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新區:在抗疫中成長的90後青年“戰士”

商會界訊(文/齊江華 李心靜)成長不僅發生在幸福的時候,更多發生在挑戰之中。疫情發生後,鄭東新區有許多90後的年輕人自疫情發後一直堅守在防控一線,以實際行動宣告90後年輕一代的責任和擔當,不斷煥發出巨大正能量。他們是醫護人員、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新聞工作者……是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他們在為人民服務中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在疫情一線拼搏奮戰,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挑戰和磨礪中逐漸成熟,日益茁壯成長,成為國家棟梁,國家建設與發展的主力軍。

鄭東新區:在抗疫中成長的90後青年“戰士”

河溝王社區的副書記 高曼寧

日行兩萬步守護河溝王社區的副書記——高曼寧

作為河南省定向選調生,2019年10月被省委下派至河溝王居委會任命為支部副書記,25歲的她參加工作才剛3個月,在這場戰“疫”大考中,她第一時間衝鋒在防控第一線,從入戶排查到居家隔離服務,從“急先鋒”到“勤務員”,小小的身軀,卻為轄區居民築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疫牆”。

為嚴格落實閉環管理,小區電梯實行限時開放,她帶領黨員突擊隊對小區返鄭人員進行排查,電梯停運,他們就爬樓梯,每日微信步數都是20000多步。就在這種“電梯雖停,排查不停”的情況下,她一棟棟,一層層,一戶戶排查,用時2天,完成排查2099戶。結束了第一輪排查,新的任務接踵而至,入戶向群眾發放社區出入證明341份,同時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引導群眾網上購物,多看新聞少出門。隔離人員這樣評價她:“每天除了登記兩次體溫,那個小姑娘還當起了我們的服務管家,可熱心了,幫我倒垃圾,買東西,我都不知道怎麼感謝,當下就是好好配合她的工作,待解除隔離,我也想為小區做點貢獻。”

鄭東新區:在抗疫中成長的90後青年“戰士”

鄭東新區民生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丁燁

不忘初心做表率,不忘醫德盡職責的鏗鏘玫瑰——丁燁

她是鄭東新區民生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90後年輕女醫生,臘月二十九正在老家陪爺爺奶奶一起包餃子,接到返崗電話後從商丘柘城老家想方設法返回單位。正月初七晚上十一點多在鄭州東站執行疫情防控檢測工作,她和同事接到一輛途經東站的列車乘務長的通知,與高鐵站工作人員從車廂裡領下一名來自溫州的乘客,當時這名乘客體溫高達38度,在詢問該乘客是否有疫區旅行史、是否有接觸史等問題的過程中,感覺到該名乘客的精神狀態不太正常,在取得上級領導指示後決定先將該乘客轉診至鄭州市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凌晨兩點鐘才處理完,租住的小區在晚上十一點就禁止人員進出了,無法回到家中的她不想打擾別人便回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趴在桌子上休息,天亮了,繼續奔赴戰場。

柔柔的肩上,擔負著共產黨員的使命,擔負著一名醫生的職責。她說,她是一名共產黨員,更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入黨時的誓言、前輩們的身影都在激勵著她,在這個防控疫情的戰場上,她應該、也必須衝在第一線,用實際行動守初心,擔使命!

控源截流,甘做一方“砂石”的疾控人——張文婷

她是鄭東新區疾控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身為公衛人,這位有勇氣有擔當的90後小姑娘大年三十當天被緊急召回,帶著自己身上滿滿的使命感投身到這場突如其來的戰役中。做為抵禦“洪水”,控源截流的“砂石”姑娘,她處理過整棟樓的密接人員的集中隔離;受到過密接人員的“狂轟亂炸”;處理過“毫無頭緒”的現代先進技術的大數據篩查;經歷過協查函“滿天飛”的夜晚;看到過凌晨四點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連續五十多天熬夜加班,問她累不累,她說“責任在,不會累!”疫情防控工作讓她成長、成熟。

鄭東新區:在抗疫中成長的90後青年“戰士”

豫興路辦事處朱莊村包村幹部 李柯

豫興路辦事處朱莊村包村幹部——李柯

生活中,他是一個幽默、帥氣且痞痞的大男孩,工作中卻多了幾分成熟和穩重。90後的他,已在豫興路辦事處工作8年,包村6年,見證了所分包的朱莊村從拆遷到分房再到回遷的漫長過程。2019年底,妻子生二胎,本以為可以與家人同度喜添人丁的美滿春節,不曾想到美好的願望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破滅。接到返崗通知後,他立即深入防控一線。從最初的宣傳防疫知識、勸導人員戴口罩、勤洗手、不出門、不聚會到後來的“四個一”行動,發放防疫物資,他凡事都親力親為。復工復產後,半夜有從外地返鄭人員,他拋卻睏意,迅速行動,帶著消毒設備送租戶入門貼封條。五十多天駐紮在朱莊村,高強度的工作令他看起來略顯滄桑,但這段經歷對他來說卻彌之珍貴。

年輕的力量,在應對疫情挑戰中釋放得更為強勁;青春的光芒,在激情奮鬥中綻放得更加耀眼。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鄭東新區90後青年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是能夠經得起風雨、擔得起考驗的,他們在磨練中成長,在風雨中堅強,青春不負韶華,始終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