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閒情偶寄》:“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養生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生的第一等大事,但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才算吃得好、吃得美,才益於養生,李漁在他的《閒情偶寄.頤養部》的”調飲啜第三“中,詳細論述了對這些問題的獨到見解。

食物作為一種物質性存在,屬於物質文化範疇。吃飯固然是為了攝取營養、獲得熱量,但在李漁看來,吃飯的內涵同僅僅攝取營養、獲得熱量有著本質的不同,那是因為他把吃飯當成是怡情養性的生活藝術。他不僅有與眾不同的吃的實踐,也有獨特新穎的吃的理論。在人的吃飯習慣中,首先存在一個與生俱來的性之好惡問題,對於同一種食物,有人喜歡有人厭惡。那麼,從養生的角度看,人應該吃什麼?李漁認為,應該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養生。

李漁《閒情偶寄》:“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養生


“《食物本草》一書,養生家必需之物。然翻閱一過,即當置之。若留匕箸之旁,日備考核,宜食之物則食之,否則相戒勿用,吾恐所好非所食,所食非所好,曾皙睹羊棗而不得咽,曹劌鄙肉食而偏與之謀,則飲食之事亦太苦矣。嘗有性不宜食而口偏嗜之,因惑《本草》之言,遂以疑慮致疾者。弓蛇之為祟,豈僅在形似之間哉!食色,性也,欲借飲食養生,則以不離乎性者近是。”

《食物本草》是明代的名醫盧和所寫的養生秘籍。李漁認為,雖然它是養生家必備的東西,但是,人們翻閱一遍就該把它放到一邊去,對它有所瞭解即可,不必把它當作吃飯的指南。如果把它放在飯桌上作為吃飯指南,每天進行查對,適宜吃的東西才吃,不適宜吃就告誡自己不要吃,這樣,我就怕人們所喜好的不是自己口中所吃的,口中所吃的不是自己所喜好的。就像曾皙看到羊棗而不能吃,曹劌鄙棄肉食卻偏偏讓他吃,那麼,飲食這件事就太苦了。曾晳是孔子的學生,他嗜好吃那種果實小而圓、色澤紫而黑的羊棗,他的這一愛好給兒子曾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在曾晳過世之後,曾參因懷念父親,對父親生前愛吃的羊棗再也不忍心吃一口。曹劌是春秋時的魯國大夫,軍事家,他與魯莊公在謀劃戰爭時,魯莊公認為自己憑藉著對百姓大臣施小恩小惠、取信於鬼神,就可與齊國爭戰;在戰場上,一開戰魯莊公就要擊鼓;戰後,不觀察敵人的情況就冒然追擊。曹劌因此鄙棄像魯莊公這樣吃肉的人,即身居高位的有權人,目光短淺見識鄙陋,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李漁化用這個典故,意為“曹劌鄙棄肉食”。“曾皙睹羊棗而不得咽,曹劌鄙肉食而偏與之謀”都是指所好而不得食、所食而非所好的痛苦,這樣,吃飯就不能成為一種享樂,而是一種苦差事。有人沒有按《食物本草》的指導吃飯,身體不適宜吃某種東西,心裡卻偏偏喜歡,又擔心像《本草》所說,會帶來疾病。結果卻因為過分疑慮而生病。就像“杯弓蛇影”的故事一樣,對於“吃什麼”這件事疑神疑鬼,自相驚擾,把不真實的事情當真,形成恐懼心理,終於成為心病。“杯弓蛇影”就能給人帶來災禍,難道就是因為兩者外形相似嗎?李漁發揮了孟子“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思想,體現了他從不崇拜權威的性格。“食和色,是人的本性。”因此,想要借飲食養生,就不應該違揹人的本性。自然界中的動植飛潛,芸芸眾生,順生全生,自適自保,一概如此,本來如此,這就是“自然”的本意。

