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簪花:旧时插于头上的首饰。

古时喜庆之日,朝廷百官巾帽上都簪花。簪花的习俗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自然之物,视野所及的绿意、初春抽枝的新芽、清隽欲放的花苞,无一不是本身便具有美好特质的物体本身,就连乡野小路旁承着朝露的小草,亦有其可爱之处。世间多有喜爱植物花朵的人,这个不论是当代社会或者历史中的古代社会都亦如此,那么对于喜爱之物我们都会采取什么做法呢?自然是将之放置于离身旁最近的地方了,花瓶里常伴心悦之花,生活中也多了些意趣与生命之气。

其实古代还有一种习俗也与花紧密相关,在现今社会,较难看到了,除非特定场景,毕竟我们的常作装扮不是如此。这一习俗自汉代出现,到唐宋盛兴,明代趋于平静,一句“万数簪花满御街”,可道出当时的盛象。这一习俗便是“簪花”。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四相簪花图》李墅

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在古代,女子簪花在我们现在看来也是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并无不妥,可男子簪花其实也是一种“风俗”,换作当下,我们大概可以理解为一种“仪式感”。

《宋史·礼志十五》:“礼毕,从驾官、应奉官、禁卫等并簪花从驾还内。”

宋廷专门规定,皇帝赐花百官,以罗花最贵,宰执以上官方可得之;栾枝次之,赐以卿监以上官;绢花赐以将校以下官。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

据史料可以得知,古时男子会用时令鲜花,或金银、绸绢等制成假花插于发髻、鬓角或冠上,作为装饰或礼仪程序的一种风俗。自唐代开始,便有帝王赐予簪花的先例,簪花品种视官员品阶而定,发展到宋朝,礼制也更加完善了。

相互戴插以奇花多者优者为胜,或者互玩斗百草游戏。(一种古代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常于端午行之。)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致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

斗草簪花

文学出处


簪花游戏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簪花仕女图》局部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除了皇帝赐花,“男子簪花”的流行还与科举制度有关。古时科举发榜后,朝廷会进行赐宴,令新科进士中最年少的二人,骑马在京城内采摘新开的鲜花,然后分发其他进士,此二人被称为“探花使”,其他进士也要参与,如有进士摘了名花先回来,探花使就要罚酒。曲江游宴,本是新科进士花宴的韵事。后来“探花”成了科举殿试三鼎甲之一,状元、榜眼之后的第三名的专用名词,其源头与这个典故有关。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 陈洪绶《升庵簪花图》局部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到明代的时候,宫廷虽犹沿古制,不过已大大删繁就简。簪花宴在明英宗时,就已经成了“旧时的事”了。到了明末,民间再少有男子簪花之景,除了新进士簪花礼的记载,男子几乎都不再簪花了。“男子簪花之风”便留在了那个时代。

古时的簪花之景我们在难以亲眼目睹了,不过明代有这么一位画家,陈洪绶,他的画中常见簪花之象,至正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便有这么一件。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明 陈洪绶《高逸图》局部

现藏于至正艺术博物馆


此《高逸图》是陈洪绶晚年人物画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两位才子悠然自得的闲暇时光。画中簪花者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无人不晓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开篇词《西江月》便是他创作的。另一位则为东晋诗人陶渊明,正是那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画面构图简洁明快,人物比列不以常理论之,是陈洪绶典型的变形画法。设色古雅,拙趣十足。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陈洪绶(1598年—1652年),明代著名书画家,字章侯,幼名莲子,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人。早年启蒙于蓝瑛,后与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言行思想深受刘宗周、等佳诸师友影响,忧国忧民,壮怀慷慨。

陈洪绶自小就十分有绘画的天赋,四岁时,到已经定亲的岳父家读书,见室内墙壁洁白如雪,便在无人时便用桌椅做脚手架,在墙上画了一尊八九尺高的武圣关公像,像身拱手而立,栩栩如生,老丈人见了,误以为真神显灵,从此便将此画供奉了起来。

陈洪绶所画的人物,体格高大,衣纹细致、清晰、流畅,钩勒有力度,人称三百年间没有他这样格调的笔墨,极善人物绘画。

他的画作,构图丰富,线条和色彩提炼得十分简洁古雅,善于把自然物象的形态和内在性格,大胆地加以概括、夸张,表现出充沛的生命力和艺术的感染力,在表现方法上,他突破了风靡复古的时代局限,创造出特立独行的迂拙而生动的艺术风格。“高古奇骇”便是他创造的画风。

而他有意识为木刻家起稿的创作方式,吸取了民间木刻和唐宋绘画的优点,对传统版画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明清之际,摹仿陈洪绶的画家多达数千人,其作品和技法远播朝鲜和日本,传世版画名作有《九歌图》(含《屈子行吟图》)、《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陈洪绶、来鲁直夫妇像


陈洪绶在十七岁的时候和来氏成了亲,妻子来氏出身于与陈家宿有渊源的同籍书香世家。陈洪绶的祖父陈性学与来氏的父亲来斯行交往甚密,而陈洪绶的父亲陈于朝又和来斯行之弟来宗道有同学之谊,此事尚好,陈洪绶的妹妹陈胥宛也嫁给了来宗道的儿子来咨诹。许多证据表明陈洪绶与来氏的婚姻在他幼年时就已确定,因此他在四岁时就开始去来家的私塾中就读。

▂▂▂▂▂

“莲”的由来:

出生前,有道人给了陈洪绶父亲陈于朝一枚莲子,说“食此,得宁馨儿当如此莲”,所以陈洪绶出生后,小名即为莲子(晚号老莲)。


陈洪绶是一位画史上无法忽略的独特人物,其绘画风格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影响了中国百年画坛,受其影响的近现代艺术家就有徐悲鸿、齐白石等名家。


插播一则展讯:此《高逸图》目前参展盛世长卷—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真迹沉浸特展(暨吴门画派精品展)

#见明代吴门画派精品馆

地址/中国华润大厦艺术中心(深圳湾万象城B1)


借画抒真意,古往今来都是艺术家们的表达方式之一,或是追求内心自由、或是寄托踌躇之志,当因客观条件而不得达到自身所理想的状态时,那也要想法子好好生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