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崇禎帝】

崇禎帝朱由檢,雖然不是個十足昏君的,在位期間也能勤政愛民,但由於性格上的缺陷和才幹上的不足,最終是無力迴天,眼睜睜地看著大明王朝在自己手上終結。同時,在滅亡之際,在紫禁城內的後宮,上演歷史上最為悲愴的一幕皇帝后妃自縊殺戮的慘劇。

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崇禎帝】

說起崇禎帝朱由檢,本是泰昌帝的次子、天啟帝的兄弟,按理說,他只有資格成為一名大明的親王,成年之後,歸到封國以享富貴。但天啟帝的意外死亡,和膝下無子的境遇,都讓崇禎能以兄終弟及的身份,最終登上大明王朝的寶座。

可此時,他面臨的大明江山,卻是江河日下、滿目瘡痍。但他卻滿懷壯志豪情,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力挽狂瀾,要挽回大明王朝頹廢的形勢,讓國家實現中興。可是大明朝問題太多,積重難返,他本人又剛愎自用,就算殫精竭慮,雖然一舉剷除了魏忠賢一黨,但面對混亂不堪的朝政,面對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皇太極的滿清八旗軍,他是內外交困、左右為難,難有迴天之術,無奈的他最終仍然只能做個亡國皇帝。

而國破的時候,自然同時也會是家亡的一幕,而那慘烈的一幕,還給從崇禎的後宮說起。崇禎帝雖不是好色之君,但是也是有一定數量的妃嬪充斥後宮的,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於一後二妃的故事。

一後,指得是崇禎的元配妻子周氏。周氏本出身寒門,天啟六年,當時的信王朱由檢為了大婚挑選王妃時,主持後宮事務的張皇后,以長嫂代母的身份,從眾多候選人中挑選了周氏。

那周氏是美麗端莊的女子,十分討朱由檢的喜愛。雖然貴為信王妃,但她依舊保持當年平民人家的本色,沒有驕奢淫惡,十分勤儉樸素。據記載,當時朱由檢在哥哥天啟帝逝世,進宮守靈的時候,為了防止魏忠賢一黨陷害,他不肯吃宮中的食物,所吃飲食具是從信王府自帶而來,而這食物便是出於周氏之手。

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崇禎帝】

朱由檢

朱由檢繼位後,那周氏也由信王妃升為大明皇后。儘管,她已經是母儀天下,掌管後宮的第一人了,也深得崇禎帝的寵愛,但周皇后並沒有持寵驕縱。她生依舊是十分簡樸,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了,為丈夫精心打理著後宮。

那周皇后,剛一入宮就著手裁減宮中用度,撤消不必要的費用。此外,身為妻子的她,也常常勸崇禎皇帝要愛惜百姓,安定人心,再團結對外。當時四處用兵,軍費緊張。周皇后關心著國家社稷,也常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和宮中節省下來的費用充作軍費,崇禎對周皇后的深明大義十分感激。

妻子的出色表現,崇禎帝自然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對這個結髮妻子是十分疼愛,可以說夫妻之間是舉案齊眉,伉儷情深的。而且,周皇后所生的長子朱慈烺,更是在崇禎二年就被封為太子,足見崇禎帝對周皇后的寵愛之情了。那崇禎帝與周皇后的夫妻之情,也是崇禎一朝中,在充滿刀光劍影、烽火連天的大勢下,紫禁城中的難得溫情了。

崇禎帝寵愛周皇后,還有一件事情能夠體現,那就是崇禎後宮有名的后妃衝突事件了。原來,崇禎帝除了有周皇后之外,還有有兩名寵妃,田貴妃和袁貴妃。其中田貴妃,本是朱由檢當信王時的侍妾,後朱由檢登基後,她隨著入宮被封為妃,又被晉升為貴妃。田貴妃是天生麗質、舉止閒雅,又多才多藝,精通琴棋書畫、弓馬騎射。而且,她也是十分簡樸,關心國事,常常規勸崇禎帝勤於政事,愛惜民財,也深得崇禎帝的喜愛。

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崇禎帝】

周皇后

由於深得帝心,那田貴妃有些持寵驕縱,不把周皇后放在眼裡了,不怎麼謙慎了。而另一位袁貴妃在周皇后面前處處謙退,對宮中內外皆謹慎以待,因而和周皇后相處融洽。

崇禎十三年元旦,依例宮中嬪妃需到周皇后處行禮。當時,田、週二妃都來到皇后宮前等候宣召行禮。可當時,周皇后為了教訓一下得意而不把自己放在眼裡的田貴妃,不顧冬日天寒地凍、風雪交加,故意把田貴妃晾到一邊,遲遲不宣召其入內行禮,反而先宣召袁貴妃,並且交談甚歡。過了許久,待袁貴妃離去後,周皇后才宣田貴妃進殿,行朝賀禮時,周皇后沉著臉不發一語,那田貴妃則是敢怒而不敢言,只是行完禮後只能默默退下。

