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绩不够,资产运作来凑,苏宁亏损50亿后的"神操作"

过去的2019年,用很多媒体的话来说属于资本的寒冬,在实体商业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有一家企业的表现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受到寒冬的影响。

3月13日,苏宁易购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在纳入家乐福中国和剥离苏宁小店、苏宁金融后,苏宁易购的营收达到2703.15亿元,同比增长10.35%;归属股东净利润为110.16亿元,同比回落17.34%。

仅从财务角度来看,苏宁易购这份盈利超百亿的财报实在是令人叹服。然而当我们深挖苏宁的运营数据之后就会发现,它的百亿利润并不来自主营业务。这就有些尴尬了——利润到底来自哪里呢?

主营业绩不够,资产运作来凑,苏宁亏损50亿后的

从目前的资料可以看出,苏宁易购的扩张速度十分惊人,从搭建自有电商平台,到收购PPTV、红孩子母婴,再到把天天物流纳入麾下,全力扶持苏宁金融,乃至最近苏宁小店的疯狂扩张,还有把版图扩展到万达广场、家乐福中国。神奇的是,苏宁易购的高速扩张并没有到影响自己的业绩,因为它的背后,有资本运作的"功劳"。

主营业绩不够,资产运作来凑,苏宁亏损50亿后的

2014年至2019年苏宁易购均通过出售资产获利,其中,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苏宁易购更依靠出售资产扭亏为盈。2019年更是延续了之前的做法。1月22日,苏宁易购曾经发布过2019年业绩预告,其中明确说明过这110亿元利润的来源。

首先,苏宁易购通过剥离苏宁小店获得利润36亿元,随后又引入苏宁金服战略投资者获得利润104亿元,仅这两项就为苏宁易购带来140亿元的利润。再加上其他的资产运作,2019年苏宁易购通过资本运作实现非经营性盈利约160亿元。但是苏宁易购的业绩快报中,并没有公布扣非后的业绩,而是选择用资本运作带来的收入掩盖了公司的实际状况。

于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出现了:已知非经营性利润为160亿元,最终的盈利为110亿元。显而易见,苏宁易购全年的运营亏了50亿元。

主营业绩不够,资产运作来凑,苏宁亏损50亿后的

可见,急速扩张业务版图的苏宁易购其实并没有尝到主营业务的甜头,而是一直在靠资本运作维持账面的"美观"。但是这样的操作显然逃不过业内人士的"法眼",想要业绩超群,还是得靠硬实力才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