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大名府為什麼那麼出名?為何如今卻淪為一個縣城?

MoMaek32004723


大名府為什麼淪為一個縣城,這就跟長安為什麼在唐朝之後再度成為國都一樣,答案只有一個,它們完成了歷史使命。但大名府的命運似乎比長安悲慘許多,至少宋、明兩朝,都動過遷都長安的心思,而大名府,是真正被遺忘了。

北宋大名府

北宋四京,東京汴梁是都城,同時有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今河南大名縣)——這個歷史悠久的重鎮,終於在北宋時,迎來了作為城市的巔峰。

北宋的大名府有多巔峰呢,軍事上,它是絕對的重鎮,犯人充軍大多到這裡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要加強軍事防禦,經濟上,《水滸傳》中的十萬貫財富生辰綱,就是在這裡搜刮到的民脂民膏,你想想,如果不是富得流油,哪能搜刮到這麼多財富。

在《水滸傳》中,作者對大名府的描寫可謂不吝筆墨,幾乎是出場次數最多的城市之一,這座城的地勢,是天然屏障“城高且地險,塹闊且濠深”;這座城的繁華,堪稱紙醉金迷“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這座城的軍事力量,可說固若金湯“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

雖說《水滸傳》只是一部小說,虛構成分居多,但《水滸傳》也是宋朝生活的百寶圖,因此其中對大名府的描寫,基本上是可信的。

大名府為什麼會成為北京?

我們知道,五代十國的石敬瑭,為了當遼人的兒子,拱手將中原的屏障——燕雲十六州讓給了遼人,而中國歷史上,北方民族入侵中原,是一種習慣,但由於燕雲十六州這種天然屏障在中原王朝手中,大多數時候北方民族都是搶奪一波資源就跑,幾乎從未有過佔領中原的想法。

石敬瑭之後,這個歷史被改變了,兩宋300餘年,都在為石敬瑭背這個鍋,一直在北方民族的鐵蹄下被蹂躪,北宋立國後,就在為這個事兒頭疼,宋太宗趙光義,雖然人不咋的,但雄心壯志還是有,他畢生的願望就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結果連連大敗,甚至達到了談遼色變的程度。

燕雲收不回來怎麼辦?只好找備胎,於是乎,在宰相呂夷簡的建議下,趙二開始修建大名府,以防止北方民族入侵——大名府位於黃河以北,是組織北方人南渡黃河的重要屏障,由於大名府的修建,就帶著軍事意義,所以在建城的過程中,北宋也是下了血本,把大名府打造成了《水滸傳》中描寫的那樣一個既繁華富裕、又有軍事力量的重要城市。

大名府的衰落

宋朝被北方政權吊打是不爭的事實,從太宗皇帝開始就有恐遼症,可以說是融入骨子裡的基因了,簽訂澶淵之盟,說是平等,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平等只是個面子,裡子還是稱臣當兒子,但這一盟約也確實為宋遼兩國帶來了百年和平。

只可惜金國崛起了,北宋聯合金國端掉遼,唇亡齒寒,金人反手一巴掌,端掉了北宋的開封,搞了一出靖康之恥,北宋滅亡。趙構舉起大旗,跑到南邊稱帝,史稱南宋,此時,整個北方地區全部淪陷,包括大名府。

前面我們說了,大名府的意義就在於作為抵禦北方的屏障,此時大名府都丟了,還什麼屏障不屏障的,趙構從此不姓趙,改名完顏構,因為被金人嚇得硬不起來,人稱九妹。

我們跳過九妹這一段屈辱的歷史,直接打到大明朝——建文帝時期,一場洪水徹底淹沒了大名府,那個歷史悠久,並且有過百年巔峰時期的大名府,就這樣沒落了,即使明朝也有過災後重建,但中國歷史上,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都是由北至南逐步過度的,大名府作為北方城市,在戰略意義上已經不值得太大投入了,所以大名府再也沒有回到曾經的榮耀。



也可自話


大名府,又稱北京大名府,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南部。注意題主所說的今天大名縣,雖然也是歷史上的一座有名府城,但已經不是北京大名府了,只是明朝大名府。


所謂北京大名府,是宋仁宗慶曆二年所建陪都,史稱“北京”,《水滸傳》中所提到的北京大名府就是指這所陪都,當時人口達百餘萬,可謂國際大都市。可惜這座府城最終因為黃河改道,被淹沒在4米之下的黃河河沙之中。

大名府廣義上就不僅僅指北京大名府了,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座座城池被湮沒在黃沙之中,又一座座城池在原地拔地而起。

那麼,讓我們共同來探探大名府的前世今生吧,為何最終成為一座名不經傳的縣城呢。

春秋時期,此地屬於衛國,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此外,南方廣州被稱“五羊城”,都是“祿壽吉祥”之意;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三國魏陽平郡;北周魏州;唐為天雄軍治,唐德宗時改稱大名府,此為大名府的由來。

