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崇禎十七年(1644年)農曆三月十八日的北京城,悽風慘雨。無名氏《燕都日記》記載:“先是,連旬天氣陰慘,日色無光。是日,大風、驟雨、冰雹、雷電交至。”當時身在北京的趙士錦回憶當日情景說:“陰雨蔽天,飛雪滿城,慘殺之氣,透人心脾。”在愁慘的天氣中,歷史送別了一個曾經延續了二百七十六年的王朝,也送別了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

在逼迫自己的嬪妃自縊並且砍傷女兒之後,崇禎帝帶著宦官王承恩來到煤山(今景山)。十九日凌晨子時,三十五歲的崇禎帝自縊於景山的一棵槐樹之上。崇禎帝的自殺殉國,為明朝滅亡畫上了一個句號。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崇禎帝朱由檢像

剷除閹黨,初年政局

崇禎帝的壯烈殉國,讓人們普遍抱有同情。用一位歷史學家的話來說,這樣一位悲劇性人物的一生,是“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進軍山西時發佈的討伐檄文中,也只是這麼寫著:“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農民起義軍的檄文將攻擊的矛頭指向朝廷的大臣們,而認為崇禎帝並不是很昏庸,只是受到臣下的矇蔽而已。將“君非甚暗”的四字評語送給崇禎帝,還算公道。從他的勤政、節儉看,他是一位好皇帝。然而,勤於政事,為什麼最終仍逃不過國破身亡的命運?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崇禎像

明朝滅亡的種子,應該說在萬曆年間就已經埋下了。萬曆皇帝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後期的二十多年基本上不上朝,怠於政事,縱情聲色,醉生夢死,又迷戀金銀財寶,派太監四處搜刮民財。朝中則東林黨與昆黨、浙黨的鬥爭愈演愈烈。

清朝人修《明史》,說:“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萬曆像

之後,再經歷天啟年間的魏忠賢亂政,明朝滅亡的趨勢更是不可挽回了。作為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也不可能挽回這種王朝衰敗的趨勢。

孟森先生說:“思宗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也,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

朱由檢接手的是一個因權閹擅政而破敗不堪的局面。天啟年間,皇帝不理朝政,宦官魏忠賢大權獨攬。為了防止魏忠賢的加害,朱由檢在入宮之初,甚至都不敢吃宮中的食物。不過,他很快地進入了皇帝的角色,不動聲色地謀劃剷除權傾朝野的魏忠賢。兩個月後,海鹽縣貢生錢嘉徵上疏攻擊魏忠賢有十大罪狀,朱由檢立即開始行動,召見了魏忠賢,命太監當眾宣讀魏忠賢的罪狀,並將魏忠賢貶往中都鳳陽祖陵司香,最終魏忠賢在旅舍裡投繯自盡。這一過程,正如後來御史吳玉在給崇禎帝解釋自己奏疏中“時局”兩字的含義時說:“當初是魏忠賢的局面,而今是皇上的局面!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魏忠賢像

清除魏忠賢,證明朱由檢有足夠的政治智慧。但是,事實證明,他即將面臨的時局遠比單純地除掉一個宦官魏忠賢更復雜。作為一國之君,除了警惕和勤政以外,更應該有識人之明,以及用人不疑的從容。崇禎帝有一定的政治智慧,但是過於多疑,而且越到晚年疑心越重,流於苛刻,卻又果於殺戮,比如說殺袁崇煥,殺楊鶴,最後使崇禎年間真正敢於擔當的大臣越來越少了。做皇帝的不能給群臣以寬容的政治環境,群臣則虛與委蛇,應付了事,從而造成了上下推諉的局面。這樣的局面,跟崇禎帝的性格是有一定關係的。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崇禎手跡

然而,崇禎皇帝所面臨的,卻是一個舉步維艱的時局。種種跡象看來,明朝衰亡的趨勢難以扭轉。年輕的皇帝不僅要面對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還有各地持續的饑荒、以流民和叛卒為主體的“盜匪”,以及滿洲在東北對明朝的壓力。

