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火车站,已有百年历史

长沙火车站坐落于:长沙市芙蓉区车站北路(五一大道路口),简称长沙站。

长沙火车站,已有百年历史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1911年,帝国主义列强打着“开发中国”的幌子,胁迫清政府借款修筑粤汉铁路。在铺设长沙至武昌的铁轨期间,盖起了小吴门火车站,这是最早的长沙火车站,位于市区中心今五一大道以南、浏城桥以北的肇家坪对面。车站为办理客、货运的二等站,仅有3股道,候车室160平方米,只能容纳100多名旅客候车。

长沙火车站,已有百年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车站化为一片瓦砾。

长沙火车站,已有百年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小吴门火车站(现芙蓉广场的位置)逐年改造,1965年,候车室增至4000多平方米。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湖南省和原铁道部曾多次动议将长沙小吴门火车站迁移,重建新站。

1974年起,新长沙站建设开始筹备工作。时任铁道部部长万里在看见湖南想建设新火车站的报告后,立即提笔签字同意,并在设计上提出一些建议,建议湖南在新车站设计上体现“一是长沙,二是车站,要比北京站小一点,比广州站好一点。”

1975年,邓小平同志大力强调发展国民经济,充分发挥铁路“大动脉”的巨大作用,搁置多年的长沙站新建计划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经原铁道部、湖南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决定兴建新车站,在新线拉通以后,立即拆除长北至长南区间这段铺设在市区中心、有碍城市发展的约8公里原有轨道。

长沙火车站,已有百年历史

1975年7月,长沙新车站的建设方案和图纸被审定,在城东五一路终端破土动工。

1977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56周年之日,长沙站在庆贺声中正式建成通车。与当时的火车货运北站相区分,人们称其为长沙东站,是京广线上的一等客运站,共有10个车间,12个股室,职工人数898人。[3]

据1977年长沙车站通车典礼大会上的指挥长讲话稿,全长沙市广大人民参加建站义务劳动有40多万人次,各有车单位支援车站运输材料物资30多万吨。

2009年,长沙站获得了“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2]

2013年,长沙站的钟楼时钟经过了建成以来的最大一次维修,在保持钟面外观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了多项中国国内最新技术,控制系统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自动校时,确保极少出现误差。[4]

2015年,长沙站进行了改造。

长沙火车站的新旧照片,如下:

长沙火车站,已有百年历史

最后,我只想说一句,祖国强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