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有一場世界觀革命,正從歐美來到中國。

比爾·蓋茨稱它“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併為其推廣而投資1000萬美元;

它被引入歐美、澳洲等地約2000所學校,並且已被引入北京、上海等地的國際高中課堂,引領教育創新浪潮;

尤瓦爾·赫拉利從它之中獲得了寫作《人類簡史》的重大啟發;

著名史學家、全球史奠基人麥克尼爾認為它足以與達爾文、牛頓的成就比肩;

它在中國得到俞敏洪等教育界人士力薦,還獲得《光明日報》等媒體推介……

商界巨擘、權威學者、教育界領頭羊,都在密切關注著這場世界觀革命的核心——

它就是“大歷史”

大歷史將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至今的歷史劃分成8個節點,融合科學與人文,講述宇宙、人類、植物、文明、科技等諸事萬物的歷史。大歷史的學科創始人大衛·克里斯蒂安稱它為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讓我們能超出國家、地域,站在俯瞰宇宙演進史的高度,運用一切知識審視人類的命運。

在人類歷史上,每次世界觀革命都帶來了極大的社會變革——從爆炸性的技術革新,到顛覆性的文化變遷。而世界上有一部分敏銳的頭腦,隱約從大歷史中看到了那種相似的力道。

這個時代為什麼需要《大歷史》?

在比爾·蓋茨推廣“大歷史項目”的近十年之後,作為一部集大成之作,大衛·克里斯蒂安聯手DK公司推出了一部《大歷史:從宇宙大爆炸到我們人類的未來,138億年的非凡旅程》——這是一部圖文結合的大書。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大歷史》來得正是時候。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在20世紀的最後20年,人類才後知後覺地普遍意識到:我們已經進入“人類世”。

這足以讓人類自豪——在近45億年的地球生命史中,這是第一次單個物種在塑造生物圈中扮演了關鍵性作用;這也足以讓人類焦慮——力量有其代價,人類已經擁有了摧毀自身和破壞地球的力量,卻不見得掌握了運用這力量的能力。

人類經歷了兩次幾乎毀掉半個世界的大戰,在一些地區人們重複著仇恨與復仇,生物多樣性在急劇減少,雖然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人卻越來越孤獨……就像維爾斯說的,“如果沒有共同的歷史觀,也就不會有共同的和平與繁榮”。這個時代要求著嶄新的世界觀,過去的常識已無法幫我們應對當下嚴苛的環境。如果我們的眼界侷限於一家一國、個體生命的短短百年,那麼人類只能一再重複過去的悲劇。

而大歷史正在迫切地召喚我們跳出侷限性、以更大的格局看世界,啟示我們在這個空前緊密聯繫、挑戰空前嚴峻的世界上,用人類共同體的意識來思考人類整體的命運。

在《大歷史》中,你會看到那些原本與你的日常生活“無關”的東西,其實,都與你有關。宇宙、粒子、星辰、動物、植物、文明……你會走進一個空前宏大的世界,在漫長的138億年中,人類的歷史彷彿瞬間,個人的悲歡形同泡影,於是不再有紛繁瑣碎的事物遮蔽你的眼睛,你將看到宇宙、人類、一花一木是從何而來的,將領悟到我們如今正處於歷史中的什麼位置,也就明白了我們的未來將往何處去。

另一方面,在這個碎片化閱讀的時代,“通才”難再求,人們沉浸於短暫的娛樂中,忘記了求知之樂。一口氣吞下整整138億年的萬物歷史,不得不說是一種英雄主義。而《大歷史》打破學科壁壘,讓歷史、物理學、化學、天文學、人類學、考古學等學科能夠為你所用。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當人類各學科的知識同時向你敞開、科學與人文交織呈現在眼前,你會發現,原來萬物之間皆有聯繫。寂靜的星辰連結著熱鬧的生命,一粒花粉背後可以解讀出農業的歷史……那些曾在冷冰冰的文理分科中遺失的整體感、聯結感,在這部書裡終於又迴歸一體。

