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结束,婆家人想让我把孩子留在老家带,我很矛盾,该怎么办?

May37996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很明确的,就是不管有什么困难,孩子必须自己在身边。

1、两代人的教育理念。

现在很多的家庭,两代人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差别。对于一些老人老说,孩子不哭即为好。他们更侧重于于养,对于孩子的品性教育和性格养成都不重视。就算是是有些老人对于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但是他们这么多年过来,思维方式早已固定,很少能积极的接收新生的事物和思想,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不利的。举一个非常简单却又十分普遍的例子,孩子走不不小心碰到桌子,很多老人都下意识的抱起来孩子,然后对孩子说,是桌子碰了你,我们打他。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是让他们吸取这次被碰的经验,以后小心一点,从而保护好自己。我们要告诉他,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他受伤,以后走路要小心,要学会保护自己。

2、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 相对于父母,老人对于孩子们也会更加宠爱。加之如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对孩子会有补偿心理,就会更加溺爱他们,对于他们的要求都去满足。这样对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之前他们的想法都被迅速的满足,有一次自己的要求没被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大发脾气,时间长了变的浮躁,没有耐心,以至于以后上学都没法安静下来学习。

  • 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独立,但是老人带孩子,很少会放心的让他们独立做一件事。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比如吃饭的时候,本来该锻炼孩子自己吃饭的年纪,老人经常会忍不住去喂饭,还会自我安慰他们自己吃的少,还会弄的哪里都是,自己喂还能让孩子多吃点。
  • 还有就是,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可能会出现性格上的缺陷,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能会伴随他们大半个人生。

3、父母对于孩子是不可替代的

这里我就直接举身边的例子。两口子都出国挣钱了,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突然冲着奶奶喊妈妈,奶奶纠正他应该叫奶奶,但是他还是不停的叫妈妈。我不知道当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会是怎样的感觉。对于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可能他从老师,从动画片,从别人的嘴里,了解到的妈妈的所有,都和他的奶奶完整的重合在一起。我猜不到这么小的孩子心里的想法,但是我能肯定的是,这样对于他的心里成长肯定是不利的。还有一个亲戚家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小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现在又正是叛逆期,跟父母的交流几乎为0,每当父母因为某些事情批评他的时候,他都只有一句话,小时候不管我,现在凭什么管我,让父母哑口无言。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孩子的成长环境也都是不同的,当然不是每一个老人带的孩子都会影响他的成长。但是我还是觉得,孩子的成长是必须有着父母的陪伴的,这种陪伴是你在孩子长大之后无法弥补的。


只要出发


不管多难,孩子坚持自己带,否则,后悔都来不及。

我家大宝就是在九个月时,婆婆找各种借口把孩子带回老家,我当时没有坚持自己带,只是每个星期回家看孩子。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发现他严重缺乏安全感。跟婆家人说起孩子的安全感问题,他们都觉得我事儿多,他们觉得小孩子吃、睡、玩,这三样他们都照顾的很好,这就够了。

后来我就不跟他们说孩子的心理、教育这些问题了,因为说了他们也不当回事,还嫌弃我事儿多,公婆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某某家孩子才几个月就丢在家里出去打工了,人家一年才回家一次,你每个星期都能回家见到孩子”。

为了多陪陪孩子,我每周五不管多晚都要回老家,周一早上天不亮就回单位。即使这样,孩子缺乏安全感的状况还是越来越严重。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一二三还数不清,但他每周都凭借着本能在周五晚上等着我回家。看见我之后,就不能接受我离开他的视线范围,就连我上厕所时,他都要在旁边等着。到了周日晚上,即使没人提第二天我上班的事,孩子也本能的感觉到我的即将离开,迟迟不肯睡觉,睡着了还紧紧抓着我的手,即使在梦中也不时的叫声“妈妈”,没听到我答应就赶紧睁开眼看一下。

现在想起这些,还是心酸不已。

大宝三岁时,二宝出生了。我还在坐月子时,婆婆就提出来产假结束后,把二宝也丢在老家。这次,我坚决不同意。在二宝四个月时,我找亲戚帮忙,在单位附近给大宝找了幼儿园,租了房子,还给公公联系了一个打扫卫生的活。婆婆看木已成舟,只好一起跟我去看孩子。

现在,农村确实有很多留守儿童,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也都聪明懂事,但是,他们的内心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特别是从小离开父母的孩子,不仅缺乏安全感,还会对父母产生陌生感。如果再有人捉弄孩子说“你父母不要你了”,那对孩子的打击更是不可估量,甚至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仇视。

第二,孩子性情不稳定。爷爷奶奶的溺爱再加上父母的补偿心理,留守儿童的性格有时会发生扭曲,脾气不正常,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不能理性对待,可能会出现极端行为。

第三,孩子会刻意讨好他人。留守儿童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爷爷奶奶一般也只关心孩子的吃穿问题。孩子为了得到他人的关注,就会特别听话,刻意的去讨好他人。对孩子来说,超越年龄的懂事、乖巧、讨好,并不是正常的发展之路。