李漁《閒情偶寄》:“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養生


因此,李漁提出吃飯的第一個原則即“愛食者多食,怕食者少食”,此為順應自己的本性愛好,順生全生、自適自保的養生之道。“生平愛食之物,即可養身,不必再查《本草》。春秋之時,並無《本草》,孔子性嗜姜,即不撤姜食,性嗜醬,即不得其醬不食,皆隨性之所好,非由考據而然。孔子與姜、醬二物,每食不離,未聞以多致疾。可見性好之物,多食不為祟也。”李漁認為,一個人天生愛吃的東西,就可以滋養身體,不必再查《本草》是否合宜。春秋的時候,並沒有《本草》這本書,孔子生性喜歡吃薑,吃飯離不開有姜的食物;生性喜歡醬,沒有醬就不吃飯,活到了七十多歲的古稀高齡。孔子的吃飯都是根據性情的喜好,並不是經過考據才這麼做的。孔子對於姜、醬兩種東西,每次吃飯都離不開,從來沒有聽說因為吃得多而得病。可見,生性喜歡的東西,多吃並不會傷身。

李漁《閒情偶寄》:“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養生


孔子對於飲食有自己的要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不時,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不撤姜食,不多食。”要求“食精”“膾細”,即食材處理要精細,有利於消化;不合時令的不食,烹調不當的不吃;“不撤姜食,不多食”,南宋理學大師對此作了闡釋,說姜能“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姜味辛性溫,辛能發散,溫能驅寒,食用價值極高,但孔子雖甚喜食之,每餐必須有姜,但也不多吃。

李漁《閒情偶寄》:“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養生


李漁認為,食物雖然有喜歡不喜歡的分別,但食用時還有一個“調劑君臣之法,不可不知”。君臣比喻主次關係。"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此即調劑君臣之法。“肉與食較,則食為君而肉為臣。姜、醬與肉較,則又肉為君而姜、醬為臣矣。雖有好不好之分,然君臣之位不可亂也。他物類是”。就是說,一餐中肉雖然吃得多,但不能讓它超過主食,這就是調配主次的方法。肉跟主食相比,肉是次要的,主食就是主要的;姜、醬和肉相比,那麼肉又是主要的,姜、醬則是次要的了。雖然有喜愛不喜愛的分別,但是主次的位置不能倒置。其他食物大概也是這樣調劑搭配。

李漁《閒情偶寄》:“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養生


主張飲食有時、有節、有度,這是符合養生之道的。

“ 凡食一物而凝滯胸腔、不能克化者,即是病根,急宜消導。世間只有瞑眩之藥,豈有瞑眩之食乎?喜食之物,必無是患,強半皆所惡也。故性惡之物,即當少食,不食更宜。”“怕食者少食”,和“愛食者多食”一樣,也是為順應自己的本性愛好。吃那些“怕食者”即生性厭惡的東西,很難起到滋養身體的作用。李漁認為,只要吃完一種東西堵在胸口難以消化的,就是病根,應該趕快疏導消化。世間只有讓人糊塗眩暈的藥,哪有讓人糊塗眩暈的食物呢?喜歡吃的東西,就一定不會出現這個情況,勉強下嚥這些本來厭惡的食物,才會糊塗眩暈。所以生性厭惡的東西,一定要少吃,不吃更好。

李漁《閒情偶寄》:“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養生


人生在世,食色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疾,又可養生。李漁認為,應該吃自己想吃的東西,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不必太在意書本上怎麼說。“愛食者多食,怕食者少食”即適意而為,這樣才能把吃飯變成一種口腹之享受,一種精神之享樂。對李漁而言,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享樂,養生的最終目的也是享樂。這與古人“唯樂可以養生”的思想一脈相承。

李漁《閒情偶寄》:“吃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養生


李漁給自己的詩文雜著集取名《一家言》,在這本書的自序中說:“凡餘所為詩文雜著,未經繩墨,不中體裁,上不取法於古,中不求肖於今,下不覬傳於後,不過自為一家,雲所欲雲而止。”表明書中所說乃自己的意見,個人的看法,並不求與眾人相同,也不尋諸方家贊成。同樣,李漁在《閒情偶寄.頤養部》中所宣揚的“李氏養生”法,也是他自己生活經驗的總結。從來善養生者,必不以身為戲。但由於歷史的侷限,李漁的一些觀點在今天看來有些是不科學的,有些是不全面的,但就總體來看,《閒情偶寄》中所表現出來的養生思想是《黃帝內經》思想的繼承與發揚,堪稱寶貴的文化財富。《黃帝內經》讚揚“上古之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李漁據此而提出飲食要“隨情適意”的養生理論,既是實用的養生之術,也是高明的養生之道,並且老少皆宜,貧富皆宜,四時皆宜,四方皆宜,值得今天的人們認真對待和研究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