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即便疫情过去,消费也不会立刻回升,尤其是餐饮,认同吗,为什么?

品人生1


今年春节期间爆发的疫情,给很多行业都带来了重创,以餐饮,娱乐,旅游为首的服务类行业更是哀鸿遍野。因为,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强,国家不得不出台让大家春节待在家里的隔离措施,人无法出门,肯定就无法消费。

因为隔离,原本在春节期间大家的走亲访友,逛街购物,旅游出行都不能实现。因此在疫情期间无法营业的商家们都寄希望于疫情结束之后,会迎来一波小的消费高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些商家挽回部分损失。

不过,据我观察,随着疫情的逐渐消退,我这里说的“消退”并不是彻底结束。我所在的城市成都相对而言受疫情影响比较小,基本也处于全部复工状态。但是所谓的消费高潮并没有来,首先大家还对“疫情”存在恐慌心理。毕竟疫情没有彻底结束,而且最近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在快速的消退,但是输入性病例又在增长。所以让疫情结束的时间又延长。所以,除了正常上下班之外,大家基本还是不太愿意从事户外活动。这些餐饮娱乐并没有迎来消费高潮。

疫情彻底结束还需要一段时间,就目前看,原本以为5月底国内的疫情可能会彻底结束,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因为现在疫情已经在全球爆发,虽然国内抗疫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并不能说国内疫情消除,就代表疫情的彻底结束。所以疫情对行业和个人心理的影响还会继续。

疫情结束后,国民消费不会立刻提升,也就是说不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

在此之前,我其实也认为疫情结束后,消费可能会迎来报复性的增长。但是这是基于对疫情会很快结束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但是我在上面已经提到,疫情不会在短期内彻底消除。那么就会因为各种原因,不会在疫情结束后出现报复性反弹。

  • 受疫情的影响,人们消费观念逐渐在发生变化

如果说短期的疫情会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那么长期的疫情就会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因为疫情期间大部分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无法正常开工,无法开工就意味着收入降低或者没有收入,大部分人在此期间都是要吃老本,甚至因为疫情,让很多人负债累累,出现信贷危机。所以人们也就逐渐会增强风险意识,形成储蓄观念,以抵挡明天突发的意外。

  • 受疫情的影响,大家内耗太凶,消费能力明显不足

疫情爆发以来,在我认识的朋友圈子中,没有谁能轻松度过,基本都是在“坚挺”,因为大家基本平时都是做生意,创业,投资,没有多少“余粮”在家。疫情期间,基本都是吃老本,上班的被降薪,创业的基本没有收入,投资的只有资产没有资金。基本都快囊中空空了。就算疫情结束想来个报复性消费,也没有那个能力。更甚至很多人因为疫情破产失业,面临重新创业就业,会把更多的经历放在让自己活过来。

  • 这次疫情,给我们了很多关于健康方面的提醒,对于餐饮行业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影响

这次疫情,会让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毕竟包括非典在内,都是因为吃野生动物引起的,非典的果子狸,新冠病毒的蝙蝠,当然目前对于新冠病毒爆发的真实原因,又出现了不同说法。但是健康的饮食,是保护身体的最重要保证。大家可能对于在外面吃饭,多少会产生一定时间的抗拒,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会减少在外吃饭的时间,所以餐饮可能会相比其他行业,受到的影响会更多一点。

总之,随着疫情结束时间的延长,所产生的内耗会越来越大,在疫情结束后,可能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调整期。在这个期间很多行业的发展都会变的缓慢,虽然现在国家也出台了很多刺激经济措施。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需要刺激人们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