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医生两岁小孩被大学生连砍五刀头部身亡,大家说怎么判?

每天阅读


愿小宝宝在天堂继续做个可爱的天使。🙏🙏

这是我妹的同事的女儿同事的女儿,被一名大一学生因泄愤砍杀两岁幼女致死!昨天看到朋友圈信息很是揪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压力导致这个年轻人失去理智,严惩,2岁的孩子太无辜了,太无辜了🥺


之珝


3月15日,下午3点多,贵阳的天气格外温暖,清镇市某小区内,一个刚刚从抗疫一线下来的医生妈妈正带着自己多日未见的2岁的小女孩子,在小区院子里玩耍,小女孩在前面欢快地走着,妈妈跟在后面看着自己的孩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塌天横祸即将向他们袭来。

19岁的大学生杨某因生病一直休学在家,和父母争吵了几句,父亲说了句,“有本事,你去杀人放火。”于是,杨某竟然真的冲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冲下楼来,找人发泄。

杨某下楼后,正看见当医生的妈妈陪着小女孩玩,于是杨某将小女孩当作杀人目标,绕过女孩身后的妈妈,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女孩,将小女孩按在小车上,举起菜刀,在短短几秒的时间内连砍5刀,刀刀砍向小女孩的头部,致使小女孩当场躺在血泊之中。


杨某砍完女孩,竟然毫无惧色,举起双臂高喊:“我不是弱者,我要报复社会。”还向自己的母亲打电话,说自己杀了人。

很快,杨某被当场逮捕,然而与杨某无怨无仇的小女孩就这样结束了她鲜活的生命,女孩一家也陷入无限的痛苦中。


据当地警情通报,杨某在校期间,就与寝室同学,老师、宿管关系较为紧张,学习生活不愉快,当天其父与校方沟通过程中,杨某突然情绪失控做出法理不容的恶事。而杨某之前还从楼上往楼上扔过塑料瓶,把楼下汽车的挡风玻璃砸碎,其父母都是下岗职工,还要花钱给人修车,因此对杨某愚蠢的行为也是以打骂为主。

杨某的问题是典型的发泄型人格,个人学习生活不如意就将情绪发泄到第三人,甚至报复社会,这种人格形成的根源有自身价值取向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


暴力发泄型人格的出现大多源自一个以暴力解决问题的家庭,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如果犯了错误,或者没有达到家长的满意,家长就以打骂的方式来解决的话,孩子就无法学会控制情绪,更不会以沟通和理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无法通过与人正常交流来解决问题的人往往思想会越来越狭隘,不会以已推人,换位思考,陷入个人情绪的小世界里无法自拔,当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形成心理疾病,而报复社会的行为往往就是心理扭曲的一个表现。

大学生不可谓读书不多,不可谓受教育少,而教育并没有让这样的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及其他人之间的矛盾,如何坚守与人为善的道德底线,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缺失。

而父亲在儿子情绪已经濒临失控时,说的那句话,正是不良家庭教育的体现,如果一个人的家庭教育不是从小去引领孩子如何控制情绪,如何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而是一味地指责孩子,贬低孩子,甚至说一些过分的话,就会让孩子陷入不明事非的混沌地。


但无论如何,个人生活的不如意都不能成为自己犯罪的理由,杨某已经成年,而心理如此扭曲,行为如此恶劣,等待他的一定是法律的严惩。其父母称会卖房子来赔偿受害者家庭,可见杨某的父母并没有放弃他,但可惜为之已晚。


指尖教育帝国


说句实话,怎么判都弥补不了给被害家属造成的心灵伤害,千刀万剐也难解被害小女孩爸妈的心头之恨吧。

这个杀人的杨某今年19岁,在广州某地上大一,因为有病而休学在家。杨某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境可以说一般。在事发前两天,杨某从楼上扔了三个饮料瓶子,结果把人家车砸了。车主通过物业找到了他家。

