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國民品牌,今淪為外資“棄子”,這家企業能否“善終”?

“真材實料做自己”,伴著諸多80、90後長大的電視廣告,讓銀鷺成為食品飲料行業的黑馬,創作歌王林俊杰甚至為銀鷺花生牛奶量身打造主題曲《真材實料的我》。有數據顯示,在巔峰時期,銀鷺旗下的銷售者達到10億。

然而,最近關於銀鷺的熱門消息卻是被收購方雀巢轉讓的新聞。近日,有外媒報道,知情人士稱,雀巢已經聘請摩根大通協助其處理對中國子公司銀鷺食品的出售,對該品牌的估值在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71億元)左右。

據知情人士透露,雀巢正在接觸潛在的買家,包括中國本土食品飲料公司,如達利食品、娃哈哈、統一企業等。不過,對此,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直接予以否認。

01 銀鷺做錯了什麼?

時隔10年,銀鷺第二次被賣。上次是資金短缺?這次是什麼原因呢?

或許可以從此前雀巢發佈的2019年財報中發現端倪。財報顯示,2019財年雀巢全球銷售額為925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1.23%;而2019年大中華區銷售收入為69.13億瑞士法郎,同比下跌1.2%。分產品來看,表現最差的是銀鷺品牌的花生牛奶、八寶粥,銷售仍處於下滑中。早在三季報時這樣的情況便存在。

雀巢首席執行官馬克·施奈德曾公開表示,銀鷺旗下約三分之二的產品為本土品牌,如花生奶和八寶粥,它們的銷售“令人失望”,情況比較好的是雀巢即飲咖啡系列。

回首往日,銀鷺憑藉花生牛奶和八寶粥,加之精準營銷和明星代言,也躋身中國民企500強,它的商標甚至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然而時隔多年,銀鷺在市場上的聲響卻越來越少,銷售額也表現不佳,這到底是為何?

曾是國民品牌,今淪為外資“棄子”,這家企業能否“善終”?

首先,產品過於單一,創新力不足。上個世紀90年代,人們的對於食品的消費主要以好吃為主,但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漸漸關注健康、少糖等。以八寶粥為例,銀鷺應該推出無糖粥,或者是放一個糖包,讓消費者根據選擇自行添加。在品類方面,生活中也很多人喜歡喝鹹粥,但銀鷺並無此類產品。筆者從淘寶搜索“皮蛋瘦肉粥”,發現海福盛有一產品賣的很不錯,有近1.9萬人付款。

其次,銀鷺的營銷沒有跟上時代。對於快消品來說,渠道和營銷是很重要的。銀鷺之所以能夠在80後、90後的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就是因為其選擇了合適的代言人,而這為其迎來高關注量。如今,在小編沒有研究這家公司之前,甚至不知道誰是代言人,可見銀鷺的宣傳策略做的並不好。

最後,銀鷺新推出的很多產品不能緊跟潮流,滿足消費者需求。比如其2016年底推出的冰糖百合銀耳八寶粥和黑糖桂圓八寶粥,兩者在其官網的銷量均不高。為扭轉局面,2019年銀鷺曾推出首款植物飲料——十趣草堂,意在補強飲料版圖。不過,這款飲料在其官網並無銷售。此外,消費者對此印象也不夠深刻。


曾是國民品牌,今淪為外資“棄子”,這家企業能否“善終”?

02 “同床異夢”

銀鷺想要國際化,雀巢卻只想本土化。

時間回到2011年,彼時由於歐美市場經濟衰退,新興國家市場成為跨國公司增長的最大來源地,顯然中國市場佔據重要地位。為提升發展速度,跨國食品飲料公司雀巢決定延續之前的方式,收購市場增長潛力巨大的本土品牌。

當時銀鷺食品依靠八寶粥和花生牛奶兩大明星產品,銷售額突破50億元,成為食品飲料界的黑馬。但由於產品推廣和銷售業績在短期內陷入停滯,面臨資金鍊短缺。於是二者一拍即合,雀巢收購銀鷺60%的股權,成為後者的控股股東。

曾是國民品牌,今淪為外資“棄子”,這家企業能否“善終”?

