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社區沒有圍牆咋防控?東高地開啟大型生活區共享模式

伸出胳膊測了溫,登記完信息,車頭上貼了藍色通行證,外賣小哥趙森順利通過豐臺區東高地街道萬源路生活區“卡口”直奔訂餐居民家。“有了這張藍色通行證,今天我可以多次進出生活區,只要測量體溫就成,特別方便,送餐效率大增。”趙森的這張通行證上有他個人和車輛的信息。作為一個有著2.6萬人口的大型生活區,東高地街道萬源路生活區啟動共享模式,把一個複雜的開放生活區管出了秩序和便利。

5個社區沒有圍牆咋防控?東高地開啟大型生活區共享模式

萬源路生活區由萬源東里、萬源西里、萬源南里、梅源、東營房五個社區組成,別看總面積才1平方公里多點兒,可常住居民就有2.6萬人,五個社區彼此相連,社區之間沒有圍牆,道路交錯縱橫,四通八達。疫情之下,往日的便利成了潛在的安全隱患。隨著返京人員的增加和企業復工復產,人流車流量越來越大。如果對這裡的5個社區實行單獨封閉,社區之間有數以百計的出入口,不僅管不過來,社區有限的人員能力實在難以承受。

5個社區沒有圍牆咋防控?東高地開啟大型生活區共享模式

如何投入有限的人力管出最好的效果?經過認真調研論證,街道決定對大生活區內的五個社區實行“共享”管理。把大生活區通向外部的9個出入口封堵6個,保留3個對外出入口,生活區內部道路保持暢通。

“通過‘化零為整’只保留3個出入口,社區得到全面封閉,街道的人員和物資力量也能跟得上。” 街道辦事處社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蔣豔說,5個社區“共享”出入口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街道把5個社區的執勤人員也“共享”了起來,統一編組配崗,根據上下班人流量及夜間值守情況靈活調增或調減值班人員數量。“以前人總是不夠用,有的門有時只能安排一兩個人整天看著,那個累呀!咱心裡還老懸著,擱誰也看不過來嘛。現在好多了,輪班,一組至少倆保安倆工作人員,能顧得過來還沒有死角。”東營房社區書記馮春虹說。

5個社區沒有圍牆咋防控?東高地開啟大型生活區共享模式

每一個外地回來的人員進入社區都要在門崗處完成掃碼登記信息,個人信息同步“共享”到所在的社區,社區接到信息即根據居家位置分派到包片責任人,一般不超過10分鐘就能完成包片責任人與居民的對接,併為其提供後續的居家觀察以及生活保障等服務。

同樣感到方便的還有老年居民和外賣小哥。街道老年人多,很多老人有訂餐需要,讓老人走到門崗取餐?太難!因為檢查嚴格保障有底氣,疫情期間萬源生活區並沒有切斷所有外賣,持有健康證的外賣人員,測溫和登記個人信息後可以領取《外賣出入臨時證明》,憑證當天可以不限次數進入小區為居民進行無接觸派送。臨時證明三個出入口通用,藍粉兩色隔天循環使用,避免了外賣人員重複登記。

5個社區沒有圍牆咋防控?東高地開啟大型生活區共享模式

蔣豔介紹說,通過“共享”模式,東高地織密了社區“防護網”,實現了對開放的大型生活區的有效管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在這片土地上凝聚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徐暢 攝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