他爸爸先给了人家500元钱叫人家修车,后来人家花了2000元。事发那天,杨某和妈妈不知道怎么吵起来了,后来爸爸和他谈心。

他告诉爸爸,在学校自己和老师、同学包括宿管的关系都不好,于是爸爸就给老师打电话。正打着电话时,杨某就拿着刀下楼。

楼下有几个小孩子在玩耍,他绕过孩子的妈妈,直接用刀砍孩子的头部,连砍了5刀,孩子妈妈都吓晕过去了,也是心疼的吧。孩子经过抢救还是不幸离开了爱她的家人,离开了这个她还没真正见识过的世界,就被恶魔下了毒手。

杨某杀了人还扬言“我不是弱者,我要报复社会”。这样使很多人都对他人恨之入骨。我也是感觉这个人死有余辜,为啥要把自己的怨气撒在无辜的一个小女孩的身上。

对于他的判刑问题,大家都觉得严判。一命抵一命。我内心其实也这么想的。

可是通过记者在走访小区的邻居时,有的邻居说这孩子脑子有问题。说有病休学在家,一个年级轻轻的人有啥毛病呢。大概就像有部分人认可的那样,这个行凶的孩子是个精神病,不然的话,这行为太难理解了,行径简直就是恶魔呀。

如果杨某经过鉴定,真是个精神病,那么他被判处死刑的可能性就小了。杨某的爸爸妈妈打算卖房子赔偿人家。可是受害者一家,想的不是钱呀,想要法律的严惩。

一个事件,毁了两家。女孩子枉死,一家人从此想起来都会心如刀绞。可是杨某呢,虽然他的行为不值得原谅,但是我们也要从他的身上吸取教训。

现在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只注重两方面,一个是孩子的生活,一个是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健康。不管是那些跳楼自杀的孩子,还是这个杀人的孩子,绝对都是有心理疾病的。可是没人真正地走进过他们的心理,关心过他们。所以他们承受不住压力有的选择了自杀,有的就像杨某一样选择了攻击别人。

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男孩子的家长是要负很大的责任的。教育和教养的方式不对,孩子的心灵和神经都已经扭曲了。

爱孩子,就多陪伴孩子,多了解孩子的内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关心孩子。莫要等悲剧发生了,再去懊悔,害人害己,又有什么用呢。

大家对于此问题持什么态度,欢迎您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浅浅的教育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一个19岁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应该也必须负责!

又是一个悲剧,一时冲动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两个家庭!事发贵州贵阳某小区,行凶者杨某今年19岁,是一个大一学生,因为有病而休学在家。杨某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境并不宽裕。



事发前两天,杨某从楼上扔了三个饮料瓶子,结果把人家车砸了。(一个大学生,不能理解高空抛物的危害?)车主通过物业找到了他家。 他爸爸先给了人家500元钱叫人家修车,结果修车花了2000元。

事发当天,杨某和妈妈吵起来了,后来爸爸和他谈心。 他告诉爸爸,在学校自己和老师、同学包括宿管的关系都不好,于是爸爸就给老师打电话。正打着电话时,杨某就拿着刀下楼……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杨某是典型的发泄型的人格特征,把自己的不如意,压抑发泄到毫不相干的弱者身上!

杨某觉得自己过得不如意,觉得自己和老师,同学关系不好,不从自身方面找原因,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弱者,为了发泄自己的压抑和不满,把刀挥向仅有两岁的小女孩!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会干的事。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经常跟学生们说,走近那些你们看到的光鲜,愉快的人,去了解他们,你就会知道,每个人都有压力,都有不如意,我们要学会的是怎样减压,怎样面对挫折,而不是怨天尤人!

现在孩子普遍抗挫能力比较弱,碰到一点压力,挫折就容易崩溃,这和我们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一味地赏识教育,快乐教育,正面教育。对孩子没有惩戒甚至没有批评,孩子在“真空”中生活着,一旦肥皂泡破灭,他们面对了挫折和失败,手足无措甚至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是很常见的。

总结语: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教育不能只有赏识和快乐,也需要惩戒和规矩,不要让孩子碰到挫折崩溃了以后再来后悔!时间不能倒流,犯下的错总要付出代价,一时冲动毁了自己,毁了两个家庭,可悲!可叹!


