道:"歸墟"是鬼、魔等奇異生物的生存世界。

歸納各古書籍所說到"歸墟"的描寫都是神奇到不可思議的,想必"歸墟"是面積極大的地方,而且每個寫書人極有可能去過"歸墟"的不同地方把所見所聞記錄了下來;


可見"歸墟"是真實存在的或真實存在過的。(圖片摘自頭條)


英雄木棉樹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時人創造從“大壑”神話到“歸墟”之地,是為了解決共工撞山、水向東南之謎!為何這麼說,且聽陽Sir下文分解

我是陽Sir,深耕考古,也曾流觀山海圖

雖說共工神話回答了日月星辰每日不斷西移、中國大地西北高東南低這兩個自然之謎,但是同樣留下了兩個讓人無法迴避的問題:

1.被共工破壞之後的天地秩序該由誰來修復,又怎麼修復?

2.江河之水皆向東南,勢必會引發海水漫溢之害,為何卻沒有發生這種事?

第一個問題可由“女媧補天”神話解答(雖然這倆其實並無關聯),而對於第二個問題的疑問,反映在屈原《楚辭·天問》中:“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說明戰國時期人們對於江河一律東流,然而海水卻未出現過漫溢之患,有過深刻疑問,所以為了解答這一自然密碼,戰國時期人們又創造出“大壑”——“歸墟”神話來完美解答!

(一)大壑與歸墟

大壑神話,最早出自《山海經》中,其中這樣寫道:在東海之外有大壑,是為少昊之國。少昊曾孺養幼帝顓頊於此,後棄其琴瑟。這裡有甘山,甘水從其中流出,甘水則彙集成甘淵。

“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大荒東經》

甘淵浴日

關於“少昊孺帝顓頊”之事比較複雜,後面撰文再述。從這段記載來看,兩點需要注意:

“東海之外,甘水之閒,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於甘淵”——《大荒東經》

“大壑”的確處於東海之外,也就是江河一路向東流的終點。此外,這裡的甘淵,同樣也是神話中的“羲和浴日”之地。

所以,它能成為“歸墟”之地的源頭就可以理解了:日出於極東海外之地,必然就是眾水所歸之處。

歸墟之境

《莊子》一書中,也對《山海經》中的大壑,做了一番準確的描述:“大壑這個東西啊,怎麼也注不滿,怎麼也流不盡”但是卻幾乎沒怎麼解釋其中的原理。

“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於東海之濱。苑風曰:“子將奚之?”曰:“將之大壑。”曰:“奚為焉?”曰:“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吾將遊焉。”——《莊子·外篇·天地》

有了《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大壑”,《莊子》也煞有其事地描述過,那麼自然就有人開腦洞地展開聯想的翅膀,還給它換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歸墟”,從此,“歸墟”就成為了與“崑崙墟”東西並列的兩個神話秘境!

湯又問:“物有鉅細乎?有修短乎?有同異乎?”革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列子·湯問》

《列子》中說道:在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之處,有一個大溝壑,實際上就是一個無底之谷,下面深不可測、幾乎無底,名字叫做歸墟,而八弦九野的水,以及天上銀河,都注入其中,但是卻總是“無增無減”

歸墟之地

顯然,這裡的“歸墟”正是在“大壑”的概念之上設想出來的。按照大壑神話創造者的腦洞:大壑從八方九天以及天上銀河所接收的水量,正與“其下(即歸墟)”所洩掉的水量是相等的,正因為二者之間達到了完美地平衡,才使得大壑之水,不盈不虛、無增無減!

(二)尾閭與沃焦

神話也得與時俱進,所以到了東漢時期,人們又在“大壑”神話基礎上,再次創造出了“沃焦”神話出來:

“大荒之東極,至鬼府山臂,沃椒山腳,巨洋海中,升載海日”——《神異經·東荒經》

這裡的沃椒就是沃焦山,當然也有說法認為“沃焦”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像《莊子·秋水》中所說:

“在碧海之東,其處有石,闊四萬裡,厚四萬裡,居百川之下尾而閭族,故曰尾閭,海水沃著即焦,亦名沃焦也。”

