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是孩子人格关键培养期,职场妈妈要不要回家全职带娃?

一起做更好的妈妈


最近热播局《安家》,海清扮演的宫蓓蓓和老公刘斯礼吵架,戳痛了多少全职妈妈心。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老公不仅没有看到妻子的辛苦还有努力,还要问老婆“你给我说过一句谢谢吗?”职场妈妈尚且如此,那全职妈妈面对这样的老公岂不是连话都不敢说。

要不要回家全职带娃,其实这是个风险太大的职业,“全职”是个没有五险一金,不敢生病,不能休假,看病没有报销,失业没有补助的高风险行业。不知道各位妈妈们是怎么看的,至少在我看来职场妈妈辞职回家带娃,在回职场的可能性有太小了,家庭的认可度又有多少。

前段时间全职妈妈叶爱玲,52岁,毕业于同济大学,企业高管,04年儿子出生后辞职全职在家带孩子,目前孩子快初中毕业了,为了改变现状做外卖配送员。叶妈妈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做了这样的牺牲,52岁的年龄,本来在国企在做几年就可以退休了,可以回归家庭。现状是又要出来找工作。

“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让我们这样生女儿的看不到希望,辛辛苦苦的培养出来的女儿,难道就是生完孩子回家当个保姆,外卖、快递吗?现在时代给我们女性机会,可以有职场也可以带孩子。小编我就是生完孩子去上班了,老公辞职在家当奶爸。因为综合考虑后我们商量我的收入比他多,我就负责继续上班,他在家带娃。孩子这几年都是我们夫妻自己带。双方的老人都没有找来帮忙。让老人带孩子也有诸多的不利因素。

婆媳关系,教育孩子的方式,都会有很多的矛盾。虽然说老公的家里也不是很赞同老公辞职在家带孩子,一直怂恿我们把孩子送回老家,老家人帮忙带,可是我坚决不同意。我宁可收入少点,孩子还是要在我们自己的身边。而且这几年下来我最欣慰的是孩子的重要时刻我们都在她身边,爸爸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所以要辞职的不一定要是女性啊,可以是爸爸。如果眼下只能有一条路走,那么等孩子上了幼儿园或者小学还是要回归职场,孩子不管是男孩是女孩,都要给他们一个感觉妈妈是这个家里最重要的人,她是可以随时选择自己要的生活。妈妈不是一个家庭的附属物,可有可无的。这是最重要的。





汉娜妈妈


首先很认同你这个观点:三到六岁是孩子人格培养的关键期,我家孩子今年六岁了,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和感想:

1)年龄阶段的重要性。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我们也是通过学习和交流,意识到三到六岁这个阶段对于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可以说,孩子今后的性格主要就是这几年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阶段,我认为家长做到两点很重要,第一就是做好榜样,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好的家风对孩子影响太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的行为举止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2)父母带娃的重要性。从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家孩子幼儿园就明确不希望老人直接带孩子,必须由父母亲自带,家长会泽须要父母亲自来参加,因为学校也很清楚这个阶段对孩子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现实的说,如果这个阶段,孩子父母的工作都很忙,那其中一方做出牺牲是有必要的,虽说家长不能因为孩子而牺牲自己的生活,但必要的牺牲还是需要的。家长可以尝试换到一个空余时间比较多的岗位上,能有更多时间参与孩子教育当中。全职带娃没有必要,因为孩子白天还是要去幼儿园的,家长能保证晚上和周末的陪伴就好,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

3)孩子教育和家长事业的平衡。如果全职在家,白天孩子去幼儿园后,家长反而显得无聊,就会对孩子的事情更加事无巨细的关注,不是说关注不好,但过分的关注就会存在问题。就如沙子一样,我们握得越紧,沙子跑的越多。父母还是要学会给孩子一定空间和时间的自由,家长也应该给释放下自我,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关于孩子教育和家长事业,我个人认为我们寻找的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平衡,而不是两个教育方式的两头。

对于孩子的教育,紧握是一种方式,放手同样是一种方式,就如风筝一样,我们紧紧拉着风筝线的时候,是否考虑到风筝渴望自由的希望呢?


童小画


个人认为不需要。妈妈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理由如下:

从时间上看:3-6孩子是幼儿园成长阶段,孩子白天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玩乐,妈妈没有必要空守在家里,完全可以和宝宝同步。

从幼儿心理分析:孩子都以妈妈为荣,对妈妈有崇拜心理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子都有炫父炫母的心理,妈妈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妈妈有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从妈妈成长来看:宝宝3-6岁,妈妈也离开职场几年,刚好孩子可以上幼儿园,是自己和社会好好融合的最佳时期,一份工作对女人很重要,任何时候女人要有养活自己的能力,很多男人不认为女人带娃是一份重要而辛苦的工作,反而男人会觉得是自己在养家养女人。

个人觉得,走出家庭去工作,不会影响孩子,你的生活态度才回影响孩子的成长,很多妈妈的悲剧就是只有家没有自己,结果家人瞧不起,孩子没带好。社会分工不同,幼儿园小朋友在幼儿园成长更好,妈妈们只需要和孩子同步成长,不断充电,孩子一定很棒!





