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如何教育小学生感恩父母?

心开福幸


感恩,说白了就是念他的好,首先你要让孩子认识到父母好在哪里,好的地方多了自然知道(自然之道)感恩了。

让孩子说出父母的100个优点,说说父母的优点,让孩子自己思考得出感恩。

但是我估计很多人(不仅仅是孩子)都说不出100条,我说一条原因,就是很多人把优点当成了一种属性而不是行为。

妈妈每天都做好饭给我吃,让我快快长大,算不算?

爸爸每天接送我上下学,算不算?

下雨了有人撑伞,算不算?

晚上有人给盖被子,算不算?

不开心了会哄我开心,算不算?

做好事,考好了,会表扬我,算不算?

(不写了,眼泪想出来)

照此不说一百条,几十条还是很容易的,平凡的人生没有那么多值得“青史留痕”的事,长大了最想父母的,就是那些平凡的关怀。

半夜饿了,让老妈找点东西吃,不多会就下好了一碗面,有菜有肉。

缺钱花了,问老爸要点零花钱,老爸总是骂骂咧咧的说“别买些没有的”,把钱甩给我后在问句“够不?”

让孩子知道感恩,就要让孩子知道平凡的幸福来之不易,且独一无二。


双子未星



让孩子认识自己具有的和别人孩子不具有的,并且认识到这个具有是父母带给孩子的。

举例:记得我在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买过一次10张报纸,告诉她买报纸花了多少钱,每卖一张赚一毛钱,并且带她到公交站,要她模仿那里的一个报童卖报,然后我离开了,躲在不远的暗处观察。发现她开不了口傻站着,很长时间了才鼓足勇气开口叫卖,那位报童马上凶她赶她走,她吓得离开了,犹犹豫豫地找路人卖报。第一个买她报纸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好像一家三口在散步,那男子走在前面,见我孩子站在面前说:“伯伯,买报吗?"停顿了一下,立即说:"买三张",拿过报纸给后面的俩人一人一张,后面的俩人满脸的蒙圈。第二个买她报纸的是三个老奶奶,其中的一个看到我孩子这么小在卖报,弯下腰来捧着孩子的脸,心疼不已,拿过报纸给每人一张,有个奶奶说:"我家订过报了"。那个给报纸的奶奶说:"订了也得买!"奶奶们走后,我见半天时间已过,就站出来把剩余的报纸全买下来了。孩子说口渴,我说你赚了一元钱可以买水喝,她兴致勃勃去买饮料,发现平常喝惯了的饮料单价都在三元以上,于是挑了最简易的瓶装汽水,因为半天焦虑上火,她流鼻血了,我急忙处理,她说卖报又累又不赚钱还有小朋友争,觉得我们很了不起能够不很累地赚钱。很快她上小学了,有一篇作文被学校推荐给了报社,见报的稿费15元,她见到稿费,惊讶地告诉我,自己只是把真实的感受变成了文字,轻轻松松地就拿到了比卖报多得多的钱。又过了几个月,她在心情好时总在吟唱,歌词胡编乱造,我建议她按音乐词谱标准记录下心里想唱的旋律,到《儿童音乐》投稿试试,说不定又可以赚钱,果然收到了稿费55元。孩子惊讶了,很认真地告诉我,她只要听我们的话,好好地用心学习,就会不太辛苦地过上好日子。从此,她明白,她的学习是她的事,与她未来密切相关,我不用操心。

曾经有人批评过我残忍,让幼儿园的孩子去卖报,其实这是教育理念不同,我认为孩子4~6岁期间,必须设法刺激她的心灵,激发她内在的动力,从而形成她自己的意识,过了6岁就到孩子自我意识突出的时期了,调节起来难度会变大。

总之,要用画面式趣味生活让孩子明白,已有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没有的人还是存在很多,自己需要珍惜已有的种种,不要任性消费变成没有了。我孩子对那个中年男子和老奶奶买报的画面等一直记得,并感谢善良的人们;对语言式说教却都不记得,你就不要采用了。


公务员之路


感激在我们大家中间,是阳光,是雨露,是头顶永远晶莹闪烁的星辰,也是我们首先要教会自己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应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回报的。一旦孩子懂得回报了,父母的爱才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呢?首先,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再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使之耳濡目染,并内化于人格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

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再次,组织相关活动,让孩子在对比中感知幸福,学会感恩。可以带小孩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最后,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要做好表率。在学校中、在学生日常交往中,得到学生的帮助,老师始终要对学生的付出表示感谢,让孩子在洋溢着浓浓的感激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筑石乒乓球培训中心项冠霖


1.让孩子参与劳动

整齐干净的家,可口的食物,这些都是父母辛勤劳动的结果。年幼的孩子只会自然地享受这一切,而不知道这背后父母付出了多少,因而他们也就不懂得感恩。父母如果能让孩子参与到其中,孩子们的感受就会发生完全不一样的变化,他们就知道这一切得来有多么辛苦和不容易。比如,让孩子自己洗衣服,让孩子这着拖地,学着做饭。通地实施,他们懂得了这些都很辛苦,从而在心底里蒙生父母辛苦了的念头,这也就是孩子学会感恩的苗头,从而他们懂得珍惜食物,主动帮助父母做点家务,就算他们嘴上没有说要感恩父母,但他们已经在用行动说话了。