羿射九日

此外,《莊子·秋水》成玄英疏所引的《山海經》中還提到了有意思的事:“羿射九日,落為沃焦”,有點像孫悟空打翻太上老君煉丹爐,而後落在地上便成為火焰山的感覺。雖然在如今的《山海經》版本不見此記載,可能其當初所引疑為《山海經》郭璞注的佚文

火焰山

而《神異經》也在這種說法上,進一步演繹,作為對“羿射九日,落為沃焦”的註解:

“東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測,蓋至陽之為質也。海中激浪投其上,翕然而盡,計其晝夜翕攝無極,若熬鼎受其撒汁耳。”

說是在東海之外的荒海中,有一座山峙然聳立,其上有熊熊火焰,且特別高大,正是因為其為至陽之物。每當有海中激浪拍打在焦炎山上,就會立馬被蒸發掉消失不見,晝夜不間歇,就像是在滾燙的鍋中撒上湯汁兒一個道理

浪打焦炎

顯然,焦沃神話的產生,顯然是為了回答“尾閭”把海水傾瀉到哪裡去的問題。既然沃焦是在尾閭之下,海水自尾閭洩下而注於沃焦上,即會化作霧氣消散,由此也有“臨尾閭而窺沃焦”的典故。

所以整體看來,神話片段之間是存在有機聯繫的,從而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系統,正如共工、女媧、大壑神話系列,是戰國秦漢之際人們對於宇宙自然之謎的一個完整闡釋。所謂神話思維也正是如此產生的:“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將通之”

看靠譜神話,漲正經知識,點個關注不迷路!


陽Sir的考古學之眼


《山海經》中並沒有直接關於歸墟的記載,《大荒東經》裡有少昊之國在東海之外大壑一說,很多人認為大壑即是歸墟。



《山海經》中百川入海,意思即是海是所有河流的終點。基於這個海納百川的觀念,古人就會思考一個問題,每天都有無數的河水注入海中,海水為什麼永遠不會滿起來?

對此,莊子在《莊子秋水》裡借北海海神若的之口進行解釋。

海神若說,之所以大海不滿起來,原因是因為在大海之中有一個叫尾閭的地方,可以將這些水排洩出去。 因此,尾閭也被看做是歸墟的一個別稱。



到了《列子.湯問》裡,歸墟這個名字被正式提了出來,裡面記載,在渤海東面極遙遠的地方,有一大壑,是無底之谷,名字叫做歸墟。

《太平御覽》裡將歸墟記作了歸塘。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歸墟實際上是古人對自然的思考,是對海水不盈想出來的一個解釋。



《山海經》中沒有對此解釋,可能是當時人的抽象思維還不足以思考這種問題,或者並沒有記載。

而到了後代,解釋成為了必須,於是,歸墟就出現了。 與此同時,歸墟的位置在東邊,可能也與共工撞不周山,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神話故事有關,當然,這也是對自然地理的一種觀察。

所以,歸墟不存在確切的地方,而是思考的產物。


鳳妖


近日有網友提問:《山海經》裡提到的“歸墟”真存在嗎?有什麼依據?歸墟,從字面意思來看,是返回、迴歸到曾經居住過的、如今已荒廢的廢址故地。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歸墟所在地,曾有人大量居住?如今是萬物歸一的地方呢?

1、《山海經》是如何記載歸墟的?

“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吳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大荒東南隅,有名皮母地丘。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上述就是《山海經》對歸墟的記載。

說的什麼呢?大意如下:東海之外有深不可測的溝壑,是少昊氏建國的地方。少昊在這裡撫養顓頊長大,顓頊的琴瑟丟在這裡。有座甘山,甘水從山裡發源,流成甘淵。東海之外,大荒當中,有山叫“大言”,是太陽、月亮升起的地方。

這段記載或許可以完美解釋“墟”的來歷:少昊曾在這裡建國,如今已成為了一片汪洋,留下了一道深不可測的溝壑。“歸”該做何解?因為汪洋之水從這裡發源,萬物生息有始有終,最終還要回歸這裡。

為什麼少昊建國的陸地會成為海洋?為什麼會留下深不可測的溝壑?其實這是這段記載中最關鍵的兩點。大陸板塊漂移說也許可以解釋:陸沉水起,少昊之國沉入海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大陸撕裂露出深壑,海水源源不斷湧出,把周圍陸地全部變成海洋……

2、《列子 湯問》是如何記載歸墟的?

