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遠志是一味常用的大宗中藥材品種,也叫小草、神草砂、小雞腳等,有很多別名。遠志主要以根入藥,具有多種治療作用,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25——40釐米,根肥厚呈圓柱形,外皮為淺黃棕色。莖叢生,直立也有斜展;葉片互生,線形或窄線形;花期7——8月,總狀花序偏向一側,花小,淡藍色,萼片5枚,其中3枚呈花瓣狀,花瓣3片,中央一片較大,頂端有流蘇樣的附屬物;果期8——9月,蒴果扁平,圓狀倒心形,種子黑棕色,上面有白色絨毛。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遠志的生長習性

遠志喜歡涼爽的氣候,耐寒、耐旱,忌高溫,野生的經常生長在石質的山坡草地上,在我們東北分佈廣泛。遠志怕澇窪積水,潮溼或積水地塊對遠志生長不利,經常會引起葉片變黃、脫落。遠志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當然最適宜的還是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上生長。以向陽、噴灌方便、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近中性的沙質壤土最適合種植;其次是黏壤土和石灰質壤土,黏土、澇窪積水地塊不宜栽培。野生的遠志根可達地下80釐米,這使它可以在乾旱的時候還可以吸收地下深處的水分,所以遠志比較耐乾旱。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遠志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第2年春季返青,返青時間由於地區氣候的差異而不同。人工栽培的遠志,在正常情況下播種後7——10天出苗。遠志出苗後,兩片子葉貼近地面生長,一直到秋天受凍後才枯萎。幼苗生長1——1.5個月在子葉上方或者是第1——3片葉的葉腋長出側枝。遠志的幼苗生長緩慢,3個月的幼苗植株不超過10釐米高;遠志第3——4年生長較快,花莖可達30個以上;生長到第2年6月份開花,種子在7月中旬開始成熟,成熟後的種子特別容易脫落,所以要及時進行採收。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人工栽培的選地、整地

根據遠志的生長習性,我們在栽培遠志時,選擇向陽、地熱高燥、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地塊進行栽培。

地塊選好後,要進行耕翻、鎮壓、平整、打壠或做畦。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與土壤摻混均勻,耕翻深度25——30釐米,整平耙細,做成寬120釐米,高15——20釐米,長度為10——20米,以便於排灌。平畦和步道的高度相同,在畦的四周用土做成小土埂,以便於飲水向畦中灌溉。為了便於灌溉和保持土壤水分,一般多采用平畦栽培,也有的採用平地條播。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遠志的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1)遠志的種子特性

種子發芽率為50%——60%,而且發芽時間很不整齊,播種後溫度在15——18℃,並且有足夠溼度時,10——15天可以出苗。通過實踐表明,在一定的溼度下,溫度在15℃以下時,遠志的種子沒有萌發跡象,甚至會全部喪失生長能力;如果在同等條件下,溫度在22——25℃時,種子有70%左右萌發生長,30%左右喪失生長能力;如果是有光照的變箱內,遠志種子發芽率降低,有可能種子萌發時被光所抑制,所以在播種時一定要注意種子不能暴露在陽光下照射。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2)直播

遠志一般採用種子直播,種子發芽最適宜的溫度是25℃,所以播種時間不要過早,一般在5月下旬以後溫度升高以後開始播種。播種時在整好的平期上按行距20——30釐米,開2釐米左右的淺溝,進行條撥,把種子均勻的撒播在淺溝裡,或者是按照行距20釐米,株距15釐米開穴點播,每穴播種4——5粒種子,播種後覆蓋約1釐米厚的細土,稍微鎮壓並覆蓋稻草或松針葉,然後澆透水。如果不蓋草,最好在播種溝內覆蓋1.5釐米厚左右的細沙,更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一般播種後約15天左右開始出苗。每畝播種量為750——1000克,秋播在10月上旬封凍前進行,秋播的種子在第2年春季出苗。

種子出苗後要逐漸揭去覆蓋的稻草,如果覆蓋松針,可以省略這一步。因為剛出土的小苗非常細弱,如果一次性把稻草全部撤掉,小苗會被曬死,所以不要一次清除完,應該分2——3次清除,最後還要留一些草稀疏的覆蓋在地裡,以保溼遮陽。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3)育苗移栽

在旱地栽培遠志,應該使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在5月下旬,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條播育苗。按照行距15釐米開溝播種,播種後覆蓋1釐米左右厚的細土,保持苗床溼潤,苗床溫度在15——20℃,播種後10——15天出苗,苗高5釐米時,就可以進行移栽定植了,移栽應該選擇陰雨天或者是下午進行,按照行距15——20釐米,株距3——6釐米進行定植。