殺袁崇煥,自毀長城

為應對遼東形勢,崇禎帝重新起用著名的將領袁崇煥。寧遠一戰後,袁崇煥成了遼東最著名的將領。但是,隨後因魏忠賢閹黨的排擠,袁崇煥辭官回鄉。魏忠賢被除後,廷臣紛紛請求重新起用袁崇煥。崇禎皇帝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七月,袁崇煥從廣西抵達京城,年輕的崇禎皇帝在謹身殿後雲臺門的平臺召見了他,並賜給他尚方寶劍。袁崇煥向皇帝承諾,五年內平定遼東,收復全遼。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袁崇煥像

然而,還沒等五年平遼的計劃實現,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後金軍隊十萬繞開袁崇煥駐守的錦州、寧遠防區,從薊門南下,進逼京師。袁崇煥聞訊後心急如焚,緊急回援,率軍直趨京城。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煥的大軍到達京師廣渠門外。然而,在皇帝及京師民眾看來,駐守遼東的袁崇煥未能將滿洲軍隊擋在關外,本就是一種失職,而率軍直趨京師的行為,看著反而像是清軍的先頭部隊!一時間,謠言四起,而後金的皇太極趁機施反間計,說袁崇煥與後金訂有密約,故意引滿洲軍隊入關。十二月初一,當京城逐漸迴歸平靜時,崇禎皇帝在平臺再次召見袁崇煥,將其逮捕下獄。次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對比三年前的平臺召見、君臣面晤、賜尚方寶劍,真是天壤之別。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袁崇煥塑像

袁崇煥之死充分反映了崇禎帝多疑的性格。從威權極重的督師淪為階下囚,再被殘忍地凌遲處死,袁崇煥之死固然有他自身的問題,但是,崇禎帝猜忌多疑的性格是袁崇煥冤案的重要原因之一。袁崇煥一死,遼東的戰局更趨糜爛,無人可以收拾,殺袁崇煥,無異於自毀長城。

《明史》:“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袁崇煥像

多疑躁刻,屠戮大臣

朱由檢用人之失誤,集中體現在內閣大學士的任用上。在他統治時期,內閣大學士換了五十人。其中,任期最長的兩位內閣大學士,分別是溫體仁和周延儒。恰恰是這兩人,後來都名列《明史》的《奸臣傳》,其人品可見一斑。溫體仁是一個十足的玩弄權術的政客,而周延儒只是會迎合皇帝意旨而已,最終被崇禎帝勒令自盡。

《明史》:溫體仁“為人外曲謹而中猛鷙,機深刺骨”。周延儒“庸駑無材略,且性貪”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溫體仁像

用人多疑,則是崇禎帝的另一種性情。崇禎皇帝多疑而躁刻,又果於屠戮大臣。有人做過統計,崇禎一朝十七年,內閣大學士處死兩人,刑部尚書處死一人,下獄五人,兵部尚書處死兩人,總督處死七人,巡撫處死十一人。即便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的軍隊隨時可能渡過黃河進取山西、京師之時,崇禎帝仍不忘記要處決大臣,諭刑部、都察院、錦衣衛:“罪督範志完、趙光抃、薛敏忠失誤封疆,著即會官處決!”然而,對於時局而言,誅殺大臣已是於事無補了。

孟森先生感嘆說:“豈復有敬大臣之意!”

晚明大儒劉宗周曾在奏疏中批評崇禎帝說:“陛下求治之心操之過急,不免釀為功利;功利之不已,轉為刑名;刑名之不已,流為猜忌;猜忌之不已,積為壅蔽。”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趙光抃像

崇禎帝不信任文臣,反而一改即位初對宦官的防範態度,開始信用宦官。崇禎四年(1631年),朱由檢在文華殿召見廷臣,談及宦官的問題,他理直氣壯地說:“諸臣若實心任事,朕亦何需此輩!”換言之,重用宦官,只是為防止廷臣怠惰。然而,宦官又能給朱由檢帶來什麼呢?