含笑在此


孩子出生后,3-6随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时候,很多宝妈们会选择回归家庭,当上全职妈妈,也有一些宝妈,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依旧选择奋战在职场,做一名职场妈妈。

这两种妈妈的选择都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妈妈的选择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带的孩子,在和父母的关系、自信心和安全感这3点上会有一些差距。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也需要宝爸宝妈付出耐心和精力好好地教育和引导,即使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父母的角色也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坚持全职带娃的妈妈,身边一定有个尊重、理解你的老公。他懂得尊重你的付出,认可你的价值,理解你的辛劳。

其次,就是家庭经济条件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毕竟少一个人工作,则少一份收入,随着养育成本地增加,部分全职妈妈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又不得已重返职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选择全职必须具备一颗强大地内心,不会因为琐碎的生活自怨自艾,不会因为偶尔的矛盾自我怀疑,更不会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否定当初的选择。全职后,也应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持续学习,保持乐观,而不只是孩子的吃喝拉撒。

不管是全职带娃,还是奋战职场,我相信妈妈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和宝爸商量好了,就坚持下去,相信全职妈妈的辛劳会让宝宝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也让亲子关系更亲密!


十二育儿讲堂


3—6岁倒可以不必全职在家带。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呆在幼儿园里,孩子从家庭的亲子关系走向了更广阔的伙伴关系了。因此,这个时期的人格养成主场,有很大部分转到幼儿园了,小伙伴和老师对他的影响可能相对多些。

所以,这个时期,妈妈可以不用全职在家带。这个阶段,妈妈也无法满足孩子的全部需求了,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

相对重要的是,如果自己的家庭条件和实力允许,可以给孩子找一个质量比较好的幼儿园,让他在一个好的软硬件和人际关系环境中去受到良好的熏陶,比如教学设施比较不错、老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比较高等,这些都能给到孩子好的人格熏陶,尤其是师资水平,非常的重要,一个好的老师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当然了,如果妈妈有条件全职在家带,那就是好上加好、锦上添花了。

要注意的是,虽不必全职在家带,但也不要离得太远,或者离得太久。比如在外地或外省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接送,比如虽离得不远但长时间没在家,等等。如果离得太远,长时间没在家,孩子就会成为“留守儿童”,就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说白了,孩子是自己的,孩子还小,还需要有培养感情的时间,还需要给予一定的监督。

综合起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孩子找一个比较不错的幼儿园,然后妈妈可以在本地工作,正常上下班,或做点自己的事,只要保证每天能回家见到孩子,能有亲子互动的时间,周末节假日能带他出去户外活动。这对孩子良好人格和习惯的养成,是足足的加分项目了。


老A教育a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0-6岁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0-6岁的黄金期,孩子才会按照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发挥出潜能,健康成长。

我是一名12年幼教经验的妈妈,女儿6岁了,结束哺乳期,就回到岗位上。没有必要做全职妈妈,但是要保持与白天带宝贝的成人的沟通,回到家里,多陪伴孩子。

孩子在3岁的时候已经不再那么需要妈妈了,开始主动玩游戏,开始主动探索这个世界了。多一点认可和赞美,乐观开朗,小孩耳濡目染,也会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卡斯比教授指出,3岁之前幼儿的性格形成期,而3-6岁是儿童性格调整期。这就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0-3岁之前,性格调整和定型期是3-6这个重要阶段。

所以这一阶段,家长要花费心思,日后才能有所收获。


慎慎小魔女


工作时间正常的话,不用回家全职带娃娃。3-6岁的孩子已经步入幼儿园了,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度过,幼儿园下课时,一般妈妈也到了正常下班时间。这样可以很好的和孩子时间衔接在一起。

如果工作时间特殊,时间上不能固定,建议就回家全职带娃。

这个时期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那么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最想见的就是父母,他们会把在幼儿园遇到的一些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说给父母听,父母是他们的第一倾听者。同时,父母也要及时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当天情况。这样才能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


新疆湘妹子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3~6岁更是人格形成的最关键期,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父母在这个时期需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有意识地去塑造,会更容易培养起孩子的良好性格。

至于在这个关键时期,职场妈妈是否需要回家全职带娃?个人觉得要看具体情况,毕竟经济压力大,不是全部家庭都允许妈妈在家全职带娃的,而且有效的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

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孩子人格关键培养期,家长陪伴在身边是最好的,可以更有效的针对孩子的情况做出调整,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


香港现代教育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但是一直难以抉择,但是生活逼得我不得不选择继续工作。

在我看来,是否可以在家全职带娃首先应该要看家庭经济情况,如果全家人上有老下有小全靠老公一个人上班苦撑的话,他压力大了,婚姻生活也就痛苦了。如果家庭衣食无忧,老公薪资高待遇好,他也同意并无条件支持你在家全职带娃的话就很完美了。

其次要看个人追求,如果你是职场女强人,对职业追求割舍不下的话,回家全职就不能带给你丝毫幸福感,反而会让你觉得自己舍弃了失业,对老公和孩子的要求也会变高,不然会觉得不值得。


九儿心语


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分别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对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基本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通过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发展相关领域的能力,而孩子只通过家庭教育的话,是很难均衡发展相关领域的能力的,所以不建议职场妈妈回家全职带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