2.看感恩电视或电影

有些时候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不要埋怨孩子,因为孩子不知道感恩是怎么回事。他们认为父母帮他们做好一切是应该的,也就不会去想感恩,更何况孩子连感恩是怎么回事都没理解到,也就不能责怪孩子不懂得感恩了。父母可以找一些传统的感恩孝亲电视或电视给孩子看,通过其中的故事情节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孝敬父母,什么是感恩。只有在孩子懂得了感恩之后,他们才能学会感恩。

3.给与孩子责任

当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感恩里,父母有没有想过是自己没有给孩子责任感呢?只有当孩子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之后,孩子才能独立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受到陌生人或是朋友同学家人等的帮助。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拥有更多的朋友,因而他们也就懂得了感恩,当他们帮助了你,你要跟他们说谢谢,这就是感恩的心。父母可以适当地给与孩子责任,让他们明白,责任心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

4.榜样的力量

要想让年幼的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自身也就要做好带头作用,在家里孝敬老人,爱护妻儿,勤劳上进,珍惜粮食。比如孩子把饭粒撒在桌子上,父母要把饭粒捡起来,告诉给孩子讲“谁知盘中餐,粒粒兼辛苦。”的故事,告诉孩子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要有感恩的心。就是在这样子言传身教之中,孩子懂得了感恩,也学会了感恩。


小刘音乐


首先以身作则,自己知礼懂礼。然后那慢慢去影响孩子,孩子做的不对的地方及时批评,做的对及时鼓励,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的。建议讲一些感恩小故事。



啾咪的闲作


小学生年龄是6-12岁,年龄较小。如果老师放一首感恩的歌,或者播放帮妈妈洗脚等一些感恩视频图片等,看见的一瞬间可能会有点感动。瞬间忘记了,记忆不够深刻,甚至内心毫无波澜。

所以还是要从生活实践活动开始,引入感恩话题,做过的事情才会触动心弦。

推荐活动一:

(分析表/假如工作后还钱给父母,要还多久?)

推荐活动二:

生活记录:我爸爸的一天/我妈妈的一天

借教育学家的一句名言,我看过的,听过的,可能转眼就忘掉了,但我做过的,一辈子都记得。




林koala


感恩老师!

请先选择吃素,素食 长养智慧!……至圣先师孔子 是素食者,孔子的门徒后代 贤人无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努力做好榜样!

Action speaks loudly.


爱海花开


父母养育我们长大,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学生有感恩父母的意识,特别是小学生,更应该让他们从小就知道感恩父母,理解父母。作为教师如何教育他们呢?

1、在班里营造“感恩文化”的氛围。

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所以在学校,教师要教学生唱感恩父母的歌曲,如:《感恩的心》、《母亲》等;母亲节,出黑板报;在教室里张贴感恩父母的宣传语,让学生从小就知道感恩父母。

2、在班里召开“感谢父母”主题班会。

利用班会,让学生真情表达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如:算算父母给你买学习用具、衣服、旅游等花费多少钱?说说父母平时为你做了哪些事?……通过这这活动,让孩子明白父母为自己的付出。

3、布置真情回报作业。

学生了解了父母的爱心,要懂得用实际行动去回报。所以教师要把感恩父母的教育切入到实际生活中。如:布置学生给父母制作生日卡,过节时送给父母一句祝福语,帮助父母做家务……是啊,人间自有真情在,付出总会有回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感恩父母的教育决不是一朝一日的事,而是在日常生活不断完善的过程。





语言文字


感恩是教不来的。教出来的感恩不是真正的感恩。每年三八节叫孩子去给老妈洗脚。重阳节叫孩子去给奶奶捶背。这都是作秀,没用的。

一颗感恩的心。是家长潜移默化熏陶出来的。家长爱孩子,要经常跟孩子交流。告诉孩子,自己有多么在乎孩子。自己管孩子的时候,如果方式不对,孩子可以说出来。家长和孩子之间心灵平等。家长和孩子都人格健全,三观正确。孩子自然而然学会了感恩。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还不是真正的感恩。真正的感恩是,珍惜拥有的一切。爱自己,爱生活。努力活着。自己脑袋上的那块小天空,自己脚下的那片小土地,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

让自己更美好。是对这个世界最好的回应。是最大的感恩。


老催宝宝


感恩教育不是我们放一些视频或者洗脚等这样的教育,因为这样的教育只能是让孩子心动一下,很快就又忘记到爪哇岛了!

真正的感恩教育是知恩、报恩、施恩!

第一让孩子知恩!只有他能觉察到周围的她轻松得到的一切都是别人的付出的时候,她才会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周围的人。

如果他对爸妈妈的付出熟视无睹,就不会感恩。

第二报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去当别人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第一时间去帮助?更多的人,让爱流动!

第三施恩 主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让爱流动,越感恩,越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