这些都是出现在我家大宝身上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脾气暴躁等等这些大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因为我家大宝没有出现,我就不多加评论。

因为知道孩子丢在老家做留守儿童的痛苦,所以,我总是劝那些跟我有相似经历的妈妈们,不管多苦多累,一定要坚持把孩子带在身边。


我家小豆苗


怀孕的时候我计划产假后调整到更辛苦的岗位,可以挣到更多的钱,给宝宝更好的生活。没想到,生完孩子后,面临孩子在成为留守和我辞职做全职妈妈的选择中,我毫不犹豫选择了辞职。

理由有三:

一,刚当妈,真的放不下孩子。

怀孕的时候天天挂在身上不觉得,生下来后一会儿见不到宝宝,就失魂落魄。刚坐完月子有次被婆婆气哭了,老公拉我出去沟通。聊着聊着,我就心急,要赶紧回屋看宝宝。

把宝宝放在千里之外的地方,简直无可想象。

二,生之前我就很清楚,绝不可能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因为我25岁开始做婚恋,还没结婚就跟很多婚姻破裂的客户频频接触,也有了自己的很多感想。

我非常清楚,一个女孩子,如果跟自己的妈妈不亲,一生都很凄惨。

我还有个很漂亮的未婚客户,从小姥姥养大,父母带着弟弟一直生活在外地,姥姥死了,她说自己没有家了。

三,之前老家有个孩子,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有次我见她拉着姑姑姑父的手,走在中间特别开心。

还跟姑父说,姑父我爸爸老是不在家,我管你叫爸爸吧。

想想,如果是自己的娃儿……



红娘小红


建议雇佣保姆,是最佳的选择。

一、从婆婆层面讲。提问中讲道“婆婆没出过远门,也不想跟公公分开,他们年纪大了,肯定恋家,让他们跟着跑这么远,我也很内疚。而且婆家姐姐也刚生完孩子,比我的大三个多月,一直住婆家,他们也想照顾下她。”,可以知道,如果婆婆现在来帮你照护孩子,主要有三个顾虑:

一是不想与公公开分。三更撷萃有一朋友,才五十多岁,在距家六十公里远的儿子家哄孙子,每谈及老公一人在家生活,就泪水涟涟地说:“他一人在家可怜啊,忙了一大晌,回家来还是冷锅灶。”可见“少来夫妻老来伴”“夫妻老来见真情”,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特别是你公公岁数大了,婆婆不想让他一人在家无聊、寂寞、孤独地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是年纪大不想离家。年纪大了,又“没出过远门”,如果让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人,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都不适应

,如果强行让她来管护孩子,应该是不情愿、不高兴、不习惯的,不愿意来也是人之常情。

三是照护着姐家孩子。婆婆在老家正在照护外孙,如果立即就丢下外孙不管,来海南照护孙子,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建议让把孙子送回家照护,也是解决问题的两全之策。

二、从姑姐层面讲。从婆家姐姐(姑姐)的角度讲,一些地方有一种传统的旧习俗,就是男女是不平等的,家里的所有权益,已出嫁的姑娘是不能享受的。这不合情理,也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既然婆婆“正在”给姑姐管护孩子,就放下姑姐的孩子来照护你的孩子,从“先来后到”角度讲,也是讲不过去的。俗话说得好:“要得公道打个颠倒”,假设婆婆正在照护你的孩子,现在丢下不管,去管其其他子女的孩子,你会怎么想?因此“他们都很反对我把小孩带身边,孩子四个月就开始催我断奶”,想让把孩子送回家照护,从婆婆的角度讲,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

如果自己坚持让婆婆丢下姑姐的孩子不管,来管你的孩子,势必会伤了姊妹之情,也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三、从自己层面讲。从网上搜到,2018年海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5885元/年,同比名义增长率12%左右,到202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会更高。同时,海南省2019年最低工资标准为1670元/月(20040元/年),且“我们夫妻俩都有正式工作”,那么如果夫妻均达到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标准,约是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如果雇佣保姆,夫妻二人其中一个人的工资是绰绰有余的,这应该不是“又没钱请保姆”的问题,应该是“不想花钱请保姆”更贴切些。

因此建议,雇佣保姆照护孩子,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公公得以婆婆相伴,婆婆能享受居老家之乐,姑姐的孩子有人管护与弟弟亲情融洽,自己又能每天都与孩子亲密接触,何乐而不为呢?

祝你能够选择到最合适的照护孩子的办法。


三更撷萃


亲爱的记住再难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有限,就那么短短的几年,孩子还小,正是依赖你的时候,不要把他放家里,我儿15个月的时候我把他放家里102天,我度日如年,每天想他到后半夜,公公婆婆对我儿亲的很,大姑姐家孩子比我儿大40天,姑姑也疼我儿子,可是孩子还是看起来可怜兮兮的,那么小就默默流泪,每天就是喊妈妈,看见出租车就喊妈妈,我是坐出租车走的,听见电话响了拿起电话喊妈妈,我答应他叫他的名字他就往外跑,觉得我回来了在叫他的名字,这些事过去十几年了我想起来依然流泪,从那以后再难我也把他带在身边,咱的孩子有长大的那一天!