五代時期,後唐時稱興唐府,後晉時稱廣晉府或天雄軍,後漢、後周時稱大名府。北宋代替後周,繼續稱大名府,直到宋仁宗時期建為陪都,被史稱為北京大名府。之後,黃河改道被淹沒。

金朝時期此地被稱為大名府路,元朝時期稱為大名路,明清時期任稱為大名府,但此已不是北宋時期的大名府了。

清朝時期大名府屬直隸省,曾一度為直隸省第一省會。民國時期,將直隸省改名為河北省,大名府被降為縣。

解放後,魏縣曾一度被納入大名縣,大名縣一直隸屬邯鄲專區,或者邯鄲市管轄。並且於2019年5月5日大名縣正式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實現全面脫貧。



安定郡小書生


在水滸傳中,有一位響噹噹的人物,論武藝他在梁山中要第一號,這個人就是玉麒麟盧俊義。

為了打敗史文恭,宋江派吳用來到北京大名府,假裝算命先生將盧俊義騙上山。在當時,北京大名府的名氣,也僅次於開封府,說到這,大夥肯定想知道,這個北京大名府,到底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呢?

答案就是——河北省邯鄲市的大名縣。

邯鄲我們都知道,邯鄲學步嘛,春秋戰國時趙國的首都,幾千年來,一直沒有更換過城市的名稱。可這個“大名”縣的大名,還真是不夠響亮。

我們去搜索一下一下大名縣,顯示的內容是,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全縣有七十多萬人,土地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六百多個行政村,大名縣經濟發展較慢,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低,是國家扶貧開發的重點縣城。

有沒有搞錯,當年那個大名鼎鼎的繁榮昌盛的大名府,竟然淪落成為了一個貧困縣,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來具體來看一下大名縣的發展史。

大名府,在歷史上,兩次被定為首都(北宋陪都、衛國五鹿城),曾經繁華一時,街上車水馬龍,小商小販遍佈,人們生活富足,和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場景相差無幾,在當年,絕對稱得上是“一線大都市”。

大名府名揚天下,是在北宋時期,當時遼國兵力強盛,北宋和大遼常年交鋒,而攘外必先安內,趙匡胤處處防著手下的將領,搞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讓軍隊的戰鬥力極度削弱,因此和大遼的交戰中,始終處於下風。自從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拱手相讓,中原地區就象失去了一道屏障,北方的遊牧民族,想侵入中原就變得十分輕鬆。

宋太宗有心伐遼,但實力卻不允許,兩次伐遼失敗後,眼看燕雲十六州再難有回收之日,為了防禦大遼的入侵,他只好在燕雲十六州的邊境布兵駐防,具體位置就在太行山脈上,當時的大名府,與滄州、河間、邢州皆被視為國土重鎮,守護著北宋的心臟。

因為大名府更靠近北宋的首都開封,所以就被北宋當做防禦的最後一道牆,如果大遼攻破了大名府,那就意味著北宋即將滅亡,因此大名府位置,在當時極其重要,所以北宋就在大名修建陪都,大名府就這樣名聲鵲起。

當時,北宋總共就建了四大京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鄲),大名府佔其一,宋真宗還曾親臨大名府,征戰大遼,當然也是無果,不過作為四京之一的北京,可以想象的到當時的繁榮景象。

但好景不長,北宋沒有被大遼吞下,卻被大金滅亡。 北宋滅亡以後,大名府自然就落入金國的手裡,鼎鼎大名的大名府,就更名為金國的大名府路。這時的大名府,因不再是軍事重地,便漸漸失去了失去昔日的輝煌。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以後,滿人治理天下,設立大名府為直隸省會,為大名府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但好景不長,直隸省很快又被清政府遷到了保定,大名府就又這樣逐漸走向了衰落。

建國以後,因為治理黃河,以及剿匪的需要,政府設立了平原縣,平原縣分割了河北、河南、山東三省的交界之地,大名府的南部地區就劃歸平原縣。

平原縣撤銷以後,大名府被划走的地區,變成河南地區的涉縣、武安、臨漳縣,這次的劃分調整,把大名府直接從一個地區級的市,降為一個小縣城,一直延續至今。

大名府的興衰,歷程幾轉幾回,從春秋時期到現在,依然屹立在那裡,大名縣雖然經濟發展的緩慢,但作為一個歷史名城,仍保留著非常多的歷史古蹟。如今的大名縣,已成為一個旅遊勝地,其長久的歷史文化,值得大家前去觀看。


歷來現實


中國的古代名城裡,“北京大名府”的歷史,見證了太多滄海桑田。特別是在那號稱“富宋”的北宋年間,這座大宋王朝的陪都,曾有著出名的繁華富庶。即使比起那堪稱中世紀“超級城市”,叫無數文人墨客碎碎唸的大宋東京(首都汴京)來,同時代的“大名府”,也足能與之媲美。


