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做大哥的修养

《资治通鉴》通过魏文侯的5个故事来讲述应该如何招揽人才,怎么做好带头大哥。


【材料1】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解析】

魏文侯任命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卜子夏是孔子的学生,田子方是孔子徒孙,两人都是儒家名士,富有盛名),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段干木是治世大才,其数位好友都先后为将,其清高隐居;后来也是熬不住魏文侯每次都在他宅子前拜他,出仕协助魏文侯首霸中原),都要在车上向段干木俯首行礼向。四方的有才能的贤士很多都前来归附他。

魏文侯善于招揽人才,礼贤下士。他积极任用卜子夏、田子方两大国际驰名商标为国师,积攒人气,赢取美名,赢得四方才子都来归附他。作为一国之君也是屡屡放下身段遥拜段干木,用最有效的方式,邀请他为自己治理国政。

《资治通鉴》做大哥的修养


【材料2】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解析】

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问他要去哪里?魏文侯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了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约定!”于是前去,亲自告诉停猎。

魏文侯是个秀场高手,即使玩乐,也不忘了遵守与一个村长的约定。时刻运用每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高贵品格。也是严于律己。


【材料3】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一开始都很不开心,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前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没有能力它争雄。

魏、韩、赵三国之前共同瓜分晋国,可谓是一母同袍,是兄弟之国,合则争雄天下,分则岌岌可危。魏文侯合理处理两国关系,使两国都避免了兵戎相见,更加依赖魏国,为魏国自己建立和强大的威望,其他各国也不敢轻易侵犯,魏国成为了各国的带头大哥,为后来争雄天下打下了基础。

《资治通鉴》做大哥的修养


【材料4】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解析】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予以攻克,把中山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他是仁德的君主!”

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自己派人打下的土地费封给谁,其他人不能过问的),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何以知道?”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魏文侯的气度非凡,在别人冒犯自己的时候,也会给自己找台阶,补足自己的面子,也补足冒犯者的面子,以免影响大局。这也是高阶领导者的政治修养,不管什么情况下首先要团结自己的下属,不要给外人可乘之机,更不要影响自己的威望声誉,后面不管干什么事,下属也愿意无条件服从。


【材料5】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解析】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对。”

魏文侯与人饮酒赏乐,感觉乐声不协调,提出了意见。田子方衷心劝谏,国君要做国君该做的事,不必事事都计较,会分散自己的精力,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样才能能维持政治生态平衡。魏文侯也接受了劝谏。


《资治通鉴》做大哥的修养



《资治通鉴》通过魏文侯的这5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要具备很高的政治素养,懂得包装自己,利用别人的品牌影响力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声誉,积极招贤纳士。更要维护自己的威望和声誉,不能因为不可抗拒力,而放松自己,也要容人纳谏。领导者不必过于关心无关痛痒的小事情,自己要做该做的事,要学会维护下属的职责。对外要放眼大局,善于利用别人的矛盾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维护整体利益格局的稳定,为自己和盟友争取利益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