遭受羞辱的田貴妃,自是忿忿不平,退下後找崇禎帝哭訴。見愛妃受氣,崇禎帝馬上找周皇后理論,為田貴妃出頭,結果帝后二人大吵了一場。

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崇禎帝】

事後,冷靜的崇禎帝也意識到自己當時的衝動,和事情皆由田貴妃持寵所致。念及夫妻結髮之情的他,婉轉向周皇后賠禮了,並懲罰了田貴妃。而為了維護周皇后的尊嚴,崇禎帝便命田貴妃出居啟祥宮反省過錯,且整整三個月不再召田貴妃侍寢。那田貴妃,則是不僅沒找回面子,反而更是遭到崇禎帝的冷落了。之後,寬厚的周皇后不念舊怨,趁自己與崇禎帝賞花的機會,不顧崇禎帝的反對,主動邀田貴妃前來伴駕,相談甚歡,一切歸於和諧。

而遷住啟祥宮後不久,田貴妃就染上重病,田貴妃共為皇上生下四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慈炤活了下來,其他皇子皆早早夭逝。孩子連續夭折對於她母親的打擊可想而知。,田貴妃因此終日以淚洗面,終因悲傷過度。於崇禎十五年三月將兒子託付給前朝皇后張嫣撫養,自己帶著重病回到了承幹宮,不久在七月間,她就不幸逝世了。

田貴妃死後,大明江山也是每況愈下,走向了它的盡頭。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農民軍突破了明軍的防線,兵臨昌平城,眼看就要攻破紫禁城了。此時,崇禎帝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了。身邊除了幾名親信太監,再無他人,文武百官早已不見蹤跡,就連岳丈也緊閉家門,拒絕接納前來避難的皇子。最終,眼見見大勢已去,國難即將臨頭,絕望之極的崇禎,閉上了眼睛,大滴的淚珠從腮上滾落下來,祖宗的基業就要毀在自己的手裡了,這是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最後的悲痛,最終,他決定以死來捍衛自己的皇帝以後宮的尊嚴。於是,崇禎帝悲壯地走進了後宮,下了他傳奇一生的最後一道旨意——讓后妃們全部自裁。接著在這庭院深深的紫禁城內,上演了歷史最悲壯的一幕。

談故宮的風花雪月之【崇禎帝】

當崇禎帝回到後宮時,見了自己的結髮妻子周皇后,他痛苦地說道:“如今大勢已去,不可挽回,你是一國之母,絕不能受辱,還是儘快自盡吧!”周皇后聽了,也早知道會有這一天,只是跪在地上向皇帝告別痛哭著說:“我服侍陛下十八年了,可陛下從來不肯聽我一句勸,以致有今日,我能夠以身殉國,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話說完,她撫著三個皇子又哭了一會兒,就毅然決然地轉身進屋,把門鎖上了。一會兒,屋內的宮女 出來報告說,皇后已經遵旨自盡了。而崇禎皇帝到這時想起多年的夫妻之情,也不禁悲痛的涕淚橫流。接著他又命令三個皇子迅速改穿便裝逃出宮去,其他妃子則一律賜死。

而那袁貴妃當時接旨自縊時,卻發生了意外,就是在上吊時繩子斷了。可這位亡國之君見其沒死,殘忍地向她連刺三劍。之後,袁貴妃暈死在血泊中,崇禎帝以為她死了,沒有再砍她。其實袁貴妃只是傷在肩部,後來被救活過了,躲過了一劫。後來清兵入關,念及她是前朝遺妃,將袁貴妃贍養起來。但終因傷勢過重,以及身懷亡國之恨的她,在不久就不幸逝世了。

砍傷袁貴妃的崇禎帝,早已殺紅了眼,接連又砍死了其他幾名嬪妃後,整個宮廷裡一片陰風慘烈的局面。之後,他轉身向長寧宮走去,那是愛女長平公主的寢宮,女兒見父皇手裡提著一把劍,頓時驚慌失措,臉上失去了血色。崇禎皇帝嘴裡恨恨地向女兒吶喊,“汝何故生我家?”“汝何故生我家?”……他強忍著巨大的悲痛揮劍向女兒砍去,本以為一劍可以結束女兒未來的痛苦與屈辱。心卻恨不下那麼徹底,公主出於求生的本能往右躲避,那一劍下去斷了她的左臂。公主一聲慘叫昏了過去,倒在血泊中。失魂落魄絕望至極的崇禎皇帝以為女兒已經死了,沒有再砍第二劍,轉身狂奔向另一個女兒的昭仁殿,一劍結束了她十歲的生命。而第二天,崇禎帝就在紫禁城後面煤山上的一棵大樹上上吊自殺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就這樣,隨著崇禎帝的自縊,一場驚心動魄而又十分悲壯的後宮殺戮事件,就此落下了帷幕,大明王朝也就此隨之滅亡了,大明王朝的後宮往事也就此畫上了終點。而在那種雄偉赫赫的紫禁城在風雨飄搖中,在戰火紛飛中,走向了嶄新的一頁,伴著徐徐升起的旭日,迎來一個全新的主人與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