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180多位家人投「止水池」殉國,他是文天祥的老師

他率180多位家人投“止水池”殉國,他是文天祥的老師

江萬里(1198年11月16日—1275年3月),宋寧宗慶元四年(1198年)十月十六日生於今江西省都昌縣陽峰鄉江家山村,卒於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二月。名臨,字子遠,號古心,萬里是其出仕後的用名。與弟江萬載、江萬頃因為先後科舉高中,且又都登仕宋庭高官,最後又先後殉國,被時人和後世雅稱為江氏“三古”或江氏“三崑玉”。南宋著名愛國丞相,民族英雄,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壇領袖,中國十三世紀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一人獨自創立三所高等學府,為古今中外之第一人,尤其是其所創辦的白鷺洲書院,延續千年,在中國科舉時代共培養出文天祥等十七位狀元,2700多名進士,書院所在的江西吉安科舉中選人數幾近此後中國千年科舉的一半,被稱為千年“文章節義之邦”為中國古代書院之最。

江萬里為官清廉,敢言直諫,無論朝官還是放任地方府省均政績斐然,為官府和百姓所稱道;一生雖屢受權奸排擠,屢遭罷貶,而始終不畏權奸,不泯憂國愛民之心;在南宋末民族矛盾激化,國家危難之際,始則“手培國本,力濟時艱”,“但見拳拳於國事,未嘗汲汲於身謀”,“極力破權門之死黨,奮身生善類之齊盟,精白一心,創切百奏,風彩聳聞於列闢,霜稜愈稜於內臺,其序升橫榻之班,以增重本朝之勢”,“以淳心正學,輔國視政,起賢遠識,為時奇艾,若朝廷之典章,軍國之機務,生民之休慼,政治之得失,皆常履而知矣”當其窮盡一生,年老體弱,無力補天之時,則“從容坐守,以為民望”“死不離城”繼而“去生就死,義節忠肝”恨“生面被執,為國之恥”,“憤國家雲之亡,恥腥羶之移,雖神林故鄉可以終其天年,旦不肯為,而況於屈身事虜者哉!”最終“左右攜孫,自為紛紛,父忠子孝,兄貞弟烈,天義婦順,笑赴止水”“從之者

萬里家人及後裔

“兄宰相,弟尚書,聯璧文章天下少;父成仁,子取義,滿門忠孝世間稀。”這是後人評價和形容江萬里家族的一副對聯,很客觀真實地反映了萬里家人前赴後繼,捨生取義,滿門忠烈的情況。除江萬里已率180多人(其中除江萬里及其子江鎬、孫江澄留下姓名外,其餘均因家族匆匆外遷,時間久遠而忘記名諱)投止水殉國外,萬里二弟也先後以身殉國,江萬里家族成年子孫中,有七、八人在其後的反抗外族入侵,維護民族尊嚴的鬥爭中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確是世間少有,名符其實的忠烈之家。

萬里家族是傳統的理學世家,祖父江璘,一生修治儒業,終生隱居,教授鄉里,“鄉稱善人”;父江燁,“祀世積德,以詩書抗戶門,早歲粹於經行,戶履常滿,經其指授,多所成達,於訓子尤力。”江萬里經其祖、父兩代傳承,“遂大明易學,揚六館,策高第,且以古文為天下倡,世謂復生歐、韓也。”江萬載、江萬頃“盡得父兄之學,明經登仕;”“顯於當世,為天下世人所慕,時人以‘三古’雅稱之”。江氏“三古”家族經幾代人的薰淘,於民族危難之際,前赴後繼,捨生取義,以自己的行動實踐漢代大文學家班固在《江氏士族譜系》上“烈士出將軍之門,忠臣來自孝子之家”的寄望,成為古往今來世間少有的滿門忠烈的民族英雄之家。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江氏“三古十二齋”,“三古”是指江萬里三兄弟,都先後以身殉國;十二齋是指其以“齋”為號的十二個子侄,他們自蒙元入侵湖北鄂州時,就自發跟隨江萬載節節抵抗蒙元,千里轉戰臨安、婺州、溫州、福州、泉州、惠州等地,直到新會崖山,其中有多人戰死沙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