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02年的非典和这次的新冠病毒哪个严重?

唐悟空


不揣测那次严重,那次都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痛。虽然传播性都很强,但是在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的面前,没有战胜不了的病毒。致敬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匠心动漫SOHO


这两者孰重孰轻是否能通过感染人数,感染程度或者轻重判断。还是要看医学的观察和解释。

我只是想说说我的经历。

03年非典我在北京。

记得那时3月初非典全面爆发的时候,也没有到封城的状态。

很多公司和学校确实已经让员工、学生停课。但也有上班的。当时我们公司就在上班,每天都消毒,发放中药饮用包预防。公司里有荷兰同事,大使馆看到疫情蔓延,就安排让他们回国了。

所有的场所停业。公交车要消毒,照常运行,但坐车的人少,私家车也很少。那时候也没有出门证之说。周末保安基本不让外出,一般就是在小区里打打羽毛球。

全国都在消毒。有些从有疫情的地方返回的都需要隔离。

而今年的疫情普及范围之广,感染速度之事难预料!甚至全球蔓延。可想而知不一般。

最难熬的时候是每天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一天天增多,每天看着窗外不能下楼,了无希望是多么让人揪心。不过当一切慢慢在过去,恢复正常的时候,似乎什么也不曾发生...

17年前的医疗水平和现在比差的是不止一点半点。相信世界的人类会战胜的。

人是脆弱又顽强的,但愿人类更多了解这个世界,加强科研保护自己。


Es吉sE


03年非典吧,我记得是,那时我还是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依稀记得非典这个词,比较模糊,那阵吧,黑龙江并没受到影响,得说国家决策到位,除了广东和北京疫情比较重,其他地区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2020年则不同,我记得我是2019年大年29从本省回家,买了两个kn90口罩,20元,那阵,都不以为然,没想到短短一周,黑龙江就7个病例,然后疯抢口罩,说这些吧,大概你也知道严重性了


讨厌蚊子丶


这次厉害!那时我由北京到杭州开会,会议开完,接下来的观摩考察(旅游)取消,北京封城,我嘛!回绍兴老家抱老婆去了,六月初回北京,被关了两周,同学用吊篮给我送烟酒,呵呵!08年在浙大,感染风疹又被关两周,同学(女)用挎包给我送烟酒,这次我赖家,即使要求上班,我也不去,反正网上可以上课,关怕了!


深山含笑142


依稀记得那年非典,我还在上初中,那时交通和通讯网络不发达。那个时候,不是很懂非典是啥玩意,反正学校要求怎么样就怎么做,好像也不是很严,就是只要求感冒发烧的同学要隔离而已,好像那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有口罩这玩意呢,还有就是厕所天天要消毒,那个消毒水的味道真刺鼻,进去一分钟不到就得要出来,不然会呛死个人,好像就这么多吧,其他也没有什么防范措施了,可能是乡下中学这个意识不强,又或者我们那个穷地方没有太多的资源。还有就是那个时候放学了可以回家煮饭吃了再来上晚自修呢!幸好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安然无恙!

现在这个疫情,说真的害死人了,本人有车贷房贷,本来平时压力很大,这样一搞,在家两个月基本没收入,老本又没多少,第二个月的时候天天被催还贷款,不及时还就要被征信拉黑了,以后办事贷款就很难了,不得不厚着脸皮找亲人借钱缓一缓。家里村村封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从来没过这样的感觉,比平时上班感觉还辛苦!希望这次疫情能尽快好起来,我需要工作,需要还贷!加油中国,加油世界!





与爱奔跑


是03年的非典,相比较还是这次的新冠肺炎更严重:影响的人员更多,区域更广,全球传播,国家投入的可能更多,当时非典时间我在上海蔬菜批发市场干活,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大人小孩人人自危,自我保护意识这么强,企业停工,小区农村村庄进出等管理这么严


农人之省生活纪


你好,非典毒性大,新冠影响大。具体如下:

就病毒本身的毒性来说,非典更严重一下。因为非典是爆发性的发作,病情恶化十分迅速。病毒传染性也非常强。但因为当时的发生地点毕竟局限,且以高热为特征,十分容易筛查。最后在局部地区控制住了,对全国的影响并不如新冠大。

新冠病程进展相对要慢,而且轻症是可自愈的,抵抗力好的人,可以通过基础支持治疗而自愈。但是,由于刚好赶上春节放假,春运导致了病毒的全国性扩散,为控制病毒增加了难度。加上新冠的发病,不以高烧为特征,所以各地很难在民众中筛查。导致很多携带病毒的人进一步感染他人。最后造成的全国性损伤比非典大。

但是,无论如何,中国力量中国见证。无论是非典,还是新冠,通过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必然成为过去式。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提问。