周老师教育谈


今天下午刚刚看到这则新闻,还做了一番评述,没想到这个混畜杀害的居然是一线抗疫医护者的孩子,太让人痛惜和悲愤了,不知道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希望不要让刚刚回家的医护者遭次劫难,冒着生命风险援鄂,平安归来迎接自己的人生之巨痛,我希望是假的。

至于怎么判?我认为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最严苛的刑法,那么就是最适合它的,即便它杀害的不是一线抗疫工作者,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它必须是同样的结果。就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把一个两岁的小孩子连砍五刀,这已经不是犯罪所能描述的罪恶啦。

我们看看这个渣畜的行为,就知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父母好不容易供上大学,学了没几天就休学回家,在学校里和老师闹,和寝室同学闹,甚至和宿管都闹,所有的人都成了它的敌人,看谁都不顺眼,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挡了它的道。可以说,这是一个心理极其变态,心胸极其狭窄的渣畜,它多存在一秒钟,都是对粮食和空气的亵渎,它的存在除了让我们愤慨和痛恨,其他毫无价值,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斩立决。


元芳有看法


行凶者杨某,除了死刑,还能怎么办?

并且,杨某的家庭,还会背上巨额的赔款。

被害女童的母亲,是一线防疫医生

知道这个事情,是在上午,当时只知道,这个女童的母亲,反应不及,没有救下女儿,当场心痛的晕了过去。也是在这个问题下面才,发现这位母亲,竟然还是抗疫线的一位医生。考虑到我们当前的抗疫国情,这实在是让人在原有的同情与悲伤面前,更加不知所言。



杨某性格变态,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这件事情出来之后,我们都在谴责这个19岁的大学生杨某,都在谴责他,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弱者,为了要报复社会,去选择向一名两岁的女童下手。并且是连砍5刀,让女孩儿当场死亡。我们只能理解为,他的性格扭曲,心智变态,除了死刑,没有什么好讲的。

这里面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就是就像喝醉的人,总不承认自己喝醉一样,精神不正常的人,总是强调自己精神正常。

挥刀砍向更弱者,只能证明更弱

正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杨某的父亲,通过辅导员的告知,才发现,自己儿子上了大学之后,和学校的老师、同学、同宿兄弟,关系都比较紧张。

然后在家里,对其进行说教的时候,杨某突然情绪爆发,从厨房拿走菜刀,砍向外面不幸的小女孩儿,就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弱者,却只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变态的精神病人。

结束语: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也能无奈的发现,对精神病人进行道理上的说教,其实很容易起到反效果。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送到医院,让医生做全面的检查和专业治疗。杨某的挥刀一砍,砍死的不仅是无辜的女童,还有两个家庭,与自己的生命。判死刑,不该吗?


教育练真堂


“我不是弱者!我要报复社会!”杨某某在杀害小女孩后,丧心病狂地高呼道。

老穆看完这则新闻后,很是愤怒!

你一个19岁的强壮大学生,对一个2岁的瘦弱女童痛下杀手,还声称自己不是弱者,还声称要报复社会!

我想,若不是心理严重变态,若不是人格严重扭曲,能做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吗?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警方通报,如下:

杨某某,就读于广东某大学,刚读大一,因病休学在家。案发当天,杨某某情绪波动较大,其父杨某发现后与其交流谈心。杨某某反映其在校读书期间,与寝室同学、老师、宿管关系较为紧张,学习生活不愉快。

杨某某父亲得知情况后,便给儿子学校打电话了解情况。在其父与学校电话沟通时,杨某某突然情绪失控,从自家厨房里拿了一把菜刀冲出家门,窜至小区平台处,将正在玩耍的小女孩头部砍伤,女孩当场殒命……


据媒体报道,女孩母亲长期在抗疫一线加班……

如此可敬的母亲,女儿却遭此不幸,她得有多么的伤心呀!

