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是怎样的皇帝?

王超行侠仗义


光武帝刘秀,他的人生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秀”的可以!


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必备要素,而能够同时占尽这三者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刘秀就是其中的一个。所谓时势造英雄,本来只梦想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刘秀,因为哥哥刘演倾尽家财,欲图大事,只好跟着起兵,打着“复高祖之业,定往事之秋”的旗号,开始了一路开挂的人生。



这里我们不讨论他的发迹史,主要来回答题主的问题,看看刘秀到底是怎样一位帝王。


政治才能

作为一位平定乱世的开国君主,刘秀的军事才能自不必说,然而更加可贵的是,他同样是一位有着政治谋略的帝王。


首先,作为一位皇帝他是非常勤勉的,《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记载:“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其次,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恢复社会生产,让人民休养生息。比如多次释放奴隶,解决了土地荒芜而人口又不足的问题;轻徭薄赋,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面对大臣发兵匈奴,立“万世刻石之功”的上书,刘秀却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最后,他加强中央集权,解除功臣贵戚的军权,赏以高官厚禄;精简地方机构,并对地方官员严加要求,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令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正是这一系列的举措才有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重情重义

刘秀的人品那是好的没话说,你说他是为了赢得人心施以怀柔政策也好,真的胸怀宽广也罢,总之他就是能让人心服口服竖起大拇指。


早年征战的时候,为了彻底收服赤眉军的分支铜马军,他经常一个人骑着马到铜马军各营去巡视,和军官士兵聊天,这份坦诚最终换来了铜马军的敬重和推心置腹,而刘秀也有了“铜马帝”的称号。



称帝之后,优待功臣良将。大将冯异因为铲除豪强被百姓成为“咸阳王”而惴惴不安,上表请辞,刘秀却给了他足够的信任。鸟尽弓藏,猜忌功臣这样的事情,在刘秀这里是不存在的,比起先祖刘邦,刘秀的容人之量要大得多。


他的情义还体现在他对待感情的态度,刘秀一生子女众多,然而除了一个出自许美人之外,都由阴丽华和郭圣通两位皇后生育。阴丽华是他的原配,也是一生挚爱,后来因为政治原因娶了郭圣通,后立为皇后,他心中却始终觉得有负阴丽华,至江山大定,便废郭立阴,也算是对原配的一种补偿,对自己情感的一种补偿。



有人说,那郭圣通又做错了什么呢?是的,她没错,只是皇后只有一个,最爱也只有一个,而这个人不是她,她不是那个对的时间遇到的对的人。而且作为废后,郭圣通也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并没有向历代的废后一般晚景凄凉。


总的来说,刘秀绝对堪称一代明君。打仗身先士卒,有勇有谋;治国励精图治,怀柔天下,重视农业,发展经济;为人重情重信重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帝。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侵删,谢谢!


陌上女公子


光武帝刘秀,曾被称“位面之子”。

这个是说他本身运气很好。

本来他躬耕于田野,对天下并无奢望,就是入长安求学后,也只是有“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人生梦想——当个拉风的仪仗兵,娶白富美阴大小姐为妻,此生足矣。

谁知时势造英难,他哥率先起事,自己也就跟着干了。不久哥哥被害,把他推上了前台。

刘秀忍辱负重,自己发展势力,此时已娶到阴丽华,又得到真定势力,有郭圣通的舅家相助,昆阳一战如有神助,不过两年,就称了帝。其后更是扫平关东、平复陇西、攻略川蜀、中兴汉家。

他的创业路,虽然艰辛,但相对而言,较为平顺,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座”才羡慕他。

刘秀运气好,品性也不差。

虽说在娶郭圣通一事上,免不了政治考虑,但终究他还是全了与阴丽华的爱情,且也没有太为难郭圣通,当然,这其中阴丽华起了很大作用,但也要刘秀听得进去才行啊。

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刘秀也很仁慈。

他用优厚的俸禄和隆重的礼仪来回报功臣,——高佚厚礼,允荅元功。同时他“偃干戈,修文德,去甲兵,敦儒学”来提醒武将收心。

光武帝的功臣们,最后都“保其福禄,无诛谴者”。

所以,在后人看来,刘秀实在是运气好,人品好,让人不得不服。


钱多多读文史


东汉建立者是刘秀,但刘秀不能称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因为西汉和东汉是一脉相承的。汉光武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直系子孙,不过因为刘秀这一支没有继承皇位,所以到刘秀这辈也就是一个大地主而已,有皇族名分而没有皇族之权。

汉光武帝在王莽灭亡后击败各地割据势力,重建汉王朝,因定都在洛阳,与旧都长安的汉朝区别,称为东汉,史称光武中兴。

刘秀英才天纵、坚毅果敢;他收编铜马军,敢于用铜马军军士做护卫,可以说宽容大度、胸怀天下、有非常之气魄;他直至晚年也手不释卷,可以说好学不倦;他不杀开国大将,气度恢弘;总之,他是那个时代中国涌现出来的最杰出人物!