對於收購,銀鷺創始人之一的陳清淵認為,“銀鷺以中國市場為主,合作後可以藉助雀巢,實現銀鷺品牌的國際化和銀鷺產品的國際化市場拓展。”而當時的雀巢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狄可為則認為,“銀鷺對中國消費者的口味以及中國市場非常瞭解,在中國的廣大農村地區有很廣泛的分銷體系,這是雀巢缺乏的。”即兩者對於銀鷺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不一致的。

期待不同,自然做法不同。對於佔據控股地位的雀巢來說,其希望藉助銀鷺的渠道銷售其產品,用銀鷺的生產線為其加工即飲咖啡。據瞭解,早在收購前,銀鷺就一直幫雀巢進行代加工。而收購之後雀巢更是將即溶咖啡飲料放到合資公司中,銀鷺旗下設置銀鷺事業部和雀巢事業部。

藉助雀巢資金優勢,銀鷺經歷了迅速發展,2年業績翻倍,2013年銷售額達到巔峰。不過這一日子並無長久。數據顯示,2013年–2015年,銀鷺整體業績出現下滑,營收從111億下滑到96.47億。

不過,雀巢對於銀鷺的前景依舊看好,其認為,“在中國的飲料市場銀鷺擁有優秀的分銷平臺,而這僅有少數玩家擁有。另外,銀鷺選擇了正確的品類,植物蛋白飲料在中國以及其他市場成長迅速,銀鷺主要是缺乏創新。”

為了創新產品,雀巢給銀鷺換了新的管理層,從2016年11月起官網新聞中的銀鷺食品集團總裁已經變成崔伍迪,而之前這一職位由銀鷺創始人之一的陳清水擔任。據悉,崔伍迪2015年創造了雀巢臺灣公司近15年來的最好成績。從這點來看,雀巢還是寄希望於銀鷺在國內的業績。

此後雀巢在2017年、2018年分別收購了剩下的40%的股份,銀鷺成為雀巢的全資子公司。不過,雖然換了管理層,但銀鷺的創新產品依然沒有引起中國消費者的喜愛。雖然,銀鷺的業績有所變好,不過業內觀點認為,銀鷺為雀巢代工的即飲咖啡才是拯救業績的功臣。

曾是國民品牌,今淪為外資“棄子”,這家企業能否“善終”?

經過2年的掙扎,銀鷺本身依舊沒有好轉;此外,雀巢近些年的業績也面臨頹勢,也在不斷調整業務。據瞭解,自施耐德2017年上任以後,雀巢已經進行了近24次資產剝離。施耐德曾在過去的電話會議中一再表示,雀巢將出售業績出現偏差的非戰略性業務。銀鷺無疑是撞在了槍口上。

實際上,雀巢向來秉承的是“打不過就收購,下行期就出售”的策略,在需要佔領中國食品飲料市場時收購本土企業,一旦業績不好立馬甩掉。

03 未來何去何從?

對於銀鷺來說,被出售已成定局。未來如何發展才是最值得關注的。

實際上,在被外資收購後重回國資的企業有很多。不過,這些企業的結局卻大不同。

以北冰洋為例,其在被百事雪藏多年後,2011年重新問世,之後對就配方里面的添加劑全部換成天然成分,產品包裝和品牌內涵也實現了脫胎換骨的“再創造”,加上使用懷舊的情感營銷,配合這兩年國潮影響,其從被出售前的“京城汽水”已經升級為“國民汽水”,實現振興之路。

但並不是所有的民族品牌在被國資回購後都擁有這份幸運。以被此前曾被達能收購的樂百氏為例,其迴歸之後,開始開發更高端的瓶裝水,但目前為止並未有大的變化,市場份額微乎其微。彼時,樂百氏曾憑藉“27層淨化”,將中國瓶裝水推向了一個小高潮,其也佔據市場30%的市場份額,與現在形成很大對比。

在成功和失敗之間,還有一種狀態就是迷茫。以2018年被國資回購的金絲猴為例,目前為止,沒有在公開資料中看到金絲猴奶糖在經營上的任何進展,似乎是陷入了巨大的迷茫。

企業的運營是極其複雜的,幸運的模式從來都不可以複製。那麼銀鷺未來會面臨怎樣的境遇呢?

以產品來說,銀鷺目前售賣的核心兩大產品的市場均受到擠壓。在整個花生牛奶市場的容量比較穩定、市場增量有限的情況下,隨著伊利、蒙牛等乳業龍頭的進入,市場也被瓜分,銀鷺花生牛奶份額被稀釋;拿八寶粥來說,現在外賣很方便,很多人也更追求新鮮,因此其整個市場也處於下滑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份雀巢還為銀鷺專門更換了新CEO孫亦農,後者曾就職於可口可樂公司。雀巢方面表示,孫亦農是飲料行業的專家。

不過,新零售專家鮑躍忠分析稱,“就目前而言,銀鷺最需要的並非是飲料行業的專家,而是在當下的營銷環境中,更懂市場營銷的專家。現在的關鍵是要根據當前的一些消費需求、消費變化、消費環境去創新。”從這點來看,銀鷺要想重回往日輝煌,依舊任重道遠。


圖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