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合肥滨湖买房的大部分都是外来户?本地人为什么不去滨湖买房?

手机用户6714400555


合肥滨湖新区的房价不低,与合肥主城区房价差距不大

图上所示是合肥滨湖新区房价走势图,根据安居客的数据显示滨湖新区房价走势图,可以看到目前滨湖新区的房价均价已经达到了22600元。跟大家分享下合肥主城区10月份的房价情况,庐阳区10月新房均价 19859 元/m²、高新区10月新房均价 18331 元/m²、蜀山区10月新房均价 18736 元/m²、包河区10月新房均价 20700 元/m²、政务区10月新房均价 25866 元/m²、瑶海区10月新房均价 14662 元/m²;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在合肥主城区中,除去瑶海区的房价在1.5万左右外,其他区域房价都逼近或超过2万元,剩下的就是滨湖新区了。可以说仅仅计算合肥市辖区的房价均价,合肥的房价均价应该在1.8万以上,高房价对于合肥说是事实。

来合肥购房的都是外来人?这个数据无从考证,但是安徽房产投资风比较盛是事实

第一、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全省各地来合肥购房的情况与全国其他省份基本雷同。为何大家会感觉到合肥滨湖新区购房的都是外地人多?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除去刚需在合肥买房定居的原因外,房产投资是买房的另一个因素。2014年8月合肥限购松绑,在限购放松之后的一年之后2015年合肥的房价才开始火热起来。这个时候合肥的滨湖新区房价才在各种政策支持下开始上涨,大家要知道这个时候滨湖新区的房价才开始上涨。

第二、合肥房价上涨跟外来人口有很大关系,要知道合肥每年的外来人口流入情况还是不错的。2018年合肥的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 15.2万人,常住人口达到808.7万人;而2009年合肥市的常住人口才为501万,也就是说10年时间合肥的常住人口增加300多万,平均每年30万左右。可以说如今合肥外来人口的比例已经占据了接近一半。如果从这点来说合肥市区一半的房产都是由外来人口支撑的也不为过。

综上,本地人不去滨湖新区购房这样的结论很难被证实,在房产投资风旺盛的合肥没有多少人会禁得住利益的诱惑。可以说除去极少数老年人可以禁得住过去几年房价的暴涨外,多数年轻人是难以控制自己的。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喜欢记得点赞、转评,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勇谈房产经济壹贰叁


滨湖开始发展的时候应该是十几年前吧,那时候也是合肥大建设的时候。我记得那时候很多地方都在拆迁,拆迁户每家都有至少2套房,谁还会买房呢?再后来滨湖慢慢的好了一点,然后医院学校都有了一些,那时候的价格还不是很高,本地人外地人都有在滨湖买房的,外地人可能会更多一点。近几年放假太高了,本地人基本原先就有房或者拆迁有分的房子对滨湖并不是很热衷,加上本地人有钱买房的不多,所以本地人买房的就少了。而合肥近10年的发展确实还可以所以外地有钱的人到合肥买房的就更多了,毕竟合肥就安徽来说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确实要多一点。


浮桥老树


告诉你一个实情,合肥滨湖区之所以前几年如此大火,主因之一就是流传安徽省“四大班子”(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将搬迁至滨湖区,所以导致滨湖开发的房子不够卖的,极为火爆。滨湖迅速崛起,结果……“四大班子”搬到包河区了……之后买房的就比以前少了很多,起码买房速度慢了许多。


讨厌鬼333


合肥滨湖于2006年11月15日正式掀起开发序幕,晚于政务区开发4年多。外来人口不仅喜欢在政务区买房,而且热衷于滨湖区买房。

为何在滨湖买房大部分都是外来户?原因有以下:

(一)经历非凡:安徽省劳务输出破千万人为全国之冠,在滨湖买房均来自在一线城市或江浙地区打拼的非合肥籍安徽人,就业地均都比合肥发达。他(她)们视野开阔、思维超前,其经历、阅历、收入、洞察力等综合素质均在合肥人之上。曾经耳濡目染苏州老城区与新区房价的逆转,也耳闻目睹上海浦东的崛起和深圳从小渔村的发展历程,从而使他(她)们返乡置业首选滨湖新区买房坚定了信心!

(二)政策引导:合肥市从2010年末~2014年8月1日限购期间,外来户无资质在老城区购房,只能选择在非限区的政务和滨湖等郊区买房。政策层面上支持非合肥籍的外来户在滨湖购房消费需求,从而推进滨湖楼盘的雄起。


(三)资源外迁:a教育资源:首先外迁优秀中小学到滨湖,不能外迁的建分校。将老城区的合肥师范附小、45中、一中等学校迁移滨湖落户,将屯溪路小学、实验小学、寿春中学、48中、168中学等中小学在滨湖建校区。营造滨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外来户眼球,激发外来户在滨湖的购房热情。


b医疗资源:滨湖医院(三甲)早已运营,长海医院(三甲)正在建设中,将于2021年10月投入使用,妇幼保健院和口腔医院滨湖分院(三甲)刚进入施工阶段。医疗完善方便买房者就近就医的要求,对滨湖楼盘起到推动作用。

c行政资源:2011年合肥合并巢湖和庐江向南延伸拓展了空间,为推进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奠基战略布局。2016年4月1日省政府正式搬迁滨湖新址,行政力量将滨湖拉升到置顶的高度。使得省政府周边楼盘的房产弥足珍贵,其中葛洲坝中国府房价到达35000元/平。

