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排头兵】智能制造发力,赋能企业逆势增长

【智能制造·排头兵】智能制造发力,赋能企业逆势增长

近年来,我省围绕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医药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行业,实施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及综合标准化项目36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5项,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在此次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看看通过智能制造抗疫“亮点”都有哪些。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曾先后完成“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专项”、“智能制造(数字工厂)示范样板工程”等一系列项目,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专项于2019年7月通过项目竣工验收,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诸多成果,在本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均发挥了关键作用。

战略规划,智能制造工作全面推进

“制造智能化、产销全球化、管控精准化、发展和谐化”是巨石集团2018年描绘的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走进中国巨石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最直观的感受便是——这里处处蕴藏着智能制造的“大脑”。在生产车间,卸筒机器人、自动摆托机器人、取纱机器人等各类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大数据控制下智能的操作、精准作业,实现无人化生产;在检装车间,智能分配系统指挥自动AGV运输车、智能环形车和自动导引运输车穿梭装卸,双层立体物流线与智能立体仓库高效运行,实现检装与仓库管理的全面自动化。

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利用机器人、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等方面整合应用,随之而来的是生产线人数减少、自动化生产和产出效率提高等优势,尤其在疫情期间,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优势凸显。

成果突出,智能制造赋能企业发展

项目完成了

◆ 智能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布局的数字化建模

◆ 实现了工厂互联互通网络架构与信息模型

◆ 完成了生产流程实时数据采集与可视化

◆ 实现了现场数据与生产管理软件实时信息集成

◆ 实现了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协同与集成

◆ 建立了首家玻璃纤维行业工业大数据中心

◆ 实践和应用了生产工艺仿真与优化

通过项目实施,巨石集团已建成玻璃纤维行业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实现玻璃纤维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项目实施后,生产效率提高45.04%,生产成本降低20.37%,产品研制周期缩短48.15%,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1.88%,能源利用率提高24.25%,采用自主可控装备29项,设备国产化率9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31项,其中授权6项;软件著作权6项;形成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2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众多企业举步维艰,但巨石集团有限公司2月销售业绩、出口业绩却双双实现历史同期最好,创造了逆势上扬的傲人神话,打出了漂亮的化危为机突围战。

【智能制造·排头兵】智能制造发力,赋能企业逆势增长


【智能制造·排头兵】智能制造发力,赋能企业逆势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