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到大学,需要在阅读方面提高哪些能力?

用户3708573182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论”,即是关于如何工作和如何生活的一套方法论。而阅读、写作和计算这三种能力,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具备三种最基础的工作能力。

  • 阅读可以强化学习力,保证知识的输入、消化和积累,这是做事的基础;

  • 写作的能力是为了引导人与人之间更好地沟通协同,这个是做事的关键;

  • 计算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人的逻辑思考力和对于个人兴趣、价值观的取舍。

在这三种基础能力中,阅读能力,即学习力又被认为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学会培养并适当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物的层次,是一个人进行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先把阅读的功能和目的弄清楚,再来探讨高中到大学,需要在阅读方面提高哪些能力。


快速提炼信息

客观来说,中国的学生面临着全世界最严格和残酷的“选拔性”考试,报考升学考试和资格类考试。从高中到大学,很多考试不但题目难,题量也很大,有时候没有时间让你一字一句地去读题和思考,所以你需要学会快速提取关键信息。当然,有不少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人的语文通常都不会差。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只有语文、英语以及偏文的科目才需要阅读,其实理科同样也需要很强的阅读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上文中要把阅读能力归结为学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学生做数学题目或者偏理科题目的时候犯错,经常会抛出一个理由,说“题目看错了”,而很多老师和家长也仅仅只是把这个错误的原因归结为是“不认真”,这其实是不对的。题目看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读题能力较差或者较慢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把需要的这种阅读能力,叫做“快速提炼信息”能力。

比如解一道数学题,解题的核心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通过大量的练习训练出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外,还有就是要有很强的快速阅读能力。能够快速完成读题,并且从题干找找到考点和梳理出已知条件,接下来才是调用知识库里的公式和进行公式推导求解。

系统组织语言

继续围绕考试的要求来聊下关于阅读能力的能力,分析完严谨的理科考试,我们再来看下文科考试。文科考试对知识的积累比理科多,所以更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完成知识的原始积累,然后是理解和应用。哪怕是作文这样相对开放的题目,也分命题或者半命题形式的,更不用说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对于文科的答题来说,最考验的是“系统性的语言组织”能力。题干中的材料来自名著和名人的文章, 都有一定的逻辑可寻,所以在提炼完信息之后需要对应作答,要想把你的观点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最需要的就是组织语言。所以平时阅读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做读书笔记。高中历史书中涉及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可以按照专题来划分逻辑,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做好读书笔记的目的,除了帮助你更好地进行梳理、记忆和总结,同时还可以训练你的文字规整能力。

通常我们阅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后,可以写一个简评,或者做一个思维导图笔记。思维导图的目的是让你学会如何架构,简单说就是给文章造一个骨头。中心思想就是大脑,各个分论点就是四肢,细分的观点就是手指或者脚趾以及五官,而文章的重点就是心脏和重要器官。

批判性地反思

如果说前两种能力都是为考试准备的,提升的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那么第三种能力,我认为是为了提高对方法论的研究,或者对学习方法论方向予以支撑的更偏向价值观论证的思考力,这就是“批判性阅读”的能力,或者说反思的能力。古人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还有就是“学而不思则罔”,其实都是针对阅读的反向思考。如果我们不带着疑问去读书,不带着求证思维去验真,就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这就是就是盲从。尤其是书读到了一定的境界,不仅仅是为了求知,更需要探索一个真理,或者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方向。读一本书,或者掌握一种能力针对和解决的只是同一个或者同一类问题。但解决问题一定不止有一个方法,思考问题不仅仅只有一个角度,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反思,和经过思考后的实践得到的。所以,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尝试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洞察。

到了大学,升学考试的压力渐渐小了,阅读也不再是纯粹为了积累知识和解决问题。因为这时候的你已经有了足够的阅读能力,或者说学习力,知道该如何学习一样技能,和完成一件事。当然,你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这时候就要学会怎样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和解决办法。

八闽状元郎


1.首先,阅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不可能让一个初读者去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或者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之类的书。我们都是从一开始懵懂然后一步步的向上成长的

2.其次,现在谈一下高中到大学期间提高阅读能力。高中期间,留给你真正去读课外书的时间很少,所以大部分都是碎片化阅读,而不是有整段的时间去理解,这时候你可以选择性读一些散文集。例如林清玄先生的或者余秋雨先生的文集。他们的词藻华丽优美,而且很容易带人入境,所以读他们的书有助于你语文写作的提高。

3. 在读散文集时,不能图快,要学会一字一句的去细品,体会里面的境界。第二遍的读的时候,可以加快速度,思考这个句子的巧妙之处,为什么会这么形容这个事物,又为什么会使用这个手法等等。在第三遍读的时候,就可以作笔记抄句子了,可以把它背诵下来使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去,到写作时也会给自己的作文增添许多色彩。

