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醫生兩歲小孩被大學生連砍五刀頭部身亡,大家說怎麼判?

每天閱讀


願小寶寶在天堂繼續做個可愛的天使。🙏🙏

這是我妹的同事的女兒同事的女兒,被一名大一學生因洩憤砍殺兩歲幼女致死!昨天看到朋友圈信息很是揪心,到底是什麼樣的壓力導致這個年輕人失去理智,嚴懲,2歲的孩子太無辜了,太無辜了🥺


之珝


3月15日,下午3點多,貴陽的天氣格外溫暖,清鎮市某小區內,一個剛剛從抗疫一線下來的醫生媽媽正帶著自己多日未見的2歲的小女孩子,在小區院子裡玩耍,小女孩在前面歡快地走著,媽媽跟在後面看著自己的孩子,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一場塌天橫禍即將向他們襲來。

19歲的大學生楊某因生病一直休學在家,和父母爭吵了幾句,父親說了句,“有本事,你去殺人放火。”於是,楊某竟然真的衝進廚房拿了一把菜刀衝下樓來,找人發洩。

楊某下樓後,正看見當醫生的媽媽陪著小女孩玩,於是楊某將小女孩當作殺人目標,繞過女孩身後的媽媽,以最快的速度衝向女孩,將小女孩按在小車上,舉起菜刀,在短短几秒的時間內連砍5刀,刀刀砍向小女孩的頭部,致使小女孩當場躺在血泊之中。


楊某砍完女孩,竟然毫無懼色,舉起雙臂高喊:“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還向自己的母親打電話,說自己殺了人。

很快,楊某被當場逮捕,然而與楊某無怨無仇的小女孩就這樣結束了她鮮活的生命,女孩一家也陷入無限的痛苦中。


據當地警情通報,楊某在校期間,就與寢室同學,老師、宿管關係較為緊張,學習生活不愉快,當天其父與校方溝通過程中,楊某突然情緒失控做出法理不容的惡事。而楊某之前還從樓上往樓上扔過塑料瓶,把樓下汽車的擋風玻璃砸碎,其父母都是下崗職工,還要花錢給人修車,因此對楊某愚蠢的行為也是以打罵為主。

楊某的問題是典型的發洩型人格,個人學習生活不如意就將情緒發洩到第三人,甚至報復社會,這種人格形成的根源有自身價值取向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


暴力發洩型人格的出現大多源自一個以暴力解決問題的家庭,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如果犯了錯誤,或者沒有達到家長的滿意,家長就以打罵的方式來解決的話,孩子就無法學會控制情緒,更不會以溝通和理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無法通過與人正常交流來解決問題的人往往思想會越來越狹隘,不會以已推人,換位思考,陷入個人情緒的小世界裡無法自拔,當不良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形成心理疾病,而報復社會的行為往往就是心理扭曲的一個表現。

大學生不可謂讀書不多,不可謂受教育少,而教育並沒有讓這樣的孩子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處理與同學、老師、父母及其他人之間的矛盾,如何堅守與人為善的道德底線,這不得不說是教育的缺失。

而父親在兒子情緒已經瀕臨失控時,說的那句話,正是不良家庭教育的體現,如果一個人的家庭教育不是從小去引領孩子如何控制情緒,如何為他人著想,理解他人,而是一味地指責孩子,貶低孩子,甚至說一些過分的話,就會讓孩子陷入不明事非的混沌地。


但無論如何,個人生活的不如意都不能成為自己犯罪的理由,楊某已經成年,而心理如此扭曲,行為如此惡劣,等待他的一定是法律的嚴懲。其父母稱會賣房子來賠償受害者家庭,可見楊某的父母並沒有放棄他,但可惜為之已晚。


指尖教育帝國


說句實話,怎麼判都彌補不了給被害家屬造成的心靈傷害,千刀萬剮也難解被害小女孩爸媽的心頭之恨吧。

這個殺人的楊某今年19歲,在廣州某地上大一,因為有病而休學在家。楊某的父母都是下崗工人,家境可以說一般。在事發前兩天,楊某從樓上扔了三個飲料瓶子,結果把人家車砸了。車主通過物業找到了他家。

