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春日的午後,風柔日暖,在粉牆黛瓦的屋舍旁,在溫柔恬靜的溪水邊,與三五好友相聚,點一杯清茶,拾一碟小點,花前賞閱,柳下嬉玩,享一時愜意,得半日閒情。這茶必得是不缺詩意的明前春茶,鮮、爽、香、甜,攬春色於舌尖,才不算辜負這滿滿春意。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後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採製而成的茶葉。明前春茶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色翠香幽,香氣強烈,外形條索緊結重實,維生素和氨基酸含量較高,是茶中佳品。通常綠茶色澤綠潤,紅茶烏潤,品質較好。春季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休養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味醇形美,不但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但是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所以茶樹生長速度較慢,物以稀為貴,所以才有“明前茶,貴如金”一說。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春風一笑綠山岡,喜見銀芽處處芳。蘭指翻飛隨蝶舞,採來雲霧壓千筐”。明前春茶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就是清明節前採摘的,其實不然,明前茶是我國長江流域江南茶區按節氣對不同階段春茶的稱呼。清明前後是第一次採茶的時節,俗稱頭茶。俗語有頭茶香,二茶甜的說法,市場上的明前茶即是頭茶,主要的品類是綠茶及少量的紅茶。我國的產茶區域根據氣候差異主要分為西南茶區、華南茶區、江北茶區和江南茶區,其中江南茶區為我國茶葉的主產區,年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2/3。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優質的明前茶的採摘,並不是茶葉越早越好、越嫩越好,的確採摘幼嫩細小的單個茶芽製成的芽茶,外形確實美觀,但其內含物不夠豐富,不及一芽一、二葉的。像舉世聞名的西湖龍井,其特級茶的原料就是一芽一、二葉,從不採摘單芽作為原料。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殺青初烘再攤晾,整形足幹入市賣。一撮一杯皆甘苦,到君案頭須等待”。優質的原料必須要搭配嚴謹的工藝和科學的方法,才能製作出優質明前茶。不同品種的茶製作工序也不同。一般的綠茶製作分為殺青、揉捻、乾燥等步驟;而紅茶的製作則還包含萎凋、發酵等過程。在普遍採用機械化製茶的今天,依靠純手工製作的優質明前茶,有著無與倫比的口感,當然也有著令人咋舌的價格。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長在煙霞碧玉枝,清香雀舌報春時。山泉泡出芝蘭味,醉了騷人醉了詩”。剛炒制好的明前茶最好先放上一兩個星期再喝,味道會更好,而且最好不要用沸水沖泡,以免破壞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品質上乘的明前茶味醇形美,幹茶香氣清純,幽雅飄逸,湯色清冽,茶水微甘,口感舒適乾淨,滋味鮮活甘爽,讓人有喉口留甘,清新爽口之感。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江南春茶綠,正是品茗時,春意闌珊,豈能少了佳茗相伴

“碧螺飛翠太湖美,新雨吟香雲水閒”。沐浴在濃濃的春意之下,品茗、賞景、讀書、交心,正如李曄《竹懶花鳥檄》所謂“淘汰俗情,漸及清望,互相唱詠,以見性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