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钟南山为什么这么厉害了!网友:这样的“拼爹”,我支持

全民偶像——钟南山的故事


终于知道钟南山为什么这么厉害了!网友:这样的“拼爹”,我支持

前几天,钟南山再次登上热搜。这一次上热搜,是因为跟欧洲对话介绍我国抗疫经验时,全程一口流利的英语。当知道钟老42岁才开始学英语时,评论下满是对他的赞美“全民男神”“以为你是王者,结果你是荣耀王者”。

全民偶像,他当之无愧。敢于讲真话,医术精湛,积极上进,有爱国情怀,有担当。但是,他的优秀也不是凭空变成的,正如钟南山所言,他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父亲对他的教育和影响。

钟南山出生于医生家庭,父母亲都是医生,而且很有名气。19岁时,考上了北京医学院,但受文革影响,在毕业后,长达11年的时间,钟南山都在做农活、校报编辑、锅炉工等。直到1971年,35岁的钟南山才第一次穿上白大褂,当了一名医生,可他那时却有点消极。

他的父亲没有给他讲大道理,也没有批评责怪他,而是问了一句“南山,你今年多大了?”

钟南山说:“35岁。”

父亲叹了一口气,惆怅地说:“哦,都35岁了,真可怕。”

要知道,他父亲1932年从协和医学院毕业时,就是一名优秀的年轻医生了,而自己不仅无法跟年轻时的父亲相比,就连跟自己同龄的医生相比,也差得很远。

父亲的这句话如同当头一棒,钟南山被点醒了,重新唤起了他对工作的强烈追求。

钟南山43岁赴英国留学时,才开始正儿八经地学习英语。为了帮助他提高英语水平,他父亲要求他用英语和家人通信。

他第一次收到父亲的回信时,拆开一看,里面有两封信。一封是父亲的回信,一封是上一次的信,父亲用红笔逐字逐句地修改了这封信。父子俩坚持用英语写信,钟南山一直写,父亲一直改,直到信件上的批改越来越少。


终于知道钟南山为什么这么厉害了!网友:这样的“拼爹”,我支持

父亲钟世藩是著名的儿科专家、世卫组织医学顾问,在75岁高龄时,眼睛都看不太清楚的情况下,还坚持手写40万字《儿科的症状学》一书,只为把自己一生积累的医学经验传承下去。

父亲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了钟南山,他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对待医学的严谨和敬业,求真务实,爱国为民情怀。


终于知道钟南山为什么这么厉害了!网友:这样的“拼爹”,我支持

84岁了,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

父亲是这样教育他的,他也是这样教育自己孩子的,优良家风一代代的传承,成就了这个医生世家,祖孙三代都是医术、医德、医风均好的医生。

从钟南山的故事,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钟南山这么厉害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有时候,真的是得“拼爹”。优秀的父母,自然会有优秀的孩子。

英国著名学者哈伯特说“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

父亲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近代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提醒了我们一件事:爸爸对孩子自我形象、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比妈妈更大。也就是说,决定孩子未来“够不够自信?觉得自己够不够好?”的人,更多的是爸爸。


终于知道钟南山为什么这么厉害了!网友:这样的“拼爹”,我支持

但是,为什么今天爸爸在育儿生活中常常缺席呢?

首先,包括爸爸自己在内,对于自己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

其次,爸爸从一开始就容易被排挤在育儿圈之外。孩子天生黏妈妈,加上男人手脚天生比较硬,看到脆弱的孩子在自己怀中,很容易不知所措。在惯性的影响下,小宝宝阶段无法参与的感觉,如果不做调整,很容易一直延续下来。

而事实上,孩子经过了3岁后和妈妈的分离及独立自主后,会开始找爸爸,孩子非常希望和爸爸互动,特别是得到爸爸的肯定、赞美和认同。

最后,整个社会、文化给大家的暗示就是:爸爸的任务就是赚钱养家。

爸爸最擅长的事情,的确不是怀抱年幼的孩子,但这并不代表爸爸不需要陪伴孩子。

爸爸最好的陪伴就是陪孩子游戏,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喜欢我”,从而获得价值感的认同。


终于知道钟南山为什么这么厉害了!网友:这样的“拼爹”,我支持

这世上有一种富足,叫有父亲陪着玩。

父亲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份责任,成为更好的自己,指引孩子正确的方向。奥巴马曾在父亲节致辞说,自己有一份有时倍感困难但却永远有价值的工作——父亲。

世上教育孩子最低成本的投资,就是让父亲多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父亲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助跑器,有父亲陪伴和参与的孩子,才会赢在起跑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