(四)资源倾斜:A交通倾斜: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上向滨湖倾斜,合肥第一条地铁开建就是滨湖至火车站,建设中的5号地铁线通往滨湖。第三轮地铁规划已通过发改委审批,其中7号、8号地铁线均经过滨湖。交通便捷吸引外来户在滨湖买房落户,促进滨湖楼市的热销。

B产业倾斜:建设滨湖科学城总面积491平方公里,包括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装置集中区。依托合肥科技创新崛起发展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



滨湖的发展正迎合外来户买房自住或投资理念,正中外来户下怀。也是外来户在滨湖买房的理由所在。

为何本地人不去滨湖买房?原因以下:(1)观念:滨湖区刚开发时与政务区如出一辙,2007年合肥房价(均)3700元/平,而同期滨湖房价只需3千/平远低老城区。滨湖在本地人脑海里是巢湖北岸的大圩区,是沼泽地或不毛之地的代名词。本地人“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郊区一间房“的观念根深蒂固,更看不上滨湖这块荒郊野外的地段。



(2)配套设施:本地人在老城区居住习惯成自然,老城区配套设施齐全生活安逸。郊区开发的楼盘在交通、上学、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跟不上,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

(3)安于现状:本地人依旧沉浸在老城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陶醉在淮河路步行街的市井及李鸿章故居、包公祠、逍遥津、四牌楼、庐州府城隍庙之中。只满足于眼前现状、享受眼前生活,对滨湖未来发展认知不足。


(4)目光短浅:本地人就业于合肥,外省发达地区从未打拼过,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毫不知情。2016年12月26日合肥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许多本地人第一次座地铁,那场面是坐无虚席、人满为患。可想而知本地人之前对"地铁房"、"地铁楼盘"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去遥远的滨湖购买房子?

(5)不缺房:本地人有房住,即便缺房也是通过棚户区改造获取回迁房,更愿意回迁在原址或附近不远的熟悉环境内。

真正使本地人反思在2016年底,地铁1号线的运营加上当年房价翻一番,才知道滨湖的房子物有所值。如今滨湖房价(均)2万,市区新站和瑶海房价才1万3~4千。

滨湖经过十二年的发展今昔乃天渊之别,此滨湖非彼滨湖,"国家级滨湖新区"等待国务院批复。老城区只是合肥的爸妈,政务区才是合肥的倾城女儿,滨湖区却是合肥撑起家业的长子。


皖江新四军


滨湖距离老城区二十公里 十五年前政府打造大湖名城。把巢湖归纳到自己的市内湖 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开发过得地方 野草丛生 芦苇荡样 富了一批人 也带走了一批人

又过了些许年 滨湖迎来了一波购房潮 楼高路宽仿佛是现代人评价新区是否够格的标准 一个本来就没啥灵魂的地方 多了这些钢筋混凝土的怪物 一些人开始自嗨 这就是大湖名城 这就是创新高地

政务开发商开始拼命给这地方加筹码 骗来了一波人 时光来到2013年 滨湖迎来了万达这个地产巨兽 记得万达茂刚开业时 那人流赶上春运火车站售票大厅 可是这个巨大的泡沫怪兽在去年卖给了接盘侠融创茂万达文旅城已经是一个笑话

早晚高峰在两条通往滨湖主干道 徽州大道和马鞍山路上 可以明显发现 回老城区的道路总是比进滨湖的要堵的多

为什么合肥本地人很少去滨湖购房 合肥本地人去滨湖购房的也多 但不是住 而是一种投资 本地人还是喜欢住在老四区 工作单位近 朋友都在周边 小孩上学学区和各方面配套设施都齐全 除了堵一点其他好像都很好

合肥本来就是没有灵魂的城市 没有太多的历史 唯有一个环城公园记载着这个城市岁月变迁 一条护城河从我记事起。好像岁月未曾在她身上留下痕迹 我第从出生到初中都是在那边度过 那时候叫建设厅大院 现在依然还在 前些年一些开发商准备想拆掉这个地方 但是发现这个地方拆和建的成本实在太高 一再搁浅至今 红砖小楼 一到夏天就能听到蝉鸣的大院记载了太多往事 我希望她永远安静的在那里 闹中取静的地方 永远也不要拆

后来上高中 我们家在距离大院两公里的地方买了一套商品房 离上学的地方很近 那个时候的宁国路还没那么多酒吧 夏天小龙虾也才二十一斤 夏天去省体校游泳回来 顺着芜湖路一路都是高大的梧桐 那时候建马鞍山路万达 准备把芜湖路梧桐全砍了 后来市民自发上访 留下了一大段

之后买了一套改善性住房 还是在老城区 徽州大道上 离滨湖开车也就十五分钟

再后来结婚买了套婚房 离父母也就五百米距离 朋友 父母 工作单位 熟悉的东西都在身边

不是合肥本地人不买滨湖房 我开车去滨湖也 只要十五分钟 我所有的牵绊都在老城 为了孩子还有本部好学区 为什么还要去滨湖买房呢?