他爸爸先給了人家500元錢叫人家修車,後來人家花了2000元。事發那天,楊某和媽媽不知道怎麼吵起來了,後來爸爸和他談心。

他告訴爸爸,在學校自己和老師、同學包括宿管的關係都不好,於是爸爸就給老師打電話。正打著電話時,楊某就拿著刀下樓。

樓下有幾個小孩子在玩耍,他繞過孩子的媽媽,直接用刀砍孩子的頭部,連砍了5刀,孩子媽媽都嚇暈過去了,也是心疼的吧。孩子經過搶救還是不幸離開了愛她的家人,離開了這個她還沒真正見識過的世界,就被惡魔下了毒手。

楊某殺了人還揚言“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這樣使很多人都對他人恨之入骨。我也是感覺這個人死有餘辜,為啥要把自己的怨氣撒在無辜的一個小女孩的身上。

對於他的判刑問題,大家都覺得嚴判。一命抵一命。我內心其實也這麼想的。

可是通過記者在走訪小區的鄰居時,有的鄰居說這孩子腦子有問題。說有病休學在家,一個年級輕輕的人有啥毛病呢。大概就像有部分人認可的那樣,這個行兇的孩子是個精神病,不然的話,這行為太難理解了,行徑簡直就是惡魔呀。

如果楊某經過鑑定,真是個精神病,那麼他被判處死刑的可能性就小了。楊某的爸爸媽媽打算賣房子賠償人家。可是受害者一家,想的不是錢呀,想要法律的嚴懲。

一個事件,毀了兩家。女孩子枉死,一家人從此想起來都會心如刀絞。可是楊某呢,雖然他的行為不值得原諒,但是我們也要從他的身上吸取教訓。

現在很多的家長,對於孩子只注重兩方面,一個是孩子的生活,一個是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不關心孩子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健康。不管是那些跳樓自殺的孩子,還是這個殺人的孩子,絕對都是有心理疾病的。可是沒人真正地走進過他們的心理,關心過他們。所以他們承受不住壓力有的選擇了自殺,有的就像楊某一樣選擇了攻擊別人。

造成了這樣的悲劇,男孩子的家長是要負很大的責任的。教育和教養的方式不對,孩子的心靈和神經都已經扭曲了。

愛孩子,就多陪伴孩子,多瞭解孩子的內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關心孩子。莫要等悲劇發生了,再去懊悔,害人害己,又有什麼用呢。

大家對於此問題持什麼態度,歡迎您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淺淺的教育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一個19歲的大學生,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應該也必須負責!

又是一個悲劇,一時衝動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兩個家庭!事發貴州貴陽某小區,行兇者楊某今年19歲,是一個大一學生,因為有病而休學在家。楊某的父母都是下崗工人,家境並不寬裕。



事發前兩天,楊某從樓上扔了三個飲料瓶子,結果把人家車砸了。(一個大學生,不能理解高空拋物的危害?)車主通過物業找到了他家。 他爸爸先給了人家500元錢叫人家修車,結果修車花了2000元。

事發當天,楊某和媽媽吵起來了,後來爸爸和他談心。 他告訴爸爸,在學校自己和老師、同學包括宿管的關係都不好,於是爸爸就給老師打電話。正打著電話時,楊某就拿著刀下樓……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楊某是典型的發洩型的人格特徵,把自己的不如意,壓抑發洩到毫不相干的弱者身上!

楊某覺得自己過得不如意,覺得自己和老師,同學關係不好,不從自身方面找原因,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弱者,為了發洩自己的壓抑和不滿,把刀揮向僅有兩歲的小女孩!我認為這不是一個精神正常的人會幹的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經常跟學生們說,走近那些你們看到的光鮮,愉快的人,去了解他們,你就會知道,每個人都有壓力,都有不如意,我們要學會的是怎樣減壓,怎樣面對挫折,而不是怨天尤人!

現在孩子普遍抗挫能力比較弱,碰到一點壓力,挫折就容易崩潰,這和我們的教育方式不無關係,一味地賞識教育,快樂教育,正面教育。對孩子沒有懲戒甚至沒有批評,孩子在“真空”中生活著,一旦肥皂泡破滅,他們面對了挫折和失敗,手足無措甚至出現精神方面的問題是很常見的。

總結語: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教育不能只有賞識和快樂,也需要懲戒和規矩,不要讓孩子碰到挫折崩潰了以後再來後悔!時間不能倒流,犯下的錯總要付出代價,一時衝動毀了自己,毀了兩個家庭,可悲!可嘆!


