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上層婦女形象分析

前言: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是一部體現當時法國資本主義的“百科全書”鉅作,由 90 多部獨立而有緊密聯繫的小說組成的。在《人間喜劇》中,巴爾扎克捏造了不同的上層婦女形象,本文對賢良型、棄婦型和反抗型的上層婦女形象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作品。

巴爾扎克被譽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是法國19 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巨匠。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描述的不同層次婦女形象,深刻體現當時法國社會上層婦女的生活現狀,對腐朽的社會制度進行了猛烈抨擊。展現了法國社會的整個面貌,其社會歷史內容可以歸納為——貴族衰亡,資產者發跡,金錢罪惡,被稱為三大主題。

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上層婦女形象分析

一、賢良型上層婦女形象

賢良型;善良,順服,美德善解人意,可以為他人犧牲自己的女性,男生的擇偶標準就是這種類型。而在巴爾扎克筆下的賢良型女性

,他們的婚姻都是不幸福的,坎坷的。正因如此,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此類女性較具代表性的一類人物。在男權制下的婦女並沒有任何地位,特們連自己的主權都沒有。他們與社會的聯繫還建立在丈夫身上。巴爾扎克通過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在《人間喜劇》中塑創建了一些賢良型的婦女形象。其中在《幽谷百合》中的女主人公就體現了賢良型這類婦女形象,她善解人意,溫柔大方,在 18 歲時嫁給了伯爵,成為伯爵夫人。由於伯爵早年在外流浪患上了精神疾病,這種疾病致使他其性格暴躁,反覆無常。不僅如此,也對自己的子女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其子女出生體質弱,出生即都有夭折的可能。這樣的家庭條件下,莫爾索夫人承受丈夫和子女帶來的雙重痛苦,

生活的重擔全壓在她自己身上,壓的她透不過來氣。但是貴族青年費利克斯的出現,莫爾索夫人陷入了情網,在不該發生的戀愛關係上,享受著心靈的安慰。也正因為費利克斯的出現,使得原本對生活失去希望的莫爾索夫人,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渴望。但是,作

為一名賢良類型類的女性形象,她忍受著內心的失落和痛,維護家庭的體面和榮譽。

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上層婦女形象分析

二、棄婦型上層婦女形象

“棄婦”本意是指被丈夫以某種原因拋棄婦女,多數棄婦的環境,處境都比較淒涼和悲苦。在巴爾扎克所處的封建貴族逐漸沒落、資產階

級成為政治主導的時期時代,貴族上層婦女原本引以為傲的出

身環境,卻無法讓他們與資產階級婦女的鉅額陪嫁相提並論,由

此貴族婦女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有些貴婦甚至淪為了棄婦。在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中,鮑賽昂子爵夫人是巴爾扎克筆下具代表性的棄婦形象之一,她擁有高貴的出身,是巴黎社交界頂級的人物。在當時的社會巴黎,只要能夠在出現在鮑賽昂子爵夫人金碧輝煌的客廳中,就等於獲得了能夠證明自己家世高貴的憑證。夫人在貴族社會中居高自傲,但在充滿金錢味道的資產階級中,高貴的出身,富貴的家庭這些身份變的毫無意義,從而淪陷為金錢的奴隸。在金錢如此現實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她意識到了金錢的重要性,但她由於自己的傲慢,不肯順從於時代的潮流。在金錢面前,愛情顯得那麼脆弱,那麼不堪一擊。與侯爵的阿瞿達相愛 3 年最後在現實面前,為她的愛情畫上了句號。正是因為阿瞿達的背叛,讓鮑賽昂夫人在資產階級社會主義中第一次淪為“棄婦”,在經受第一次打擊下,鮑賽昂夫人從巴黎來到諾曼底。同時擁有貴族身份的卡斯頓男爵,也因對鮑賽昂夫人的傾慕來到了諾曼底,隨後兩人在一起生活了 9 年。當夫人覺得會與他共度餘生時,羅地埃小姐的出現,打破了鮑賽昂夫人對美好的憧憬。而最終卡斯頓男爵也沒有經受住金錢的誘惑,最終放棄了深愛鮑賽昂夫人,娶他並不喜歡的羅地埃小姐。當時的社會表明鮑賽昂夫人的美麗、高雅並沒能戰勝金錢,從而導致了再一次淪為“棄婦”從《高老頭》中被迫離開巴黎到諾曼底,到《棄婦》中再次被拋棄,都體現了在金錢至上的資產階級社會中貴族的沒落。通過鮑賽昂夫人悲劇的一生可以看出,導致她一次又一次成為棄婦的根源就是金錢,愛情在金錢面前那麼不堪一擊。而她高貴的身份和忠貞的愛情終究敵不過金錢的力量和誘惑。金錢猶如無孔不入的黃色魔鬼滲入到全社會的各個角落,收買了當權者的人心,使大人物淪為衣冠禽獸。金錢毒染了整個上層建築的神聖殿堂。巴爾扎特的階級同情,是在註定要滅亡的貴族一邊的。他的同情擋不住現實主義的目光。如泣如訴的描繪了他心愛的貴族階級必然沒落的結局。

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上層婦女形象分析

三、反抗型上層婦女形象

有壓抑就會有反抗,這是一個很現實的社會現象。在婦女毫無地位的男權制社會中,她們追求自由和堅貞的愛情,就是對男權壓抑的無聲反抗和鬥爭,這些女性成為了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一類特殊的婦女形象。反抗型婦女的出現,多數都是因為受到男權的壓制,在她們無聲的反抗中,除了自己的丈夫之外,還有其他男人和整個社會。反抗型婦女他們將自己的美色作為手段,去勾引那些自以為是但卻又愚不可昧的男人,當男人墜入情網並被玩弄鼓掌一番之後,再將他們拋棄,而婦女則從中欣賞男人的自以為是行為和被拋棄後傷心欲絕的痛苦中得到反抗的滿足。而巴爾扎克筆下的反抗型婦女生活都不順利,她們中絕大多數都是以悲慘的結局收尾。《貝阿特麗克絲》中的女主人公貝阿特麗克絲,是一個集美麗和智慧於一身的女子,她的丈夫羅什菲德侯爵經常在外風流,則把美麗的貝阿特麗克絲一人留在家中,但是女人公由於受不了丈夫的冷落,她便通過與男人鬼混的方式來報復自己的丈夫進行無聲的反抗,試圖來抵制命運的不公,女主人公先是搶走了自己好友圖希小姐的情人,然後又與圖希小姐來爭奪青年卡利斯特,當卡利斯特陷入貝阿特麗克絲為他編織好的誘惑之後,貝阿特麗克絲將他拋棄,卡利斯特因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險些因此送命。

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上層婦女形象分析

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中出神地刻畫了眾多上層婦女形象,其中最為典型的是賢良型、棄婦型和反抗型的三類女性形象,不同的女性傳達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巴爾扎克通過對上層婦女形象的描寫,抨擊了當時腐朽的社會制度,將上層婦女寂寞的靈魂和不肯被命運屈服歸咎於社會環境的腐敗,破敗不堪,同時也揭示了貴族衰亡(老一代被金錢打倒,新一代被金錢腐蝕,婦女被金錢轟走)、資產者發跡(具有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特點的老一代資產者形象,具有過渡時期特點的資產者形象,具有壟斷時期金融寡頭特徵的新一代資產者形象)、金錢罪惡(毀滅愛情,毀滅人性,毀滅社會)的三大主題,深刻地展現了當時法國社會的全貌。金錢成為國家政治權利的槓桿,無所不能的真正的主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