李自成兵臨城下時,在宣府鎮監軍的宦官杜勳,出城三十里向李自成投降;在北京城,帶頭投降的則是太監曹化淳。

宋起鳳感嘆地說:“教養十有餘年,卒不得收一人之用,殊可嘆也!”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李自成軍隊

舉棋不定,兩線作戰

最終直接導致明王朝崩潰的,是軍事上的失策。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澄城縣災民王二聯絡數百人,以墨塗面,殺死知縣,揭開了明末農民起義的序幕。農民起義與東北的後金政權,內外夾擊,最終使明王朝崩潰。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影視劇災民王二

在抵抗後金上,錯誤地殺害袁崇煥,使崇禎帝失去了一名在東北能與後金抗衡的名將。在鎮壓農民起義上,崇禎帝卻又頻繁易將,使農民起義軍不斷地獲得喘息之機。從楊鶴到曹文詔、陳奇瑜、洪承疇、熊文燦、楊嗣昌,鎮壓農民起義軍的總指揮頻繁更易。一旦京城面臨後金的攻擊,在河南、陝西一帶鎮壓農民起義的將領和軍隊往往會被調往東北前線。崇禎九年(1636年),因清兵入關,總理直隸、河南、山東、四川、湖廣五省軍務並且在前線鎮壓農民軍的盧象昇被迫赴京勤王。崇禎十一年(1638年),總督山、陝、川、湖、河南五省軍務的洪承疇也因清兵入關被徵入守京城。在兩條戰線上,崇禎帝舉棋不定,來回折騰,使明朝政府在兩條戰線上都越來越被動。結果,東北戰事不能緩和,明朝也就騰不出手來全力對付農民軍。兩線作戰的後果,是剿餉、練餉的不斷徵發,這又惡化了原本就處於饑荒中的農民的生活狀況。於是,他們揭竿而起,響應農民起義軍,最終匯成一股不可遏止的洪流,掀翻了朱由檢的末代統治。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明崇禎刻本《剿賊圖記》

大明滅亡,崇禎殉國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三日,李自成佔領京師北面的昌平,北京城的屏障全失。十七日,農民軍抵達北京城下,“四面如黃雲蔽野”,水洩不通,北京完全成了孤城。駐紮城外由李國楨指揮的京師三大營,皆老弱殘兵,根本不是農民軍的對手,而三大營的火炮被農民軍繳獲後,反而成了大順農民軍攻城的利器。登城防守的明朝士兵,每隔十個城垛才一個兵員,而且老幼間雜。至此,北京城已不堪一擊了!三月十八日夜,大順軍對北京城發起強攻。太監曹化淳開彰義門迎接義軍入城。次日,大順農民軍完全佔領北京,從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進入北京內城,“軍容甚肅”。三月十九日中午,李自成“氈笠縹衣,乘烏駁馬”,自德勝門入城。驛卒出身的李自成,成為明王朝的掘墓人!兩天以後,農民軍才在煤山搜得崇禎帝的遺體。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崇禎殉國情景

據說,人們在崇禎帝的衣襟上見到他寫下的遺言,上面寫道:“朕自登極十七載,三邀天罪,致虜陷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諸臣誤朕也。朕無顏見先皇於地下,將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可將文官盡行殺死,勿壞陵寢,勿傷我百姓一人。”至死之時,他將失敗的命運完全歸怨於文臣們。

結語

十餘年的統治,事事獨斷,事事親為,自信至極而成自負,漸流於剛愎自用而不自知,他自身也是要對明朝的滅亡負責任的!大臣們說,皇帝年輕氣盛。例如,內閣大學士劉鴻訓就曾對人說:“皇上畢竟是衝主。”無論自己承認與否,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的確是明朝皇帝朱由檢為年輕付出的代價。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劉鴻訓像

李自成農民軍將崇禎帝的梓宮移置昌平,被當地人安葬。清軍入關,攝政王多爾袞為收攏人心,以帝禮將其改葬于思陵,命臣民服喪三日,初諡為“端皇帝”,廟號“懷宗”。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八月,著名史學家談遷北遊,於莽棘之中拜謁思陵。時陵戶僅八人,祭田一頃而已。守陵太監感慨道:“崇禎家老奴不過如此!”然而,作為亡國之君,他還能要求什麼呢?

崇禎帝:十七年的慘淡經營以及最終的殉國,只為年輕而付出的代價

崇禎思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