周老師教育談


今天下午剛剛看到這則新聞,還做了一番評述,沒想到這個混畜殺害的居然是一線抗疫醫護者的孩子,太讓人痛惜和悲憤了,不知道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希望不要讓剛剛回家的醫護者遭次劫難,冒著生命風險援鄂,平安歸來迎接自己的人生之巨痛,我希望是假的。

至於怎麼判?我認為只要這個世界還存在最嚴苛的刑法,那麼就是最適合它的,即便它殺害的不是一線抗疫工作者,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它必須是同樣的結果。就為了發洩自己心中的怨氣,把一個兩歲的小孩子連砍五刀,這已經不是犯罪所能描述的罪惡啦。

我們看看這個渣畜的行為,就知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父母好不容易供上大學,學了沒幾天就休學回家,在學校裡和老師鬧,和寢室同學鬧,甚至和宿管都鬧,所有的人都成了它的敵人,看誰都不順眼,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擋了它的道。可以說,這是一個心理極其變態,心胸極其狹窄的渣畜,它多存在一秒鐘,都是對糧食和空氣的褻瀆,它的存在除了讓我們憤慨和痛恨,其他毫無價值,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斬立決。


元芳有看法


行兇者楊某,除了死刑,還能怎麼辦?

並且,楊某的家庭,還會背上鉅額的賠款。

被害女童的母親,是一線防疫醫生

知道這個事情,是在上午,當時只知道,這個女童的母親,反應不及,沒有救下女兒,當場心痛的暈了過去。也是在這個問題下面才,發現這位母親,竟然還是抗疫線的一位醫生。考慮到我們當前的抗疫國情,這實在是讓人在原有的同情與悲傷面前,更加不知所言。



楊某性格變態,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

這件事情出來之後,我們都在譴責這個19歲的大學生楊某,都在譴責他,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弱者,為了要報復社會,去選擇向一名兩歲的女童下手。並且是連砍5刀,讓女孩兒當場死亡。我們只能理解為,他的性格扭曲,心智變態,除了死刑,沒有什麼好講的。

這裡面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就是就像喝醉的人,總不承認自己喝醉一樣,精神不正常的人,總是強調自己精神正常。

揮刀砍向更弱者,只能證明更弱

正是在進入大學之後,楊某的父親,通過輔導員的告知,才發現,自己兒子上了大學之後,和學校的老師、同學、同宿兄弟,關係都比較緊張。

然後在家裡,對其進行說教的時候,楊某突然情緒爆發,從廚房拿走菜刀,砍向外面不幸的小女孩兒,就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弱者,卻只能證明,自己是一個變態的精神病人。

結束語:從這個事例中,我們也能無奈的發現,對精神病人進行道理上的說教,其實很容易起到反效果。比較可行的辦法,是送到醫院,讓醫生做全面的檢查和專業治療。楊某的揮刀一砍,砍死的不僅是無辜的女童,還有兩個家庭,與自己的生命。判死刑,不該嗎?


教育練真堂


“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楊某某在殺害小女孩後,喪心病狂地高呼道。

老穆看完這則新聞後,很是憤怒!

你一個19歲的強壯大學生,對一個2歲的瘦弱女童痛下殺手,還聲稱自己不是弱者,還聲稱要報復社會!

我想,若不是心理嚴重變態,若不是人格嚴重扭曲,能做出這樣傷天害理的事情來嗎?

我們來簡單看一下警方通報,如下:

楊某某,就讀於廣東某大學,剛讀大一,因病休學在家。案發當天,楊某某情緒波動較大,其父楊某發現後與其交流談心。楊某某反映其在校讀書期間,與寢室同學、老師、宿管關係較為緊張,學習生活不愉快。

楊某某父親得知情況後,便給兒子學校打電話瞭解情況。在其父與學校電話溝通時,楊某某突然情緒失控,從自家廚房裡拿了一把菜刀衝出家門,竄至小區平臺處,將正在玩耍的小女孩頭部砍傷,女孩當場殞命……


據媒體報道,女孩母親長期在抗疫一線加班……

如此可敬的母親,女兒卻遭此不幸,她得有多麼的傷心呀!

19歲,已經成年,我想,等待他的,一定是法律的嚴懲!