而今天,這裡則是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的大名縣,九十多萬人口的普通縣城。但嚴格來說,當年那“北京大名府”,跟今天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還是有區別。

雖然在元明清年間的野史演義小說裡,“北京大名府”依然非常紅,公認諸多宋元野史人物的“紅人打卡地”。比如“盧俊義”“展昭”“呼家將”“田賽彪”等“野史明星”們,都在這裡上演了愛恨情仇。古典名著裡對其“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風光的描述,更叫多少票友心嚮往之。但早在明初時,昔日的“大名府”就已埋入泥沙裡。它的舊址,距離今天的大名縣,大約二至六公里路程。

如此“走紅”的一座城池,怎麼就埋土裡了?那就先要瞧瞧,歷史上的大名府,有沒有野史裡那麼牛?答:更牛!

大名府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春秋霸主齊桓公曾在此地築“五鹿城”,戰國時更名為“元城”,一度是魏國的別都。東漢起改稱大名縣,南北朝時又成為北周的重鎮魏州。只要是逐鹿天下的年代,這個有著極佳戰略地位的城市,就是各路列強眼中的制高點,打破頭皮也要拿到手。

但那時的“大名”,頂多也只能算軍事重鎮。從一個戰略要地,變身為後來“極盡繁華”的名城,這卻是首先拜了一座空前工程所賜:京杭大運河。

在隋唐時代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的航線裡,當時的魏州(大名)正是其重要一站。作為永濟渠中段最重要的城市,發達的交通與頻繁的商旅往來,終於令其高速發展起來。經歷了盛唐的繁華後,中唐藩鎮割據的困局,卻更成了魏州(大名)的催化劑:這裡作為著名藩鎮“魏博鎮”的治所,城市規模再次擴充,分為“大城”“羅城”“牙城”三部分,總面積突破100平方公里,正式升級為古代“超級城市”。

也同樣是中唐年間的建中三年(782),當時的魏博節度使田悅,為求好彩頭,把魏州改為“大名府”。它的彩頭有多好?大名府所在的河北道,人口數量大唐第一,糧食產量大唐第二,從初唐到中唐,大名府僅人口數量,就膨脹了五倍。此時它已取代鄴城邯鄲等“老牌城市”,成為富庶發達的河北道,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所以在中晚唐以來的多次戰爭博弈裡,大名府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擁有大名府的魏博鎮,一度與盧龍淄青成德齊名,並稱“河朔四鎮”,給唐王朝找了一百多年麻煩。到了更亂成一鍋粥的五代十國時期,打遍北方的李存勖,也正是在這裡登基。之後的五十多年亂世,“大名府”的名字換了好幾個,到後漢年間又換回來,不變的卻是其重量級地位:國家之巨鎮!

但這個“超級城市”最黃金的時代,卻還是北宋時代。

北宋立國時,燕雲十六州已盡失,北方直面兇悍的契丹鐵騎。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上,大名府就成了大宋的“北門鎖鑰”。多少次抗擊契丹鐵騎的戰爭裡,這裡就是宋軍的指揮中心。前線數十萬軍隊的糧草物資裝備,更全靠大名府來週轉。大名府穩定,大宋戰線就穩定。

而隨著《澶淵之盟》落墨,宋遼和平到來,大名府的地位,卻是不降反升:宋遼使節的每次來往活動,都必須過道大名府。宋仁宗年間,面對虎視眈眈的遼國,北宋王朝也將大名府升為陪都,整個城市仿照東京城的樣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造,建造皇帝專屬的北方行宮,並屯駐精銳禁軍。以宋神宗的原話說:“大名為天下喉噤之地”。北京大名府,就是彼時大宋境內,僅次於東京的中國第二大城市。

而以經濟方面說,當時的大名府,很多方面更反超東京:在商品經濟發達的北宋,原本就毗鄰航道的大名府,自然賺得盆滿缽滿。這裡還是宋朝的絲綢產地,其號稱“綾絹州”的絲織品,常年暢銷遼國高麗。還誕生了古代農業史空前的棗梨嫁接技術,特產的“鵝梨”“棠梨”是享譽南北的名貴食品。大名府的賦稅排在全國城市第二,酒水產量卻是全國第一,人口也是全國城市第一,公認的“超級大都會”。

以這個意義說,諸多野史小說裡形容大名府的那句“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看似絢麗,對比歷史,卻是很“謙虛”。

文化自然也無比發達。早在北宋前期,大名府就是大宋王朝的文化中心,引領宋初文壇的柳開、範質、宋白等名家,都是土生土長的大名人。一本《全宋詩》收錄了大名籍詩人三十三人,收錄詩作三百七十三首。北宋學派“朔學”的兩位中堅人物王巖叟與劉安世,同樣都是大名人。《續通典》《國史》等重要典籍,也都出自大名文士之手。還有寇準(文學家兼宰相)、張詠(政治家詩人兼發明紙幣)等傳奇人物,早年都曾在大名府遊學。