19岁,已经成年,我想,等待他的,一定是法律的严惩!

通过这则新闻,老穆希望现在的大学生,一定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或素质:

【1】情绪控制能力

【2】抗压能力

【3】人际交往能力

【4】品质要好,三观正确

愿逝者安息!愿逝者家属节哀!愿天堂没有邪恶与杀戮……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老穆说语文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相信是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据警方通报,这个学生在案发前是因病在家休学的。案发前因为和母亲吵架,然后父亲就找他谈心,估计在谈心的过程当中说了一些心里话,这个大学生告诉父亲他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以及宿管员的关系都不怎么样,这位父亲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于是就打电话给老师沟通,在父亲打电话过程当中,这个大学生就拿起了菜刀冲到楼下,直接将一个2岁的小女孩砍倒在地。

而当时这个孩子的母亲就在边上,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看到孩子倒在血泊中,据这个孩子父母的朋友说,这个孩子的母亲刚刚从抗疫一线回来,难得抽一个周日的下午陪孩子玩,没想到就出了这样的事情。



最让人难以接受和愤怒的事情是,犯罪嫌人在砍倒这个孩子后,在大声呼喊“我不是弱者,我要报复社会”!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当时这个犯罪嫌疑人应该是受了很大的刺激,是谁认为他是弱者呢?已经在家休学这么久,肯定不是老师,同学和宿管员。

现在学生的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心里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让很多家庭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直等到孩子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



所以,我认为在孩子教育方面还是少一点功利性,让孩子多一点挫折,少一点溺爱,要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是一个家庭基本的教育责任。19岁,原本一个美好的年龄,现在面临的可能就是严重的法律后果,无论是否有心理疾病,都已经毁了两个家庭。


美蛙英语


这是2个家庭的悲剧,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时,我心情很复杂,心里很沉重,很难过。这不是第一起,但愿是最后一起。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因为某些原因而报复社会,这是很不理智的,犯罪嫌疑人在广州某高校读书,因病休学在家。因为和学校老师、同学和宿管的关系紧张,犯罪嫌疑人父亲打电话和老师沟通交流。

这个大学生突然情绪失控,从家里拿了一把菜刀冲至贵阳某小区平台,对着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头部连砍5刀,还说“我不是弱者,我要报复社会”,简直伤心病狂。


从《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来分析,犯罪嫌疑人主观上有故意杀人的目的,如报复,而且也实施了犯罪行为,侵犯了小女孩的生命权。客观上导致了两岁小女孩的死亡。犯罪嫌疑人涉嫌故意杀人罪。

根据《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来分析,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残忍,属于情节严重的量刑幅度,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具体量刑标准还要结合犯罪嫌疑人的认错的态度和悔改表现等进行合议。 初步估计,这个犯罪嫌疑人被判无期徒刑的可能性很大。


Lance课堂


一边是纯洁和无辜的生命,一边是丑恶和扭曲的灵魂。不管怎么换,这两者都无法对等。一个母亲,在抗疫一线,拯救了许多生命,却没能拯救自己的心肝宝贝,甚至眼睁睁地看到惨剧就在自己身边发生,这将是今后若干年内心的折磨和痛楚。但凡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对这个凶手都会咬牙切齿,我想,现行法律里任何一条刑罚恐怕都无法弥补这件事对生命造成的伤害和对社会良知造成的伤害。

其实真经是倾向于相信这个杨某某有精神疾病,因为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恶呢,也怎么会有这样可笑可耻的懦夫呢。但真经打心眼又不希望此人用精神病来掩饰他的罪行,如果因为精神病而无法判处极刑,恐怕孩子在上天无法瞑目,孩子的父母也会憋屈一生。

作为家长,我也经常告诉孩子,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做问心无愧的人,这就是一个人的起码追求。只要你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去做,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和自信,你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弱者。

希望法律能给所有人一个能够接受的判决,希望小宝宝在天堂永远快乐,希望这样的悲剧从此不要再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