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里的386旅到底有多少兵力?为什么战斗力非常强悍?

滨江大道东


第386旅被誉为“抗日战争第一旅”

时任美国驻华使馆武官的卡森少校参观了中国,甚至称赞说:“386旅是中国最好的旅。”


第386旅拥有诸多领导将领。旅长是陈庚,他是开国大军。政委是王新亭开国上将、副旅长是许世友开国上将、参谋长是李聚奎开国上将。(陈赓)


尤其是386旅旅长陈赓,他的名声声名远扬。陈赓是黄埔军校一期学生。用李云龙的话说,光是旅长的名字就抵得上一个骑兵师了。虽然有人怀疑这是奉承之话,但旅长确实很有名。正因如此,日军一听见386旅,也是吓得要命。


第386旅从1940年起兼“太岳军区”,这是129师机关所兼“晋冀鲁豫军区”下属的二级军区,陈赓任司令员。到抗日战争中期,太岳军区部队一共下辖四个军分区十个主力团,以及相当数量的地方武装20000多人。这还是在初建时主力团第771团调出的情况下,仍然发展到十个团。


此时的序列为:

第一军分区:辖第25、38、59团和赵洪支队。

第二军分区:辖第16、20、772团。

第三军分区:辖第54、57团。

第四军分区:辖第2、17团和豫北义勇军。

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前身是红四方面军第31军,于1937年抗战爆发后改编而成的,成立时只有第771(徐深吉)和第772(叶成焕)两个团,加上旅直属队兵力不过5700人,旅长陈赓、副旅长许世友(后陈再道)。


但是该旅在陈赓的指挥下,抗战伊始战果非常之大,诸如“神头岭伏击战”、“七亘村伏击战”、“香城崮伏击战”都是第386旅实施的,仅神头岭一战就消灭日寇1500余人,因此缴获颇丰,部队发展迅速,到1938年初时该旅实有兵力超过8000人。(真实的386旅)


随着部队的扩大,第386旅又建立了新一团、补充团、补充大队等建制,后改编为第16、17、18团,其中部分团队调出或扩编为新旅,即便如此,第386旅仍然有三个主力团近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