在整個北宋文壇,大名府出身的文士,更以“好剛有文”著稱。諸多大名籍的名家們,何止有一手好文筆,更習得一身好武藝。其慷慨豪放的文風,為宋代文壇源源不斷注入剛烈之氣。沒有大名府這個“大都會”,號稱精美的宋代文化,必然減色不少。

如此重量級的大名府,更是北宋大事件的見證:當北宋“第一大都市”東京上演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被金人“組團”抓俘虜時。作為“第二大都市”的大名府,就是康王趙構(未來的宋高宗)的大元帥府。而隨著趙構撒腿南逃,同樣淪陷的大名府,也結束了其“超級大都會”的好日子:先做了“偽齊”的“國都”,被戰火蹂躪了一通,然後從金至元,淪為普通的府城,再到明朝建文三年(1401),徹底在水災裡被淹沒,埋入地下。

今天的邯鄲市大名縣,其實就是明代起重建的。

如此“超級城市”,為何會黯然謝幕,難道只怪天公不做美?更重要的,卻是中國經濟版圖的變化:宋室南渡之後,中國南北對峙上百年,作為大名府“血管”的永濟渠,早已淤塞斷流,大名府也就斷血。元朝一統天下後,中國經濟中心早已南移,河北更不再是唐宋年間的經濟地位。元代重開的京杭大運河,因此也改道東行,不再經過大名府。新興的臨清等運河城市,在接下來的六百年裡,扮演了與“超級城市”大名府類似的經濟角色。

所以,就算沒有1401年的那場大水,“超級城市”大名府的衰敗,也是必然。

大名府的黃金時代雖然結束了,但其最終的歸宿,卻留下了重要的文物意義:由於被埋入泥沙,沉於地下的大名府舊城,也“躲”過了接下來一場場戰亂,至今保存完好。其原有的宮室街區建築,一概原樣保存。目前出土的瓷器錢幣等文物,樣樣都驚豔現代人。而在泥土之下,還埋著中國禪宗發祥地興化寺,唐宋著名寺院“紅羅寺,大宋交通樞紐衛河古碼頭等重要遺蹟,每一樣,都填補多少考古空白。

以這個意義說,今天邯鄲市大名縣六公里外的土地上,埋著一部厚厚的宋朝史。

在看過了中國歷史上,多少慘烈的破壞殺伐,多少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哀嘆,看到“大名府”這樣的遺蹟,卻更要感慨歷史留給後人的饋贈:這完整保存下來的一切,足以讓我們停住腳步,重新審視祖先的辛勞與生活,多少超越“成王敗寇”的體會,相信盡在其中。

參考資料:白曉燕《河北大名府故城遺址調查》 、張春梅《北宋大名府及其知府研究》、劉秋彬《北宋大名府詩歌研究》、梁洪,魏芝炳《北京大名府的歷史沿革及其研究價值所在》


我們愛歷史


先了解清楚大名府的地理位置吧

大名府,他的舊址在今天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的東南部。

從歷史淵源上看

大名府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了,但是一直到北宋時期才達到巔峰。經過秦漢、魏晉、隋唐的發展,大名府逐漸成為重鎮,但是因為北宋與其他少數民族政權的割據,大名府成為抵抗少數民族的前沿陣線,成為北宋四大京之一的“北京”。

在《水滸傳》中記載,青面獸楊志因為殺人被流放到大名府充軍,在這裡受到了梁中書的賞識,後來還給梁中書押送生辰綱,便是從大名府出發的。

由此可知,當時的大名府一是軍事重鎮,有大批的犯罪人員被流放至此;二是經濟狀況優秀,不然梁中書如何能夠搜刮處十萬生辰綱。

由此可以推斷出大名府出名的根本原因在於政治因素。

由於地處北宋與遼國的交界地帶,宋朝與遼國之間的交流溝通比較頻繁。處於對外政策的考慮,提升大名府的政治地位,允許大名府能夠與金進行外貿通商,於是經濟水平也水漲船高。

那麼大名府衰弱的原因自然也不言而喻了。

金國崛起後,先是聯合北宋滅掉了契丹,唇亡齒寒,金朝發動戰爭攻陷了當時的北宋都城開封,是為靖康之恥。包括開封在內的燕雲十六州全被金國所掌握,抗金戰線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從大名府到襄陽城。

而宋朝經過政治格局洗牌,宋高宗趙構上位,選擇偏安於臨安,莫須有殺害岳飛。等於是放棄了開封在內的燕雲十六州所有領土。那麼在金國統治下的大名府,它的戰略意義便蕩然無存,加上戰爭的破壞,以及後期被河流決堤淹沒,大名府只存在於人文騷客筆下的繁華。

宋朝之後,大名府沒有了往昔的輝煌,在歷史洪流中成為曇花一現的存在,及至今天,大名府早已改名為大名縣,主打文化旅遊的名片,正在重新煥發活力。


不務齋


1993年7月,北京大名府遺址成為了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這一處文化遺址,坐落於邯鄲市東南方80公里的大名縣,整個遺址佔地面積約有36平方公里。

現如今,歷史上曾經赫赫有名的大名府已經淪為了一座縣城,這裡曾經是“和朔四鎮”之一,從春秋時期至唐宋年間,大名府曾經七為陪都,更是黃河以北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繁榮昌盛達千百年之久。

到底是何原因,讓這座曾經的北方重鎮,古城陪都淪落為了一個縣城呢?