4.当你开始读小说时,你就需要有大量的时间了。小说都是有情节有故事的。而且他们互相串联,只要你前一章不理解,后面可能就不懂了。但是小说一般也都是通俗易懂的,除了一些有特殊含义的。小说里面最为推荐的肯定是咱们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了,这四本书是值得读一生的。他们其中的含义就像是有这么一句话“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5.所以,你在读小说时,也要怀着敏锐的思想去领悟,而不是只为徒看热闹,小说不是读一遍就了解的,一般真正了解一本小说,是要读四五遍的。你要知道里面的人物关系,他们的心里变化,情节发展等等,这样你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6.最后,到你上了大学之后,你就要读一些实用文章了。比如议论文,应用文等等。这样也是你写论文或者走向社会时常用到的。议论文我推荐读李斯的《谏逐客书》这是典型的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每一处都清清处处,你也学习他的每一个论据用作的巧妙之处。更要学会正反对比等等。这样你得阅读能力才不会只停留在看的这一方面。

7.阅读是一个让人很享受的事情,书里面的就是一个大世界,我们都是这些世界的浏览者,我们不光要观看,更要体会其中的意义,这样才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满活力!








杂乱有章阁


阅读能力是每个人的基础能力,学习知识、增加学识、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等都需要阅读。如何增加阅读能力那?

第一:专注,现在大家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所以一定要专注。

第二:记笔记,读的好的地方可以记录下来。

第三:分享,根据费曼定律,只有自己讲出来,分享出来才能算真正理解。

第四:找到同兴趣的伙伴,相互PK。

第五:公众做承诺,强迫自己阅读。

第六:读后概括,特别是用思维导图。




A征途老师


从高中到大学,在阅读方面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坚持。

从高中到大学便已步入了成人的世界,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可以平静内心,增长知识,增强分析思维能力,提高集中注意力,修身养性。

平静内心。阅读除了可以让你放松之外,你读的内容也可能给你的内心带来无尽的平静。读心灵书籍可以降低血压并带来一种无尽的平静,而研究表明读自救一类的书有助于帮助人们免受某些情绪失控和轻度的精神疾病的困扰。

增加知识。你所读的所有东西都会给你的大脑带来新的信息,而你永远无法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就会派上用场。你掌握的知识越多,对于将来所面对的挑战,你就准备的越充分。此外,这里还有很多引人深思的事情:你是否发现过自己处于悲惨的情形,但是请记得尽管你可能失去一切:你的工作、财产、金钱甚至你的健康,但是你永远不会失去知识。

增强分析思维能力。你是否曾经读过引人入胜的推理小说并且在小说读完之前自己就解开了谜题?如果是的话,你就可以通过记录并整理所有提供的细节,利用批判、分析的思维去分析侦探小说。在评论情节的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分析细节的能力;来界定它不是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发展是不是切当,故事情节是不是顺畅,等等……。如果你有机会和其他人讨论那本书,你将能很清楚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你已经考虑过小说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了。

提高集中注意力。在我们网络疯狂的时代,当我们每天多任务同行时注意力将会立马被分散到一百万个不同的方向。在简单的五分钟的内,一般人将会把他们的时间分在做工作、查看邮件、和几个人聊天(通过视频聊天、网络电话,等等……),留意微博、查看他们的智能手机和工友互动上。这种类似加法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压力水平,同时降低了我们的生产率。

当阅读的时候,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故事上。世界上的其他事将会消失,而你将沉寂于有趣的每一个细节里。在工作之前尝试着读15-20分钟(例如:在你早上去上班的公交车上),当你到办公室的时候你将会很惊讶的发现你的注意力是多么的集中。

修身养性。阅读会使人有一种无形的气质。多阅读,他的言谈举止总会有一种气度,那是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气质,将会伴随一生。因为读得万卷书,孩子所接触的层面就会广,在与人交谈时不至于畏手畏脚毫无胸墨。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幼儿到高中阶段是以学知识,查缺补漏为主,高中到大学以兴趣为主就好,兴趣使然,方能长久。


三三两两慵慵懒懒


我认为,需要提高的不是阅读能力,而是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你去阅读书籍,不就是为了获取知识,用洋气一点的话来说,不就是为了将不是舒适圈的地方变成舒适圈吗?

所以,我建议既然在大学,就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一些大家,我建议可以多听听他们的课程,了解他们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回头自己再去思考。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我曾经修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双学位,那段时间听老师讲课,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完全是刷新了我的三观,老师的见解都很独特,也很接地气。当我放假回来跟父母聊天的时候,可以发觉自己的认知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之后,自己就会有一定的思想和看法,面对事物也可以看得更透彻,不会盲从。在此时阅读书籍,你就会真正的发现有好多书,你是不需要去读的,因为他们的核心思想就是想要交给你一种观念、一种现实,而你在此之前已经知道了这些东西,就不用再去读,从而你就会将自己的时间花费在更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书籍之上,更好地提升自我。


牛小不翼的灌水日志


最主要的是思维能力,对信息的搜索能力,阅读能力,对未知信息找中心词,对段落划分结构,找出问题,存疑的能力。

然后对信息进行分类,概括归类的能力。


KJ叔叔朱勇


1、系统性归纳总结能力。

2、独自信息搜索能力。

3、相关知识拓展能力。

4、善读善思考的能力。


哒哒牛仔


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认知能力,写作能力,抓重点、关键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