遠志的育苗方法:在苗床上按行距10釐米開1——2釐米淺溝,把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蓋1釐米左右的細土,然後澆水,覆蓋地膜,一般10天左右即可出苗。遠志的幼苗細弱,除了怕暴雨襲擊外,還怕溫度的忽高忽低。所以提早出苗一定要採用地面覆蓋,當幼苗高2——3釐米時,可把地面去掉,同時噴水,保持土壤溼潤。苗高4——5釐米時進行間苗,按照2——3釐米的株距留下壯苗,6月份以後如果有陰雨天氣,可以進行移栽,行距為25釐米,株距為6釐米即可。

2、根莖繁殖

選擇沒有病蟲害、色澤新鮮、粗0.3——0.5釐米的短根在5月上旬開始栽植。在整好的地塊按照行距15——20釐米開溝,溝深3——5釐,每隔10——12釐米放短根2節或3節,然後覆土澆水,保持土壤溼潤,這種繁殖方法在生產過程中很少應用。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田間管理

1、查缺補漏

遠志出苗後,對苗田進行檢查,發現缺苗要及時進行補苗。①補種:先在缺苗的地方接著原來的條播方向開淺溝,澆透水,水滲下以後再播種,蓋細土1.5——2釐米,,用雜草或地膜覆蓋,出苗後去除覆蓋物,②移栽補苗:在幼苗密集的地方取苗,帶根土移栽,隨取苗隨栽植,可以在陰雨天或下午進行,移栽後澆足水,用雜草或樹枝等遮陰可以提高成活率。

2、中耕除草

雜草對遠志的危害很大,不僅與遠志幼苗爭奪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而且還會影響遠志所需要的陽光和空氣,同時又是病菌和害蟲的藏身之處,所以要及時進行雜草清除。

除草的時間與次數,應該根據田間雜草生長的多少、多雨或少雨,土壤乾溼度與植株高矮的具體情況而定,除草一般都與中耕、間苗、培土等結合進行,以節約勞動力,要以除淨、及時、不傷害植株為原則。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遠志的植株矮小,所以在生長期要經常注意鬆土除草,以免雜草掩蓋植株。小苗長到6——7釐米時進行第1次鬆土除草,鬆土要淺,不要過深,以免傷根,用耙子淺淺的摟松地面即可,除草儘量把雜草除掉,特別是第1年,一定要做到“勤”,由幼苗細弱生長緩慢,所以苗期管理至關重要。幼苗出土後保持畦內表土幹松下層溼潤,有利於根向下生長,但在苗期又不能把草完全去掉,要留一些在地裡,因為遠志的幼苗生長緩慢,又細又弱,抗性很差,最怕暴雨衝擊,使幼苗發生倒伏被泥土埋沒造成死亡,留少量的草在地裡,對暴雨的衝擊會起到緩衝作用,特別是減少雨滴衝擊而飛濺起來的泥漿粘附在小苗上,減少小苗的負重,避免被泥土埋沒;另外,如遇天旱無雨,可以起到遮蓋保墒的作用,還可以防止雜草滋生而引起草荒。天旱時要及時澆水,並勤中耕除草,不要等雜草長高了大了再來除草,那樣會比較困難,還容易把幼苗一起除去,要注意扶起被暴雨埋沒的幼苗。

另外,在播種前先灌水澆地,使雜草長出後除去,再進行播種,這樣可以減少雜草危害;採用高溫堆肥法,殺死混入肥料的雜草種子,可以減輕雜草蔓延;為了節省勞動力,可以試用除草劑除草,但要注意避免除草劑對遠志的影響,使用前要小面積進行反覆試驗。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3、 間苗定苗

間苗次數可根據種植情況而定,遠志種子細小,間苗次數可多次進行,如果只進行一次間苗,就按行株距定苗,因為幼苗常常遭受病蟲侵害,造成缺苗,當遠志苗高3——6釐米時,按株距5——7釐米進行定苗,苗間去小苗、弱苗和過密的苗留壯苗,如果有缺苗現象,可以用間下來的好苗進行補苗,並澆水保苗。

4、及時排灌,合理控制水分

遠志雖然喜歡乾旱,但在種子萌發期、出苗期和幼苗期抗旱能力差,一定要注意適量澆水,否則幼苗會因為缺水而被旱死;定苗後不宜澆水過多,以利於根系往深處生長,提高抗寒能力,成株以後抗旱能力增強,不月多澆水,除非久旱無雨,需澆水外一般不用澆水,雨季還需要注意清溝排水,防止田間積水,以免因澇而發生爛根死亡。一般可結合施肥澆水,澆水後及時中耕可使土壤疏鬆透氣,並保持有適當水分。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5、合理施肥