大名府

北宋年間的大名府,作為汴梁的陪都,走過了它最輝煌的70年歲月。大明府之所以能夠成為陪都,有其重要的歷史原因。

首先就是大名府優越的地理位置,大名府坐落在黃河北岸,這就讓統治者可以南控中原,北望幽燕,東掌齊魯。再加上都城內又有河水穿流而過,這就為古城提供了便利的水利通道;

河水灌溉土壤,推動了這裡的農業發展。整個大名府周圍全是地市險要的沙丘、古道,成為了天然的兵家必爭之地。以上這些因素,也是歷代統治者要在這裡修建陪都的重要原因。

大名府連環畫

其次,政權的建立,文化的融合,經濟的發展,讓大明府逐步走向繁榮。早在十六國時期,隨著陪都位置的確立,這裡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政治文化中心。到了隋朝,由於大運河的開通,直接讓大名府成為了南北交通中最重要的一個樞紐,因為它就坐落在大運河永濟渠的樞紐中心上。這種得天獨厚的歷史優勢,讓它一躍成為了北方重鎮之一。

唐朝時期,隨著藩鎮割據的形成,大名府更是成為了藩鎮割據的分支中心所在,此後100多年的時間裡,這裡成為了一個單獨的、不依附於朝廷的都城。優越的交通位置,分裂割據時代所形成的軍事、經濟優勢,再加上數百年的陪都文化,都讓大名府曾經繁榮不已。

大名府

可是這些都只是過往,大明府作為中原地區曾經的軍事重鎮一度繁榮興起,然而到了元明清之際,當它的這些優勢不在,就註定了大名府的衰落。它由盛轉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

第一點:自打元朝時期起,整個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逐漸南移。翻閱歷史文獻可知,自從元朝開始,大名府的經濟已經日趨衰弱,甚至開始退出了全國發達城市的行列。之所以會這樣,是由於當地的農業經濟飽受多年戰爭的摧殘,導致整座城市的經濟元氣大傷,恢復起來更加困難。

大名府

第二點:宋朝以後,大名府交通樞紐的位置不再。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與永濟渠自宋以後常年淤積不通有關,這就導致南方貨物必須換一條通道到達北方,這樣一來,大名府失去了它原有的交通優勢,北方重鎮的地位一退再退。

第三點:隨著水災氾濫,又有新的城市取代大名府的原有地位。宋代以後,大名府連綿不斷的水災導致人們莊稼盡失、被迫遷徙,同時東部又有新的都市逐漸興起,取代了大名府的碼頭和工商業,長此以往,大名府的衰敗則成了必然。一座逐漸被歷史所拋棄的城市,淪落為縣城也就不足為怪了。


鳶飛九天2018


大名府成也因其“地理位置”,敗也因其“地理位置”。

大名府地處山東丘陵與太行山之間,是扼守黃河沖積平原與海河平原的咽喉要道;穿過大名府,北上直達北京,南下就是洛陽。在古代,扼守大名府,就是守衛王朝中樞的最重要的防線之一。

從春秋時期開始,大名府就開始凸顯其地理位置的優勢,當時,大名府隸屬於衛國,被稱為五鹿城。

一直到北宋,中國的都城大都在長安—洛陽—開封之間轉換,大名府作為王朝中樞的北大門,其存在意義不可忽視。

北宋時期,宋仁宗更是在大名府建立陪都,史稱“北京”。

建立陪都之後,大名府的人口暴增,一度達到百萬規模,在當時世界上,大名府乃是不折不扣的“大都市”。歐陽修、寇準等名臣,都曾在這裡任職;“穿越之子”王莽,就出生於大名府。

大名府如此重要,以至於在北宋之後的多次南下、北伐戰中,都未能倖免。比如金軍滅北宋、蒙古滅遼、太平天國北伐等等戰役中,大名府都遭到攻擊。

說到底,冷兵器作戰的年代,大名府作為重要的關隘,進可攻退可守。進攻方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將其攻克,對於後勤補給來說,後果不堪設想。

大名府的落寞,也因其地形的制約。

靖難之役後,明成祖定都北京,大名成了北直隸下邊的一個縣。在大名之上,還有更重要的順天府、保定府、真定府;北宋時期大名鼎鼎的“北京”,成了大名縣,級別甚至連真定府都不如。

此時的大名府,真真是感受到了什麼叫“尷尬”。

往北,離北京太遠;往南,離南京更遠。從南京到北京,有京杭大運河,直接繞過大名府,從山東穿過去,比繞道大名更近;而且,此時的大名縣地處山東、河南、河北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更尷尬。

清朝初年,明朝的北直隸被獨立出來,成為河北省。

順治十六年,河北省再次更名為直隸省,大名府也迎來了最後的“高光時刻”——直隸省巡撫駐地設置在大名府,即,河北省第一個省會。

可是,翻開地圖仍不難發現,大名府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差!

