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下跌的五重冲击,我们怎样看

核心观点:

当前资产价格下跌的风暴中心在美欧发达市场,呈现流动性困境和广谱资产价格下跌之间的负反馈关系。对中国资产价格的冲击体现在:市场情绪,流动性困局带来的国际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供应链断裂的冲击和外需收缩等5个方面。我们认为,市场情绪的传染不可避免,但经历疫情冲击之后的中国资本市场不应该以情绪替代理性;欧美市场“后院起火”必然导致部分国际资金撤离,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中国的资本市场应该由国内资金和国内机构投资者主导;2019年8月成功打破“7”的枷锁后,人民币汇率具备弹性,根本无需担忧;疫情传染人,但不传染货物,只要不是发达国家企业全面停摆,全球供应链具备一定的替代性,至少目前的信息表明日本、韩国等生产中心有望步中国的后尘恢复常态;外需的收缩现在看是个威胁,破局之道始终在欧美等核心经济体尽快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正文内容

海外疫情及金融动荡对中国的五个影响

第一,金融市场的情绪传导。随着美股的调整,VIX指数出现飙升,而这是代表全球风险情绪的重要指标。全球股市均暴跌使得不同开市时间的海外股票市场对港股和A股的情绪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引导性。

第二,外资流出国内资本市场。随着海外股市的下跌和VIX波动率的飙升,外资开始净流出我国股票市场,上周累计净流出418亿元人民币,3月16日流出98亿元。从疫情前期持续有较大规模的净流入而言,外资撤离是因为后院起火,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来自中国制造确立的全球竞争优势和负责任的对外开放态度,因此,冲击过后,国际资本自然会重新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

图1:伴随着VIX指数,外资大幅流出A股市场

美股下跌的五重冲击,我们怎样看

第三,人民币汇率波动既是风险因素的风向标,也是资金外流的表象。不过,2015年“811”汇改后资本外流的压力已基本释放,尤其是2019年8月人民币汇率打破“7”的枷锁后,人民币汇率的风险已显著下降。

第四,海外疫情对供应链的潜在影响。海外供应受限将引致整条产业链停摆,使我国复工复产受限,不过其影响相对疫情存在滞后性,目前尚不显著,但有可能于3月底、4月开始发酵。从欧洲五国的进口额占我国总进口的9.4%,韩国为8.4%,日本为8.3%,美国为5.9%,欧洲、日韩对我国的重要性更高。总的来看,在电脑、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运输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化学品和化学产品制造等行业方面的产业全球化效应较为明显,这也是全球汽车产业链、电子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原因所在。

美股下跌的五重冲击,我们怎样看

第五,全球总需求收缩对我国的影响:第一,服务贸易方面,被动因素都将外来游客人数和相关消费出现明显下降,对我国的旅游业、航空、酒店、零售等行业将产生负面影响。第二,货物贸易方面,商品价格下跌反映出海外投资、消费活动预期下降之下的全球总需求收缩。从2019年我国的出口国别结构来看,对美国、欧洲五国、日本、韩国的出口占比分别为16.8%、11.3%、5.7%、4.4%,显示美欧对我国出口的重要性较高,高于日韩。从行业结构上看,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占比高达48%,劳动密集型产品(文工体娱乐用品、皮毛鞋、纺织服装、家具)的出口占比均在20%以上,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相对受到外需下滑的负向冲击也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