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领域,美媒:美国还有很长路要走,美官员开始“泛酸”

高超音速领域,美媒:美国还有很长路要走,美官员开始“泛酸”

高超音速导弹想象图

一场关于高超音速武器的激烈竞赛已经开始,而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开跑了,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还在起跑线“挣扎”。虽然美国在高超音速领域注入了巨额资金并花费了大量精力研究,但美国仍然还面临着一些暂时难以逾越的障碍。前段时间,美媒曝出美国缺乏高超音速关键材料,近日美国专家再次披露美国在这领域遭遇的一大障碍。在中俄压力下,美官员言论开始“泛酸”。

近期,美国国国防部负责现代化研究与工程的主管马克·刘易斯表示,尽管美国有能力发展新概念设计先进的原型机,但这并不代表着能够批量化规模化生产。因为在某些领域,关键材料的唯一供应商来自中国,而国防部不确定美国工业是否具备这种材料,或掌握需要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除了这些障碍之外,美媒还揭露了一个现实。

高超音速领域,美媒:美国还有很长路要走,美官员开始“泛酸”

美高超音速武器想象图

近日,据美国“大众机械”报道称,高超音速武器追求极限速度,这正是问题所在。高超音速最低门槛是5马赫,与传统弹道导弹相比更快。弹道导弹的发射的弹头能够短暂的穿越太空,而高超音速则留在大气层中,它们介于弹道导弹防御和传统防空导弹防御之间很难防御。但缺点是高马赫数的航行器在大气层内飞行是有一些问题的,物体在空气中飞行速度越快产生热量摩擦越大,弹道导弹弹头大部分飞行时间在地球轨道上避免热量聚集,而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高超音速武器需要面对更抗高温的材料。

正如科学家指出的那样,5马赫以上的速度对高温材料水平是一个全新的要求,弹道导弹可能只有几秒钟暴露在空气摩擦中,而高超音速导弹整个飞行过程都经历空气摩擦的高温,与周围空气的化学反应甚至会在高超音速武器周围产生等离子体,干扰物体参考GPS或接收外部航向校正命令的能力,这对导航系统进度提出了非常严苛的要求。最后报道提出,要想拥有5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武器,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超音速领域,美媒:美国还有很长路要走,美官员开始“泛酸”

东风-17

事实上,高超音速最大瓶颈就是抗高温材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制导精度。而我们东风-17的出现表明我们都克服了这些难度,这也让迟迟没造出美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迫感,一些美国官员言论频繁“泛酸”。

上文提到的刘易斯表示,俄罗斯和中国在这领域发展这么快,是因为他们读了美国的资料。 美国智库专家也表示,高超音速在飞行末端的速度比洲际导弹还慢,能够被美国的“标准-3”系统击落。这些美国高官和专家的言论越来越像印度人了,不顾事实贬低只为自我安慰,这种“酸葡萄”心里也是在刻意减少美国与中俄之间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