大名府位於直隸省的最南端,與直隸省北部沒有多少聯繫,與保定聯繫也不多。因為京城的影響,直隸省大部分地區都歸京城直接管轄,大名府的存在感低之又低;而與大名府貼近的河南、山東等地,又不歸直隸管轄。

不出所料,大名府在當了幾十年省會之後,在雍正時期,還是被撤掉了。

自此,大名府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沒能光耀人前。

1898年,京漢鐵路規劃圖出爐,這條從北京到漢口的南北鐵路大動脈將南北貫穿,為沿線所有的城市都注入新的活力。可是,如此重要的線路,偏偏沒有路過大名府,而是路過了當時的一座微不足道的小城市——石家莊。

從此,直隸省多了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石家莊,少了一座“北京”大名府。

再後來,大名府的地位一落再落,成了邯鄲市下面的一個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五鹿城、大名府,現如今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大名縣。

歷史上,與大名府有同樣命運的城市還有很多,比如洛陽、開封、君士坦丁堡等等。

可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記者李滿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最靠譜的答案。

首先說說歷史上的大名府何以那麼出名?

在古代,大名府由於交通發達,又是軍事重鎮,所以促使它繁華了一千多年,特別是在北宋時,達到了鼎盛時期。

大名府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的大名縣,春秋時代屬於衛國,那時叫五鹿城;戰國時屬於魏國;秦朝叫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三國叫魏陽平郡;北周稱魏州;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改名為大名府;五代叫興唐府;後晉叫廣晉府;後漢又改為大名府;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建陪都,又叫“北京”,此時的大名府人口達百餘萬。

從春秋到北宋,大名府一直屬於軍事重鎮,隋煬帝時開通的大運河經過此地,修建了三大碼頭和八個渡口,增強了它的交通力度。由於晉高祖石敬瑭將幽雲16州割讓給了契丹,使得遼國勢力直接威脅到北宋的邊防。後來為了防止遼國的南侵,北宋就在大名府駐紮重兵。

公元1042年,遼軍準備南侵,宋仁宗在丞相呂夷簡的極力諫言下,把大名府視為重鎮,駐紮大軍,並投入巨資,把它在原有的基礎上修建成華麗異常的都城,光宮牆就達三里長,使得大名府的經濟、商業、人口一度處於頂峰狀態。

北宋以後,大名府逐漸衰落

北宋滅亡後,被金國佔領的大名府完全失去了政治地位,加之金人不善於運營,使得經濟迅速衰落,人口也不斷流失。由於大名府距離黃河比較近,1401年,一場大洪水直接淹沒了它,淤泥幾米高,使得它徹底消失在歷史中。後來明朝政府又在附近重建了大名府,但是跟北宋的大名府大不相同了。

但是,大名府在元明時期一直當作為路、府、道所在地,清朝時期是直隸省總兵駐地,轄開州、大名縣元城縣、南樂縣、清豐縣、東明縣、長垣縣。清朝末年修建平漢鐵路時,原本計劃經大名及開封南下,但袁世凱擔心給他的家鄉河南頂城招來災禍,於是將平漢鐵路西移,改道邯鄲、安陽、鄭州,這便直接導致大名府的衰落。

民國時期,大名府還屬於南直隸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管轄從石家莊以南,到河南長垣黃河以北,包括山東東明。1963年為解決河南山東兩省交界地區的水利問題,而進行了區劃調整,把大名府劃歸了河北省邯鄲市,至此,大名府便成了一個偏居一隅的小縣城。

總體來說,大名府的興衰跟北宋有著直接的關係。


不喜歡吃白菜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大名府?就這三個字擱古代,那可是重量級的城市,光人口就過百萬,其繁華程度不亞於現在的北京城。

見過清明上河圖沒?跟那差不離了!可這麼一座繁華的城市,走到現如今,變成一個小縣城不說,還被列入了國家級貧困縣,到了2019年才退出來。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落差咋就這麼大呢?不能夠吧?”

沒法子,歲月催老人啊,時間這老頭壞的很,他不僅能把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帥哥變成半拉糟老頭,還能夠改變很多東西。

大名府前後莫名的落差,就是時間這老頭最好的傑作,不佩服都不行。

而大名府之所以能夠在現代進入大傢伙的眼簾,這完全歸功於幾年前《水滸傳》的熱播。

沒法子,水滸裡邊的人,有那麼一段時間,動不動去大名府這地溜達,就這三字不落入眼簾這都不可能。

那麼為嘛樑上這波人都喜歡到這裡溜達呢?

