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多點開花”打造脫貧攻堅“新引擎”

新冠肺炎疫情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來了挑戰,富順縣懷德鎮堅持以產業扶貧為抓手,推動生豬養殖“多點開花”,同時加大對其他產業扶持力度,打造脫貧攻堅“新引擎”,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打造一個樣板,讓“新引擎”動起來

懷德鎮將甘廟村清風苑養豬場打造成全鎮生豬養殖乃至產業發展的一個樣板,堅定不移地走產業扶貧的路子。該養豬場佔地20餘畝,共建有豬舍13棟,常年存欄量達2600餘頭,一年可出欄養殖2批生豬,年產值高達2500萬元左右。該豬場與富順德康生豬養殖有限公司合作,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就近吸納有勞動力的普通群眾、貧困戶在基地就業,目前有員工20餘人,其中吸納4名貧困人口實現務工脫貧;該豬場目前正在擴建,打算採用立體養殖模式,擬擴建7個生豬出欄單元,計劃擴建部分年出欄7000頭生豬,建成後養殖規模將擴大至年出欄生豬11000餘頭,計劃再就近吸納20餘人就業。

複製一種模式,讓“新引擎”活起來

懷德鎮始終將產業扶貧作為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將清風苑養豬場的發展模式“複製”到有條件的其他村,推動生豬養殖“多點開花”。通過綜合考慮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市場需求等因素,懷德鎮擬在安懷村、清輝村、界牌村三村新建規模養豬場3個,鼓勵通過銀行融資貸款、業主自籌、招商引資等方式籌集資金,政府方面通過幫助協調農業低息貸款、陪伴選址選地、監督施工方進度、提供養殖技術培訓等方式確保新建養豬場項目進展順利、生豬養殖產業發展壯大。

盤活一條思路,讓“新引擎”強起來

懷德鎮立足貧困村、貧困戶實際需求,在各村因地制宜發展不同的產業,爭取做到“每村一個招牌產業”,有效推動精準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截至目前,懷德鎮界牌村的“雙桂”產業,安懷村、司灣村的紅心柚產業,清輝村、虎頭村的花椒產業等都在不斷髮展壯大,並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就近務工就業,這既加快了我鎮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又增加了普通群眾和貧困戶的收入,產業發展已經變成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成為推動農業增效、農村增收的“助推器”。(羅富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