通過這則新聞,老穆希望現在的大學生,一定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或素質:

【1】情緒控制能力

【2】抗壓能力

【3】人際交往能力

【4】品質要好,三觀正確

願逝者安息!願逝者家屬節哀!願天堂沒有邪惡與殺戮……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一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相信是不會做出這種事情的,據警方通報,這個學生在案發前是因病在家休學的。案發前因為和母親吵架,然後父親就找他談心,估計在談心的過程當中說了一些心裡話,這個大學生告訴父親他在學校和老師同學以及宿管員的關係都不怎麼樣,這位父親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於是就打電話給老師溝通,在父親打電話過程當中,這個大學生就拿起了菜刀衝到樓下,直接將一個2歲的小女孩砍倒在地。

而當時這個孩子的母親就在邊上,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就看到孩子倒在血泊中,據這個孩子父母的朋友說,這個孩子的母親剛剛從抗疫一線回來,難得抽一個週日的下午陪孩子玩,沒想到就出了這樣的事情。



最讓人難以接受和憤怒的事情是,犯罪嫌人在砍倒這個孩子後,在大聲呼喊“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當時這個犯罪嫌疑人應該是受了很大的刺激,是誰認為他是弱者呢?已經在家休學這麼久,肯定不是老師,同學和宿管員。

現在學生的抑鬱症發病率越來越高,心裡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應試教育的功利性讓很多家庭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直等到孩子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原來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



所以,我認為在孩子教育方面還是少一點功利性,讓孩子多一點挫折,少一點溺愛,要讓孩子學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這是一個家庭基本的教育責任。19歲,原本一個美好的年齡,現在面臨的可能就是嚴重的法律後果,無論是否有心理疾病,都已經毀了兩個家庭。


美蛙英語


這是2個家庭的悲劇,當看到這樣的新聞時,我心情很複雜,心裡很沉重,很難過。這不是第一起,但願是最後一起。

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因為某些原因而報復社會,這是很不理智的,犯罪嫌疑人在廣州某高校讀書,因病休學在家。因為和學校老師、同學和宿管的關係緊張,犯罪嫌疑人父親打電話和老師溝通交流。

這個大學生突然情緒失控,從家裡拿了一把菜刀衝至貴陽某小區平臺,對著一個兩歲的小女孩頭部連砍5刀,還說“我不是弱者,我要報復社會”,簡直傷心病狂。


從《刑法》中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來分析,犯罪嫌疑人主觀上有故意殺人的目的,如報復,而且也實施了犯罪行為,侵犯了小女孩的生命權。客觀上導致了兩歲小女孩的死亡。犯罪嫌疑人涉嫌故意殺人罪。

根據《刑法》中故意殺人罪的量刑標準來分析,犯故意殺人罪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屬於情節嚴重的,應當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殘忍,屬於情節嚴重的量刑幅度,應當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具體量刑標準還要結合犯罪嫌疑人的認錯的態度和悔改表現等進行合議。 初步估計,這個犯罪嫌疑人被判無期徒刑的可能性很大。


Lance課堂


一邊是純潔和無辜的生命,一邊是醜惡和扭曲的靈魂。不管怎麼換,這兩者都無法對等。一個母親,在抗疫一線,拯救了許多生命,卻沒能拯救自己的心肝寶貝,甚至眼睜睜地看到慘劇就在自己身邊發生,這將是今後若干年內心的折磨和痛楚。但凡是一個有良知的人,對這個兇手都會咬牙切齒,我想,現行法律裡任何一條刑罰恐怕都無法彌補這件事對生命造成的傷害和對社會良知造成的傷害。

其實真經是傾向於相信這個楊某某有精神疾病,因為這世上怎麼會有這樣的惡呢,也怎麼會有這樣可笑可恥的懦夫呢。但真經打心眼又不希望此人用精神病來掩飾他的罪行,如果因為精神病而無法判處極刑,恐怕孩子在上天無法瞑目,孩子的父母也會憋屈一生。

作為家長,我也經常告訴孩子,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做問心無愧的人,這就是一個人的起碼追求。只要你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去做,你的內心就會充滿力量和自信,你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弱者。

希望法律能給所有人一個能夠接受的判決,希望小寶寶在天堂永遠快樂,希望這樣的悲劇從此不要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