咋說呢?作為北宋的京師是在開封,但這地天子腳下,咋也得縮著不是,而大名府在北宋時期,那是陪都,這地溜達溜達還是可以的。

就這陪都的身份,在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中,大名府都幹了七次,作為都城幹過兩次,不可謂不風光啊!

既然題主問道了大名府為嘛這麼出名?那麼咱從頭捋上一捋。

話說最開始的時候,這大名府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在歷史上了,那會他還不叫大名府,叫五鹿城,是齊恆公築造的五個城池當中的一個,屬衛國所有。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不理解:“為嘛叫五鹿城?莫非這裡出現過五頭特別出名的鹿?”

您想多了,這是取福祿吉祥的意思。過去廣州這地他還叫五羊城,是有五位仙人騎著五頭羊救老百姓於危亡。

雖然這倆城的名字差不離,但來歷是不一樣的。

那麼到了春秋末期,衛國已經被魏國滅掉了,那麼大名府這就成為了魏國的一個封君之地,那麼大名府就接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陪都,打這裡開始就不叫五鹿城了,畢竟規格上了一個檔次,為此魏國國君叫他元城。

元城就元城吧,可劉邦斬白蛇起義,一傢伙把秦王朝推翻,逼的那麼大一個項羽自殺,天下歸劉邦所有之後,劉邦又開始推他的郡縣制外加分封制。

就把這塊地皮劃歸為魏郡,畢竟在秦之前這地屬於魏國嗎?

那麼西漢就這麼得了,這不後來老劉家的外戚王莽掀翻了西漢,自己建立了新朝。

而王莽的姑母就是這大名府的本地人,這地無形中又被拔高了,所以又了一個別名叫——貴鄉。

這到了三國的時候,又改名了,叫魏陽平郡,北周又叫魏州。

這一路下來,沒有啥特別原因,基本上就離不開一個魏字,沒辦法,擱過去皇帝封自己孩子叔叔大爺封地的時候,其實都是以戰國時期各國的地盤為藍本進行劃分的,那麼他就很有必要保留一些當時這地的特徵,所以這魏字就經常性的成為了大名府的名字。

大發展

那麼大名府迎來歷史大發展,這還是在隋煬帝手裡邊的事,因為他開鑿了一條從洛陽到涿郡的河道——永濟渠。

老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那麼過去沒公路這說法,鐵路你就別提了,這都是近代的東西,能夠帶動當地發展的這一定是水路。

這永濟渠就把這大名府給連了進去,所以他的繁榮這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這就起來了。

當然他這名還不叫大名府,到了唐朝時期,唐德宗才把這地改成了大名府。

至此這大名府的字號就叫了開來。

要說發展,大唐王朝給了這地那是充足的養分,為嘛呢?

狄仁傑知道吧?大傢伙印象中這就是個斷案小能手,但您不知道的是人家的“武功”也不錯,就在這地抗擊過契丹。

所以從這裡大傢伙就明白這就是個軍事重鎮,那你就不能荒廢了,所以大唐王朝擱這裡也下了一番苦功夫。

到了唐朝中期的時候,這地儼然就稱為了黃河北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大有取代邯鄲的趨勢。

