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为什么规模越大的企业,越要学会“抠门”?

稻盛和夫:为什么规模越大的企业,越要学会“抠门”?

01

每一项支出,都该有记录

20日元、30日元、10日元……靠墙壁橱柜抽屉上贴满了标着不同价格的标签。

从一根螺丝钉、一个橡胶垫到所有零配件都标注了价格,为的是维修技师准确掌握每个零配件的成本。

“破产前,我们控制成本的意识并非是零,我们也做过许多工作,如复印纸翻过来使用等。但现在想起来,这些都有点太小儿科。为防止零配件不够用,我们尽量加大库存,其实只需适量补充即可。”

“以前擦油布买的是现成布料,现在我们从自己家里带来旧衣物裁剪成适当的布块使用。”JAL工程公司·小野寺英幸语长这样说道。

JAL破产后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奇迹般起死回生,曾有人认为,“靠的是《公司再生法》,因为它替JAL剥离了负面的遗产”。

02

控制成本最有效的办法

是提升员工的成本意识

的确,我们承认如果不是再生计划,JAL不可能把从金融机构借来的500多亿日元贷款一笔勾销,也不可能大规模裁员。

特别是能大刀阔斧地裁减人浮于事的员工,以及毫无顾忌剥离非盈利事业,这些都是破产前的JAL根本不敢触及的问题。

再生计划预计破产后第一年JAL收益是641亿日元,但实际上,200年度合并营业收益为1884亿日元,比再生计划多出三倍。包括破产前在内,这是以往最高的收益。

以清算组为核心制定的再生计划已经编入了JAL的债务处理,但第一年JAL就超出营收计划1200亿日元。所以,“负面的遗产已全部剥离干净”的说法,很难自圆其说。

即便从超出部分扣除销售额增加部分、日元升值带来的红利(燃油费下降)以及裁员带来的效益等,还净挣400亿日元。

稻盛和夫:为什么规模越大的企业,越要学会“抠门”?

实际上,这400亿日元是靠各部门压缩成本积攒出来的,从每件细微的节俭做起,3.2万名员工的努力最终汇成了巨大金额。它证明JAL面向新生,已经坚实地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当然,在破产前员工也有控制成本的意识。进入2000年后1AL连年亏损,公司管理层也曾多次要求各部门压缩成本,但破产前后相比,员工的意识有了天壤之别。

“稻盛会长引进了部门独立核算制度,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成本意识。自己的努力现在可以与维修部门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努力的成果能够在经济利益上反映出来,干起活来不仅不再感到辛苦,反而越干越有劲。”

小野寺英幸语这样评价独立核算制度。

03

别给公司留下一笔糊涂账

“部门独立核算制度”形成于京瓷公司,被稻盛命名为“阿米巴经营”,是稻盛经营的核心。它与“哲学”一起作为改革的推动力,被稻盛带到了JAL公司,按部门不同,采取独立核算进行经营——这就是稻盛推行的“部门独立核算制度”。

在部门独立核算制度中,“航线统括本部”就如同一个“厂家”,它制造“航班”这种产品。

其他各部门也与“航线统括本部”一样提供产品或服务,在公司内部进行模拟交易。

例如,飞行员所属的航运本部向“航线统括本部”销售“航运”这项服务并计算销售额,再从销售额中扣除与飞行员相关的成本后,剩余的就是航运本部的利润。

客服本部、机场本部、机务本部等各部门也大致相同,我们把这种形式看成公司内部的商业交易。这样,各部门就可以在公司内部分别独立进行经营。各部门为增加本部门收益,会努力提高销售额,尽量压缩经营成本,确保本部门的盈利。

稻盛和夫:为什么规模越大的企业,越要学会“抠门”?

这样做的结果是,总公司可以详细掌握各部门的经营状况,公司的账目也不再是一本笼统账。

过去,总公司是用盈利部门的盈余弥补不盈利部门的亏损,他们认为只要公司整体收支盈余就行。采取部门独立核算制度后,上报亏损的部门变得一目了然。结果,公司就有机会对亏损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采取部门独立核算制度后,员工个人努力的结果直接反映到自己所属部门的收益上,极大提高了全员的经营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

如前文所述,破产前的JAL对经营数字是一笔糊涂账,换句话说就是对收益很迟钝。稻盛来到后,为JAL做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指出了新航向。


本文摘自《稻盛和夫:让工作快乐起来!》

锅田吉郎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