遠志葉細小,株型不大,根細長需肥量不算大,但要獲得優質高產,也需要注意科學施肥。

(1)基肥

基肥應該在整地時施入,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公斤和過磷酸鈣30公斤。

(2)根部追肥

第1年從間苗定苗後開始,每畝施腐熟的稀糞水500公斤或尿素3公斤,6月份再施磷銨顆粒肥25公斤。以後每年春季返青前施1次腐熟農家肥,每畝800公斤,返青後施入腐熟稀糞水水800公斤,或尿素5——6公斤,6月份再施1次腐熟餅肥40公斤;或在春季發芽之前,每畝追施腐熟雞糞或牛羊糞1000公斤、草木灰500公斤、磷酸二氫銨30公斤。每次施肥都要開溝,施肥後蓋土澆水,這樣的施肥管理可以使肥料得到合理利用,能夠促進幼苗迅速生長,植株健壯,提高根部產量,促使根粗肉厚,質量好,產量高。

(3)葉面噴施

遠志除了進行根部追肥以外,還可以對其進行葉面噴施鉀肥。定植以後,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或者是七月的上旬,是遠志生育旺盛時期,這時每畝噴1%硫酸鉀溶液50——60公斤,或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80——100公斤。每隔10——12天噴一次,連噴2——3次。一般在下午4點以後進行噴施效果最佳,噴施鉀肥能增強遠志植株的抗病能力,並能促進根部的生長膨大,有顯著的增產效果。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6、覆蓋雜草

遠志播種後,由於種子發芽慢,時間長,或因種子細小,覆土較薄,土面容易乾燥而影響出苗,在這種情況下,常常需要用雜草覆蓋,遠志生長1年的苗,在鬆土除草後或生長2——3年的苗在追肥後,行間每畝覆蓋麥糠、松針之類的雜草800——1000公斤,連續覆蓋2——3年,中間不需要翻動。覆蓋雜草能增強土壤中的有機質,具有改良土壤,保持水分,減少雜草的綜合效應,為遠志生長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7、間作和遮陰

遠志屬耐蔭植物,可以和其他植物進行間作,如果在裸露田裡種植遠志,當年的幼苗需適當遮陰,尤其是7——8月份,應稍加遮陰才能發育良好,否則強光直射幼苗生長會受到抑制。可以與玉米、大豆或者其它高杆中藥材進行間作。

8、培土壅根

培土,就是把土壤培在植株的根部。培土常與中耕除草結合進行,培土可以提高土壤溫度和防旱,培土加厚了土壤的疏鬆層,擴大了地表土壤吸收陽光的面積,可提高土壤溫度,對遠志具有保護作用。冬季,遠志地上部分枯萎後,把行間土或腐熟農家肥埋在遠志上面,以防凍害。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採收

1、種子採收

遠志採種比較困難,因為遠志的花屬於無限花序,從下而上,一邊開花一邊結果,果實成熟不一致,而且成熟的果實很容易開裂,種子灑落到地面螞蟻又喜歡搬運,所以應該在7——8月份果實成熟時採收種子,放在太陽下曬至半乾,用手搓後倒入適當的篩子,過篩曬乾後,去除雜質。種子成熟以後每7——10天採收一次,也可以在畦內行間鋪塑料薄膜,讓種子成熟後自然掉落,再進行集中收取;如果勞動力不足,也可以在7月中下旬,種子大部分成熟時一次採收,這種方法雖然省工,但種子成熟度不一致,質量較差。遠志種子放置1年發芽率和新種子種子相似,放置2年發芽率顯著下降。

有志向種遠志,雖是小草作用大,幼苗管理是關鍵

2、根系採收

遠志播種後2到——年可以採收,以生長3年的產量高,質量好。採收期可以在秋季地上植株枯萎後,去掉地上部分,把鮮根挖出,併除去泥土和雜質,趁水分沒幹時,把粗的根條趁溼先用木棒敲打,使其鬆軟,然後曬到皮部稍微皺縮,用手抽去木心,再曬乾即可。或者是把皮部剖開去除木心。抽去木心大的稱為遠志筒,小的稱為遠志肉(包括敲破的碎根皮),最小的不用去木心直接曬乾,稱為遠志棍,三者均可入藥,但價格不同,以筒大者為優,價高。每畝可以產遠志筒45公斤,遠志肉50——100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