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顶了一句嘴,6岁女童遭父亲毒打,进抢救室后就没能再醒来

孩子是每个家庭中的阳光,但同时也是家里的弱势群体。父母不仅有养育的责任,更有教育的义务。

由于孩子每个时期的发育不同,可能行为上不能达到家长的预期,或者是做一些错误的行为,就会引来父母一顿指责和批评,有的家长甚至会动手打孩子,当然在人情绪激动的时候,是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行为的,毕竟孩子要是气人劲上来,一般人的火气都会闭不住的往上窜。


只因顶了一句嘴,6岁女童遭父亲毒打,进抢救室后就没能再醒来


昨天晚上,我就和雪碧吵了一架,气得我半宿没睡觉起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一份小礼物。昨天晚上好不容易工作完,打算要陪孩子一起画一会画,培养一些因为工作变得生疏的亲子关系,没成想雪碧上来就说,我不爱妈妈了。

雪碧的这一句话,弄得我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话语呢?于是我就问她为什么不爱我了呢?雪碧说,因为妈妈夸丫丫的积木好夸她的漂亮,就不说我的美人鱼好看。啊,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3个月前的一件事,舞蹈班的老师给班里每一个小朋友都送了礼物,好几盒乐高玩具让小朋友们自己选,雪碧选了一个海底美人鱼的,丫丫选了一个水晶桥的。

下课后,丫丫妈妈就说,你看丫丫选的真难看,雪碧选的多好看,我怕丫丫听这话会难过,于是就对丫丫说,你选的大桥挺漂亮的,还是水晶的,拼起来可以摆在家里,多好呀。

没想到雪碧听见后,在回家的路上就问我,妈妈我选的美人鱼不好看吗?我说好看啊,雪碧又说,那你还说丫丫的好看。我就对雪碧说妈妈那是客气的话,因为妈妈可丫丫妈妈是好朋友,阿姨夸你我当然也要夸夸丫丫了,要礼尚往来。


只因顶了一句嘴,6岁女童遭父亲毒打,进抢救室后就没能再醒来


就是这个简单的一件小事,本以为过去3个多月了,孩子早就忘了呢,没成想昨天晚上突然开始翻旧账,说着说着雪碧开始哭,越哭越激动,就一直的念叨着妈妈不爱我,妈妈不爱我。然后还说我特别讨厌我自己,我想死,我烦我自己,两只小手就开始互相使劲的抠。

我看雪碧的这个举动就非常的生气,才5岁的孩子就开始说什么死不死的,还有自残的行为,觉得自己的教育怎么就那么失败呢?捧着一颗真心却没有得到认可,明明是自己肚子里出去的孩子却不明白我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付出,当时恨不得一巴掌甩过去。


只因顶了一句嘴,6岁女童遭父亲毒打,进抢救室后就没能再醒来


在这个疫情的假期中,很多妈妈都有跟我类似的经历吧,明明两个人都在家,却感觉却走越远。前两天看新闻,湖南有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家哭闹不止,把妈妈吵得心烦意乱,没忍住给孩子一巴掌,结果导致孩子鼓膜穿孔。还有一个网上流传的视频,妈妈和爸爸正在闹矛盾,却把怒气撒在两个孩子身上,只见视频中妈妈拎着女儿的衣领,用木棍打孩子的后背,还完全无视孩子的哀求。


只因顶了一句嘴,6岁女童遭父亲毒打,进抢救室后就没能再醒来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更多,还记得之前在海南,有一个6岁女童,因为和爸爸顶了一句嘴,就被爸爸用皮带和衣架抽打了整整一个小时,结果孩子全身被打得淤青送进了抢救室,结果孩子再也没能醒过来。

相信当这位父亲冷静下来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一定非常的后悔吧,但是为时已晚,孩子再也不能回来了,不能再喊爸爸妈妈。

很多爸爸妈妈在盛怒之下对孩子使用了暴力,虽然过后都会跟孩子说抱歉认错,但是下次依然会选择用暴力的行为来处理。而孩子所谓的原谅和谅解,真的就是孩子接受道歉吗?其实很多都是迫于父母身份的压力和恐惧,害怕如果不顺从父母的想法,会遭到更加严重更加疯狂的伤害。家长能用暴力去让孩子屈服,那是因为孩子还很弱小,等孩子长大成人,家长一不如老年,两人的强弱身份互换,孩子也会用暴力来还给父母的。


只因顶了一句嘴,6岁女童遭父亲毒打,进抢救室后就没能再醒来


所以说,暴力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同时暴力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最无效的管教方式。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的管教孩子呢?

当家长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或者是孩子让父母很生气的时候,父母最先做的不是管教孩子,而是应该要平复自己的情绪

。因为愤怒会让人冲昏头脑,就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当父母冷静的同时,也是给孩子一个喘息的时间,让孩子也能放松下精神,转换一下思路,两个人都在平静的状态下,才能进行正面的直接沟通与交流。


只因顶了一句嘴,6岁女童遭父亲毒打,进抢救室后就没能再醒来


父母用暴力来教育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想让孩子听过,那就先要自己做好,尊重孩子,并且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才能获同样获得孩子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