似乎是為了佐證《山海經》的記載,《列子 湯問》則對歸墟做了進一步的論述: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週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里。”

說的什麼呢?大意如下:

在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的地方,有個很大很深的溝壑,實際上是個無底之山谷,下面沒有底部,名叫“歸墟”。地面八極、天空九方的流水以及銀河之水,都會流到這裡,但這裡的水不增加,也不減少。

在這裡有五座山:第一座叫岱輿山,第二座叫員嶠山,第三座叫方壺山,第四座叫瀛洲山,第五座叫蓬萊山。五座山的底部周長有三萬裡,山頂平坦處有九千里。

除了把《山海經》裡記載的溝壑直接叫做“歸墟”外,還說海洋裡有五座山,但從山的底部周長和頂部的面積來看,難道不是現代人通常所說的“五大洲”嗎?古人到底看到了什麼?古人到底記載了什麼?

3、圍繞歸墟還發生了什麼?

如果有人僅僅把上述的一切看做是神話,那麼神話應該也不是憑空而生的,總要有些想象的依據吧?如果還不能肯定這種認知,繼續來看下面的記載:

“而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強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沈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

說的什麼呢?大意如下:

五座山的根部不相連,常隨潮水的波浪移動,一刻不停。仙人和聖人都討厭這樣,便報告天帝。天帝擔心五座山漂流到西邊去,使仙人與聖人失去居住之所,就令禺強指揮15只大鰲把山頂住。分三班,六萬年輪一換。此後五座山穩定下來不再流動。

但是龍伯國有巨人,舉足走幾步就到了五座山的所在,釣走6只大鰲,一起背上就回國了,還燒大鰲的骨頭占卜吉凶。岱輿山、員嶠山沒有依靠,就流到最北邊,沉入大海,仙人和聖人流離失所的有數億人。

這又在說什麼嗎?按古代人的認知,大鰲是海洋裡的巨無霸,女媧煉石補天後,就曾斷鰲足以立四極。而認為五座山的穩定也靠大鰲頂住,並因為被龍伯國巨人釣走6只大鰲,使兩個大山流到最北邊。

這段描述是不是證明大陸最初分裂時,相隔並不遠,但是因為一場意外,導致兩個大陸漂移向北——是非洲大陸、美洲大陸嗎?留下這些猜測讓扣後人回味吧……

有人說,西方人把神話當歷史,東方人把神話當故事。以人類誕生的短暫歲月裡積累的經驗,去驗證存在數億年的日月星辰都經歷了什麼,這看上去是多麼怪誕的事情啊。



指動濟南


人類世界,無論哪個民族古老的神喻傳說和所謂的神話記載,全都是神喻寬泛意境形式的鬼話表述。如果有誰會因此而去企圖“證實”,除了滿足自欺欺人的遊戲需要,別無任何真實的意義。所謂《山海經》就是這種性質的鬼話記載。其玩弄文字模稜兩可的語境,僅僅只是為了供痴迷又好奇的人類,在無聊的人生中能有所於無限遐想的無稽遊戲。山海經是如此,易經、黃帝內經、道經、佛經、聖經,同樣全都是遊戲定義的鬼話假說。


我乃天空


我認為山海經是一本地圖記載,實實在在的存在,至於裡面的怪物是現代人對古語的誤解讀,而且古人的詞彙量形容詞也沒有現代多,網上也有許多和我解讀類似的相關視頻,大家可以去網上搜一搜,也歡迎到我的文章裡閱讀



生活DV


《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

《山海經·大荒南經》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於甘淵”

《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

對於前人來說,歸墟是萬物所歸之地,就如同西方神話中靈魂的所歸之處。前人對於不能解釋的現象加以神話,以此來符合當時的情況。

就如同地府的存在,萬物的靈魂歸於地府,再經過地府重新降臨於人間。既然地府有了,那麼神、仙、日、月等超然於人的存在卻沒有了歸處,恰好有人發現了歸墟,以當時的狀況並不能解釋,所以將其神話成為了萬物其所歸之處。

所以,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歸墟可能是存在的。但是,這個歸墟只是物理性質的存在。神話中的歸墟又有誰能找的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