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臨潁縣“雙線”聯動 助力消費扶貧

漯河市臨潁縣“雙線”聯動 助力消費扶貧

映象網漯河訊(記者 楊增強 通訊員 王利生 孟慶勇 李素恆)這兩天,漯河市臨潁縣王崗鎮沙坑王村貧困戶李文峰十分高興,他家種植的14畝高澱粉紅薯終於找到了新買家,幾天時間,近3萬公斤紅薯賣了2萬多元!可就在半個月前,他還在因為紅薯賣不出去而愁眉不展。

“那時候紅薯要是再敢放一段時間,紅薯都該出芽兒了,一出芽兒那誰還願意要?那幾天叫我愁裡不行,多虧了咱縣的益農信息社幫我把紅薯賣出去了,從內心來說我真是感謝他們!”老李所說的益農信息社是農業農村部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是臨潁縣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之一。

疫情期間,針對多個帶貧企業、種植合作社存在蔬菜滯銷難題,臨潁縣積極對接“線上”“線下”市場,通過暢通線上銷售渠道,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搭建起了消費扶貧、供需對接的“綠色通道”。

漯河市临颍县“双线”联动 助力消费扶贫

通過開展“互聯網+戰疫情、促銷售、助脫貧”活動,充分利用益農信息社、農購網兩個農副產品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同時藉助“雲上臨潁”、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力量,幫助困難群眾銷售扶貧產品。

截至目前,臨潁縣已幫助帶貧企業和貧困戶銷售紅薯、菠菜、紅蘿蔔等滯銷農產品62.8噸,有效解決了農產品滯銷問題。通過扶貧部門的宣傳引導,當前臨潁縣已有16家35種滯銷農副產品在農購網完成註冊,有效拓寬了帶貧企業、合作社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線上”精準對接,“線下”發力聯動。疫情防控期間,窩城鎮前胡村訂單種植的300多畝胡蘿蔔大量滯銷,由於胡蘿蔔一時無法運出,買方取消了訂單,胡蘿蔔銷售一下成了大問題。前胡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林及時向縣、鄉扶貧部門反映這一情況。縣扶貧辦、鎮村幹部多方協調,通過組建小區微信群、聯繫縣裡的農產品銷售電商、政府信息平臺、大型居民小區和市場超市,探索建立了“農產品+電商、小區微商、農業扶貧信息平臺、市場超市” 的“1+4”銷售模式。“線下”多渠道的發力聯動以及藉助媒體的宣傳推介,目前,前胡村300畝胡蘿蔔已經全面打開了銷路。

漯河市临颍县“双线”联动 助力消费扶贫

“謝謝你們的救助,謝謝,我一定會把養雞場辦好,今年一定要脫貧”。看著200筐雞蛋銷售一空,城關街道辦雙廟村貧困戶王水成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由於近期雞蛋銷路少,價格低,貧困養雞戶王水成積壓了500多筐雞蛋。城關街道辦瞭解情況後,決定採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的消費扶貧模式進行幫扶。消息在街道辦工作群一經發布,機關幹部馬上踴躍認購,並發動親朋好友購買滯銷的雞蛋,為貧困養殖戶排憂解難。針對貧困戶農副產品滯銷問題,城關辦制訂幫扶方案,摸排彙總滯銷農產品信息,積極動員街道幹部、志願者服務隊在微信群轉發,擴大宣傳效果,幫助貧困戶銷售農副產品。同時積極推行農產品促銷“農超”對接模式,對準大型商超,引導農副產品融入超市供應鏈,滿足特殊時期生產、銷售雙向供求,幫助貧困群眾破解農副產品滯銷難題。

(映象網漯河新聞熱線:166 5088 6886,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