秋叶静美73293633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强烈建议一定要排除一切困难把孩子留在身边。

我的儿子今年八岁,上幼儿园之前一直在老家跟着奶奶,说实话,直到现在我都后悔把孩子留在老家的这几年。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和所有迫于无奈无法把孩子留在身边的妈妈一样,我也有很多的苦衷。工作不稳定,在初来乍到的城市里赚着每月2000元的薪水,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和老公挤在一个便宜的出租房里,每一分钱都要算计着花。在这种条件下,怎么舍得孩子跟我们来受罪呢?如果孩子在身边,没有钱找保姆,只能自己辞职看孩子,城市花销大,少了一份收入,老公的压力会更大。迫于这些现实问题,我最终同意把孩子留在老家,由婆婆照顾。可是没有孩子在身边的日子,我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想到他,每次回老家即将离开的时候,孩子都会抱着我的腿,哭喊着不让妈妈走,每当这时,我会和孩子抱在一起哭做一团。只能狠心掰开孩子的手,头也不敢回的离开。有时晚上做梦,总是会梦到这一幕,然后从梦中哭醒。到了后来,只能趁着孩子不注意偷偷的走,我无法想象,突然找不到妈妈的儿子会是怎样撕心裂肺的哭。我从不敢问婆婆。现在儿子8岁了,我发现他非常的缺乏安全感,会在玩玩具时突然回头叫妈妈,会在半夜醒来找妈妈,几乎没有一次能一觉睡到天亮。我后悔了。对于童年和父母分离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抚平的伤痕,害怕父母离开自己,没有安全感。

二、孩子跟着奶奶,确实吃的很及时,穿的很暖和,但是在农村待久了,满嘴的家乡话,还有农村人惯有的口头语和粗话,一直到现在,儿子偶尔也会冒出一句两句。童年时期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几年,身边的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在父母身边,父母才能对孩子的为人处世、生活习惯有所了解,才能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以及有效的教育,才能保证孩子朝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缺乏的父爱和母爱不是其他人可以替代的,它的缺乏,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变得不完整,也会使父母错过孩子的成长,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也就错过了。

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否把孩子留在身边,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妈妈,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你想要的是更高的职位更高的薪水还是孩子的童年?这个需要问一下你的内心,去分析,去做决定,未来的路谁也无法预测,但无论是怎样,我都希望你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建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找保姆看孩子或者辞职在家带孩子顺便做一些副业,考一些文凭,为以后的正常工作做准备。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不给以后留遗憾,还是把孩子留在身边吧!


爱陪伴


相信我,痛苦的婚姻家庭生活就是这么开始的。以本人的经验来说,不要考虑他们任何人带,也不能放老家给他们。从你身边或娘家物色看有没有能一心一意来给你当保姆的人,一定要给保姆费的,否则都不长久。实在不行还是觉得能决心辞职了自己带都好。


皓乐妈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很多家庭可能都有类似的问题,但是每家的情况还不太一样,当时我也是自己带了两年直到孩子上幼儿园,说没遗憾,那是假话,毕竟错过了两年的职业黄金期,可是我坚信,如果我当时把孩子送回老家,现在我会更后悔!


萌萌哒毛毛虫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你能坚持你的想法

那么多打工的人都是吧孩子丢在老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也要这么做

说说我的感受吧

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虽然这样很累,但是也很幸福~

每天都可以见到小宝宝,

累的时候看到宝宝会让我们的疲惫一扫而光

烦闷的时候看到宝宝会让我们的心情瞬间变的开朗

不要苦恼,找一个借口带着宝宝一起走吧


打怪升级ing


我是农村的,我三弟媳妇就是你这种情况。我给你说说吧。

我老公有两个兄弟,我和二弟在老家,我们两家各有一个小孩。当时正在孩子都在上小学,而我们也都在工作。三弟是上大学出去的,在塘沽安了家。弟媳妇怀孕时我婆婆提前去了一个月,直到弟媳妇修完产假。婆婆考虑我二弟我们两家都在上班,不放心家里的两个孩子,就把三弟家的孩子带回老家照顾。

我婆婆把三弟家孩子照顾的很好。每天定时喂奶,喂水。作息习惯很规律。孩子很健康。三弟和弟媳利用节假日也常回家看孩子。我和二弟媳妇如果谁有空了也帮忙照顾小孩。小孩可有意思了,别看她那么小,知道和我们亲近。一直到小孩上幼儿园了,三弟就把孩子接走了。我们和孩子建立了浓厚感情,直到现在十四岁了回老家还会让我们抱抱,我们都特别喜欢这个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