其實說道根子上,大名府之所以沒落,和挨著邯鄲太近也有著一定的關係,他的文化底蘊真的幹不過邯鄲。

好了,這是閒聊的一句,咱接著往下聊。

到了晚唐的時候,你都不知道,就這地光地皮面積就達到了100平方公里,請記住咱說的是城牆裡邊的面積。

那麼到了宋王朝的時候,他的首都是開封,能給開封起到保護作用的就是這大名府。

您如果把這大名府攻破了,開封自己就坦露胸懷的暴露在了敵人的面前。

所以宋王朝對這裡的經營那是不遺餘力的。

那麼這大名府也就成為了宋王朝的第四個京城,因為這個身份,所以他就有了另一個名詞叫北京大名府。

但請大傢伙記住嘍,這名字表示的不是北京下邊的大名府,他是一個完整的名稱。

北京這名稱,在歷史上出現過幾次,而且位置也不是咱現在的北京位置。

好了,咱接著說事,所以繁榮自不必說,但後來架不住宋徽宗玩命的損耗北宋的國力,結果金國人可就打進了開封,把這喜歡玩鬧的皇帝外加他的兒子宋欽宗給虜到了五國城。

這大名府就落到了金國人的手裡,改成了大名府路。

大名府的存在擱到北宋的手裡邊那是軍事重鎮,而擱到金國人手裡邊,嘛也不是,在加上他們也不善於經營這地,所以就逐步的荒廢了。

而且那著名的永濟渠也開始因為常年的不疏通河道,而被淤泥給塞了起來。

要命的水路開始逐漸的荒廢,那就更加劇了大名府的衰落。

而大名府那種“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的繁榮就此開始消失了。

到了元朝以後整個大華夏的政治中心就被擱到了北邊,那麼大名府作為一個抗擊北方來襲的關鍵點的作用,顯然就弱了。

而明清兩朝,這種趨勢更加的明顯的,失去了軍事價值,那麼就沒有政治支持,文化底蘊也比不過鄰居邯鄲,他的地位就直線下降了。

而且最為要命的在明清四百多年的歷史當中,大名府這地發生的水災多達六十多次。

那麼這結果就是,現在大傢伙看到的大名府壓根就不是歷史上的大名府,而是新建立起來的。

真正的大名府已經躺在了黃河河床四米以下的位置了。

綜上所述,大名府變成一個縣城也就難免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關於大名的遭遇,靜夜史只想說淪為縣城已經相當不錯,至少還是座城。而距離大名不遠的“鄴城”,南北朝時期名副其實的“東都”,自隋文帝的一把大火後,就一擼到底,永世不得翻身,至今沉寂在田間地頭,連村子都算不上。

而包括大名府在內的諸多名城之所以淪落至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河北省作為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名城名地簡直不要太多,尤其是冀中南地區,區縣分佈極其密集,而這些區縣隨隨便便一座縣城,就是千年古縣起步。大名作為河北省歷史上的州府,有名是理所當然的,而淪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名城薈萃絕不是大名淪落的根本原因,古往今來任何一座城市的興衰都和所在地區甚至全國的戰略密不可分。

大名府的有名,是因為北宋。

自936年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世的中原政權就失去了應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最基本屏障,包括後來的北宋。

宋太宗在兩次伐遼失敗後,徹底斷絕了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想法,轉而在燕雲十六州以南的河北平原上構築防線。具體表現為在太行山前大植柳林,遲滯遼國騎兵鋒芒,東部則大量開鑿運河,甚至人為改道黃河。

而除此之外,北宋在河北平原上還營建了河間、滄州、真定、邢州、大名等州府,作為軍事重鎮。而大名相比於其他州府,地理位置更靠近開封,是北宋在北部的最後一道防線。鑑於此,1042年,在遼朝意圖南侵的危急時刻,北宋宰相呂夷簡提議在大名修建陪都,作為開封北部的屏障,大名由此成為北宋第五個都城,號北京大名府,後置大名府路,領北京、澶、懷、衛、德、濱、隸等州軍,顯赫一時。

但這一榮耀在1127年北宋滅亡後戛然而止了。由於南宋退居秦嶺淮河以南,大名府成為金國國土,設大名府路。由於此時的大名地處金朝腹地,失去了軍事防禦功能,因此地位逐漸下降。

遠超建立後,推行行省制度,凸顯“犬牙交錯”,大名軍事價值更加不值一提。不過大名作為中書省的一部分,開始了隸屬河北省的歷史。

但由於大名府靠近黃河,這使得大名不可避免要受到黃河的威脅,大名府城也在1401年被黃河淹沒,大名府整體被徹底掩埋,今天的大名府是明朝在洪水後重新修建的。

大名府的迴光返照,是1644年清朝入關後。1658年,清朝將大名設為直隸省會,但很快就在1660年遷到真定,再後來遷到保定,至此大名府的輝煌再降一級。

大名的沉寂,除了因軍事戰略價值的失去,更重要的是因為黃河的存在,使大名在被黃河沖刷了一次後,連基本的身家也失去了,這些身家就是大名府下轄的州縣。

明朝建立,尤其是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河北省作為直隸省成為著名的京畿之地,而大名府作為直隸最南端的府,經過明清兩朝的演變,逐漸形成東西距120裡,南北距360裡的局面。下轄一州十縣,包括開州、大名縣、元城縣、南樂縣、清豐縣、東明縣、長垣縣、內黃縣、滑縣、魏縣、浚縣。大名府向南延伸越過黃河,使河北成為黃河沿岸省。

但這一局面在1949年建國後發生了改變,為了治理黃河及剿匪,在河北、河南和山東省之間設置了平原省,平原省由河北省南部,主要是大名道南部地區、河南省北部和山東省的西北部組成,下轄了6區56個縣,管轄面積5萬多平方公里,歷史上的大名府被徹底拆分。

而在1952年平原省撤銷時,原來被划走的大名府地區卻並未“迴歸”,作為和河南省的土地“置換”,河北省獲得了原屬河南省彰德府的涉縣、武安市及臨漳縣,而原屬大名府的南樂縣、清豐縣、東明縣等地被劃入河南省濮陽地區。

這次行政區劃調整,徹底奪走了大名府作為地區市的所有條件,剩餘的大名縣最終成為邯鄲地區的一個縣直到今天。

所以,大名府的沒落,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選擇。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