旧雨轩小女子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与SARS完全不同性质的病毒,虽然两者有不少同源性,如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症状与SARS有一定相似性,但跟SARS相比,传染性没那么强。此次疫情确定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他表示,本次疫情不单是集中在武汉,而且集中在武汉的两个区,虽然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已关闭,但疫情仍在持续。同时,广东两位病人虽然没去过武汉,但在家人去过武汉后,都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而且经过基因的检测,病毒是一致的,“现在可以肯定是人传人。”目前,人们对这一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尚不清楚。钟南山表示,从流行病学调查上来看,来自野生动物的可能性较大,不过仍需要进一步了解和研判。再者,两个病情一个发生在夏季,一个发生在冬季,巧合的是,两个病情都发生在鼠年。相对而言,夏季的温度比较高,所以病情容易控制。而冬季温度不高,病毒容易潜伏。但是,不管什么病情,只要全国人民同心,任何病情都难不倒我们。祖国加油。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风雨自媒体


2003年非典肆虐,当时的紧张情况记忆犹新,如今的新冠猖狂,恐慌态势更有过之,那么除了对生命健康的威胁外,这次新疫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疫情数据对比

17年前的2003年,互联网刚刚兴起。传播途径飞沫,接触等,潜伏期短,发病症状明显,10%左右的致死率,整个疫情持续近半年,爆发期在3-4月间,最终死亡人数未超过349。

刚开始的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并大范围扩散。传播途径类似,潜伏期更长,症状更不明显,发现及确诊更难,2.3-2.4%的致死率(当前数据),保守预计持续3个月,目前死亡人数已超过非典,超过360例(国家卫健委),而且仍未见到减缓趋势。

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目前的疫情除了致死率略低外,其它各方面都比非典更重,2013年当时已经对经济产生了不小影响,那么17年后的今天,影响又有多大呢?我们看一组2019年的数据。

2019经济数据

过去的2019年,互联网风头正劲。基于强大的文化需求,2019电影票房超过630亿(中研网数据)。基于日益被开发的美食需求,2019年餐饮产值4W亿,其中外卖的产值已达5000亿,催生了海底捞,美团等一大批上市公司。基于便利的陆航交通,旅游业欣欣向荣,2019年产值6.5万亿。

那么经此一疫,2020的经济受到的影响是怎样的呢?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1.影响地域广

如果说非典疫情主要集中于城市,那么这次的新冠在临近春节爆发,给广大的乡镇农村地区也带来了莫大的隐患。返乡潮和节后返工潮,又进一步加大了筛查难度,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除此之外,潜伏期较长和国际交流,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相当的卫生风险,短期内难以解除。

2.影响行业多

2003年,互联网还是初生;2020年,移动互联网已成熟,物联网似乎也触手可及,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受影响的行业也更多。商场无人去逛,工厂少人上班,外卖没人来点,餐厅少人吃饭,陆航客流稀稀落落,景点冷冷清清。万达都免了一月的商业租金;西贝都为疫情导致的停业叫苦不迭;而这又恰恰是最能创建就业的行业,就此冷落,恢复难期。

3.影响时间长

2003年的非典,虽说持续时间半年左右,但真正严峻的时段不过1-2月。而新冠则在初始时期即爆发出难以遏制的威力,病例已大幅增加近一周。各地市对于返工人员基本都要求先隔离1-2周,严重的不允许进入居住小区。这给复工造成了较大的困难。而且近期发现的病毒传播途径匪夷所思,脱离活体后的存活时间也是长得离谱,更使得疫情控制难度大增。而经济对疫情的反应又是相对滞后的,更加拉长了影响时间。

尽管如此,我们难道就束手无策了吗?,是否有办法可以减弱影响呢?目前已经有一些可行的应对策略可供参考:

2.1.远程办公

对于多数依靠电脑工作的人来说,远程办公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效率上会打一定折扣,但在疫情持续期间,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而且如果远程办公软件功能强大,说不定疫情过去后,反而会不适应聚集办公呢。

2.2.分批复工

对于需要操作设备完成工作的人来说,可以考虑分批复工,优先复工本地员工,外地员工解除隔离一批复工一批。这样虽然刚开始产能会有下降,但全员复工后产能即恢复如常。

2.3.发展副业

被迫切换为远程办公或分批复工的初始阶段,时间是没有被充分利用的,这时可以考虑发展副业,不需要多人线下聚集就能完成的一些创收性行业,比如直播,短视频,公开课制作等,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在这个人人呆在家的时间里,BAT的平台都需要这样的流量加入。

2.4.自我提升

如果暂时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资源或内容分享,则可以考虑利用空闲时间提升职场技能,学习新知识,或者学习投资理财。多一门手艺,多一项非薪资收入,就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多一份生存保障。


乌合之众与鸟兽


请问楼主到底是02年还是O3年的非典,在我的记忆里是03年的3月,非典完全没有秧及全国,湖北宜昌市完全没有反映,而且任何行动完全自由化,不霄而过去了。今年的冠状病毒一夜之间两重天,封城封路达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时间之长也是前所未有的。要说瘟疫最严重的当属53年前的67年流行性脑膜炎暴发,它有4个第一:一传染快而广,二:青少年儿童发病率高,三:据说也是波及全国,四:死亡率高。据考证完全是中医中药防控,中西医结合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