梁启超评价刘秀汉尚气节,光武、明、章,奖厉名节,为儒学最盛时代,收孔教复苏之良果。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

毛泽东评价刘秀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再把自己嘲


汉光武帝建立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重新统一全国,开创“光武中兴”,字文叔,河南南阳郡蔡阳县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在位33年。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称刘秀是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三最”最会用人;最会打仗;最有学问。东汉王朝一共持续了195年。

光武帝刘秀登基后对待功臣和汉高祖刘邦截然相反,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采取了优待功臣贵戚为名封高官后禄赐爵位田宅而释其军权政权,虽有名而无军政大权。

光武帝刘秀虽设三公之位但权柄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定夺,三公权柄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只是按照皇帝意思上传下达而已。

刘秀励精图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儒学最盛、风化最好”的“光武帝中兴”时代。





寂寞长江横渡


“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元璋以菲德荷天佑人助,君临天下,继承中国帝王正统,伏念列圣去世已远,神灵在天,万古长存,崇报之礼,多未举行,故于祭祀有阙。是用肇新庙宇于京师,列序圣像及历代开基帝王,每岁祀以春、秋仲月,永为常典。今礼奠之初,谨奉牲醴、庶品致祭,伏惟神鉴。尚享!”

王夫之《读通鉴论》称:“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朱元璋)

“这个以南阳豪强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史学家范文澜)

“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资治通鉴》.司马光)

“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后汉书》.范晔)


碎月啊56789


提起汉光武帝刘秀,绕不过的一个梗就是他“位面之子”的身份,虽是笑称,但还是有一定道理。

刘秀少无大志,只知道埋头勤勤恳恳种田,甚至被他哥取笑,将他比作刘喜。不过,刘秀后来还是读了几年书,略通大义 ,稍善权谋,为今后起事打下了基础。

刘秀从起事到登基仅仅用了12年,期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少见败绩。真的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刘秀因为是从田间地头而来 ,所以对待农民非常宽厚,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并解放刑徒和奴婢。还抑制豪强,试行度田制度。在中央上则是反贪反腐,精简地方机构。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刘秀对待功臣也是非常仁慈,没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而是只要了他们的兵权。后世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应该有所借鉴。而且,刘秀对待周边少数民族采取的也是友好、友善、自治、互助的的政策。从来没有想过以流血来换去安稳。


怪不得后来毛主席赞其:“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题外话:我们都说王莽被称为穿越者,而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其实是因为王莽当上皇帝以后,曾在全国范围内到处寻找叫刘秀的人,并杀掉,杀了十几个,独独没有找到他。而刘秀也是,在一次战争中,刘秀本来不敌王莽几十万大军,但关键时刻,天上突然降下陨石雨,颗颗打在王莽军帐内。于是,刘秀趁乱出击,大败王莽。所以有句话说,我王莽跟你打物理攻击,你刘秀跟我玩魔法伤害,不道德啊。


小林史话


汉光武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虽是皇家子孙,但因“推恩令”的实行,延续到刘秀父亲这一代时,仅仅只是济阳县县令的职位了。西汉末年,王莽废刘婴取而代之,建立新朝,刘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生的。


传说,刘秀出生时,红色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当年的稻穗一茎九穗,因此被取名为刘秀。在他九岁时,父亲去世,被叔父收养,后来前往长安学习,为此后的大业打下了基础,并且遇到了心上人——阴丽华,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成年后的刘秀,处于王莽新政的混乱时期,各地起义不断,他和刘縯两兄弟与绿林军一起拥立刘玄为帝。


随后刘秀仅凭借一万绿林军在昆阳灭了王莽的四十多万大军,这场闻名于世的“昆阳大战”使得刘秀一战成名。然福祸相依,也遭到了皇帝刘玄的猜忌,他的兄长也因此被刘玄杀害,所幸刘秀主动请罪,依然对刘玄毕恭毕敬,才保住一命,又被授予“武信侯”的荣誉。


自此,刘秀与刘玄嫌隙已生,在被派往长江巡视的过程中,刘秀开始积蓄兵力,发展自己的力量,率领吴汉、邓禹等大将不断扩大在北方地区的势力,不久便与刘玄决裂,自立为帝。同年九月,刘玄被赤眉军所杀。随后,刘秀把不同地方的割据势力逐一消灭,完成了东汉的大一统。


刘秀在位共32年,我认为有以下主要成就:


1、民生是国泰民安,百姓生活安定的基础,刘秀将税收缩减至西汉时期的三十分之一,让百姓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并且兴修水利,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重视人权。刘秀多次颁布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这对社会底层人民而言,是一种人权上的尊重,我认为这是历代皇帝中比较难得的。


3、为人宽厚。不同于刘邦和朱元璋的卸磨杀驴,对于帮助他夺得天下的功臣,刘秀共分封了三百多位功臣为列侯,给予他们较高的尊崇和地位,此其功德之一。另外,对于曾经陷害过他哥哥的人,也能不计前嫌,予以招抚,就连郭皇后被废,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让其安享晚年,连当时的大臣和后世对这点都没有非议过。


4、勤于政事,励精图治。


对于刘秀的缺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刘秀沿用了西汉末年的宽松律法,这在《资治通鉴▪卷42》和《资治通鉴▪卷43》中均有记载。加上过于剥夺“三公”的权利,形同虚设,尤其刘秀的后代在明章之治后,年龄都过小,导致了后期混乱的戚宦之争。


2、削弱国防建设和废除郡县制度,导致地方兵权薄弱,后期无力抵抗外患,而地方豪强的家兵得以壮大,如董卓之辈。


总的来讲,汉武帝确实无愧于毛泽东的评价“最有学问、最会带兵、最会用人”的评价,在国家方面,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也是他创造了“光武中兴”,促进了东汉的经济和社会的良好发展。虽有不足之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很好的表率作用。在感情方面,刘秀比较洁身自好,相比其他皇帝而言,只有郭皇后、阴丽华和一个美人,在当时的年代算是好男人一枚了。



如果朋友你喜欢我的回答,请点个赞哦,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