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柳琴戏,起源于山东枣庄,成型、发展于徐州。以地方方言为演唱语言,民间小调升华而成的地方知名剧种。
记得小时候,一边剥棉花、搓玉米,一边听着《王华买爹》、《喝面叶》、《杨三姐告状》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曲段,不知不觉手里的活就干完了,脑子里还停留在精彩剧情中,意犹未尽。在鲁南地区特别是徐州一带,生于四五十年代的老一辈不说,相信70、80后中不少人是听着柳琴戏长大的,现在想来,记忆里都是满满的乡情和浓厚的家乡味。
再说说昆曲,接触昆曲还是来苏州打工之后,由最初的听不懂,到后来的似懂非懂,再到完全听得懂,昆曲唱腔的温婉、华丽、细腻、加上表演风格上的江南韵味和美轮美奂的舞台置景,让人醉心于雅致艺术的享受。
与徐州柳琴戏相比,昆曲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层次上要略胜一筹;与昆曲相比,徐州柳琴戏故事代入感更强,极具生活气息,人物刻画更具象,更接地气。
可以说这是两种风格互补的剧种,不分伯仲,各有千秋。要说个人喜好,徐州柳琴戏和昆曲我都喜欢。只不过,更愿意多听的还是徐州的柳琴戏。
90后的人想必听得不多,有空不妨听听徐州柳琴戏,真的比故事会还要精彩。当然,对于欲从事文艺特别是表演职业或对曲艺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不妨从听昆曲、看入昆剧手。
閱讀更多 咋說咋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