用户7378774794391


这个我清楚我来告诉你

首先老城区有一部分人拆迁安置在滨湖 所以不需要在滨湖买房

滨湖土著大部分拆迁也安置在滨湖所以也不需要在滨湖买房

早期拆迁基本上没多少钱,讲白了都是农民也没吊存款 拆迁的钱不够额外再去买房,他们把钱用在了安置房的装修上,供孩子教育,银行存一点改善生活条件,还有的买车跑出租或者家用。合肥大多数出租车老师傅家里都是拆迁户,拆迁户家里两三代人基本上没有购房压力,加上对本地熟悉跑出租又自由,又不需要高学历,又能顾家又能挣钱!

至于外地人有多少在滨湖买房的我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大部分是合肥周边区域购买者很多,距离近而且早期房价不高,大部分是在发达地区打拼挣到钱的人还有出国劳务者。还有炒房团不在我说的范畴因为他们买的房子都是空的,没人的房子没有实际意义,这几年滨湖的人多了是因为早期购房者陆陆续续返乡了,我老表就是因为孩子要上学不得不从北京回来,夫妻俩继续挣钱 ,老人过来带小孩,小孩去上学,都在滨湖。合肥周边地区人的生活习惯习俗方言都相同,所以在滨湖能更好的融入!


迷茫的努力哥


本地人,只要不是无能的贫困户,最少有两套房子,一套单位分的只有居住权的老房子,一套花钱买的商品房。如果是早年的拆迁户,房子就更多了。

合肥的房价涨帽在一六年,获得世界第一名以后,加上国家的调控政策,涨价的动力越来越小了,涨价的幅度越来越低,一是房价基数太高,与个人收入的经济实力相差大。二是本土刚需很少。投资买房的回报率不明确。

好汉不提当年勇,恶人难逃地头蛇。一个城市,还是本土的人比外来的人要精得多,好地点,好楼盘早被他们霸占了,买房轻车熟路,投资高成低就。天鹅湖,政务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提升,早以是合肥发展的象征。

滨湖,这几年得益于省政府的搬迁,让精明人嗅到了,跟着政府走,什么都会有的香味。

在合肥荣获全球房价涨幅第一名以后,应该说是省委省政府,合肥市委市政府以及全省人民都很高兴。世界这么大,第一有几家。网络媒体时代,信息快,外地人蜂拥合肥,就连西安及一些省会城市都只有通过抢人才,抢人口的措施来保证不拖发展的后腿。

滨湖,滨湖,无滨不湖,无湖不滨,如若把巢湖治理得象西湖一样完美,发展得象西湖一样迷人。外人的有钱购房人也竞得一块希望高地。


qzuser


外地人去滨湖买房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滨湖便宜,最初去滨湖买房就是图便宜。当然也包括很多拆迁后。2016年前后去滨湖买房的,有很大比例是炒房客和投机客。合肥这样城市所谓新区只是主城区的外延,并不是为了代替主城区,也代替不了。看看滨湖商业,半死不活,再看看老城区步行街,依然热闹非凡。一个城市底蕴和文化自己商业主要看主城区。再看看房价,滨湖房价有的是被投机客炒作起来的,当然在滨湖的开发商都是大开发商,这些开发商到哪里,哪里房价都要涨点。合肥最高房价在老城区,经济广场达到5万一平,老旧房子也达到3万。合肥最优质学区还是在老城区,45中,南门小学,六安路小学,长二小等都在主城区。滨湖每年夏天的蓝藻臭味还没解决!环保问题没解决!内涝没解决!万达二期、宝能项目搁置!投机客撤出?滨湖未来如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当前首播


2016年,安徽省委四大班子搬迁到滨湖。就可以看出安徽省搞好滨湖的决心。可以说,在滨湖赌上不仅仅是合肥的城运,更是整个安徽的省运。合肥本地人看不到政府得这份决心,想着守家待地(老城区),整体素质不高,再看看进合肥的外地人,大部分都比本地人勤快多了,也相信政府打造好滨湖新区的决心和魄力。


合肥房产非专业人士


这个问题很简单,想当初金龙书记大力打造合肥市,当时合肥各方面期望值不高,房多人少;后来弄了限购令,针对外围,老城几区外地人不准购买,只有空气清新,高楼林立的几个卫星新区诸如:滨湖、经开、政务、高新等才是他们必备之选;又有炒房客的强势加驻,加之大量人口井喷势涌入,反而成就了今天新区的房价,但高房价并不能改善生活的便捷,如想“衣食住行”都如老城区尚有不小提升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