再者,《大歷史》將人類至今最重要的知識裝進了一個認知框架。

比爾·蓋茨說:“毫不誇張地說,大歷史可以為我們理解自宇宙大爆炸至今的一切歷史提供框架……每當我學到新的知識,我都會把它添加到這個框架中。”如果你希望收穫人類至今所有的知識碩果,那麼《大歷史》就是一口氣摘得這些果實的最好機會。

而且,知識會過時,但框架不會,你獲得的所有新知識都可以在其中分門別類,並繼續延伸。尤其對青少年、年輕人來說,儘早搭建這樣的認知框架,可以讓他們受益終生。

一部看得見的萬物史

成年人容易認為,圖文書很幼稚,是給小孩子看的;或者認為讀圖過於膚淺,信息嚴重注水。

但《大歷史》完全顛覆了這種印象——作為一部圖文書,它不僅不低幼,甚至比純文字乾貨更多。它有364頁、數千張圖,它的圖片絕不是小兒科的“插圖”,而是由製圖專家運用製作科幻電影的先進技術繪製,將信息視覺化、比文字傳達效率更高的“信息圖”!把它稱為“新·讀圖時代的里程碑”,毫不誇張。

而且書的編排環環相扣、十分科學。整本書分為8個重大節點,翻開每個節點,首先看到的是一張思維導圖,它讓人對這章的內容、邏輯一目瞭然。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想象一下如此豐富的內容用純文字來表述……不看睡著都難

還有改變了歷史的“大理念”、幫助學者打開未知之門的“確鑿證據”。穿插其中的珍貴歷史照片,讓人直接穿越到歷史現場。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圖片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蘊含著豐富的知識信息,精當、深入的圖注則把圖片中的信息挖掘出來,呈現給讀者

每章有總結性的“大事年表”。這個年表和其他書中很不一樣——它不是枯燥的表格,而是畫出來的。每篇各有主題,可以當作一篇“簡史”來看。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尤其貼心的是,頁面上方畫了時間軸,讓讀者隨時抬頭看一眼就能知道自己來到了哪個時間段,不至於在紛繁的知識中迷路。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此外,還有CG圖像、渲染技術讓史前景象如同電影場面,根據學者嚴謹的考據,製圖專家復原了那些我們無緣目睹的事物,震撼而逼近真實。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更不用說那些來自大英博物館、NASA等頂級資源庫“大片”,幾乎每張都精美得讓人想用來做壁紙。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大歷史充滿細節、精彩豐富,而高質量的信息圖,或許就是呈現大歷史最恰如其分的方式,也是忙碌的當代人閱讀大歷史高效的方式。

DK重磅出品,大咖團隊精心打磨

這樣一本內容跨度超大、卻又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圖文大書,背後必然有一個超一流的作者團隊。

《大歷史》的核心人物是大衛·克里斯蒂安,他正是大歷史這門風靡全球的新學科的創始人。

當他還是一個歷史系教師的時候,有人在研討會上提出了“歷史該從何時講起”的問題。克里斯蒂安一直希望建立一個把一切“聯繫到一起”的研究,於是他主張——從最初講起。而哪裡是所謂的“最初”呢?那麼——就從一切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吧。克里斯蒂安選擇了宇宙大爆炸作為“大歷史”敘述的起點。

比爾·蓋茨深深驚豔於他發起的這個新學科,在紐約《時代週刊》的報道中,稱他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人,我最崇拜的老師”。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無論是怎樣優秀的學者,都必然有其擅長與弱項,而《大歷史》規避了這種問題——它的作者是一整個團隊,來自各個領域的精英學者為這部書聚集在一起,執筆作者之外還有“大歷史學會”的專家顧問團。他們組成了一支“地表最強大歷史學者戰隊”,讓這部書具備極高的科學性、知識密度和閱讀趣味,堪稱大歷史領域的標杆之作。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DK公司是打造《大歷史》的另一強大助力。DK是全球出版美學標杆,尤其以圖文書見長,他們會核實重要的事實和所有的資料,如對各類型的動物、行星和化學元素等把關,以確保高水準和真實性,於是DK出版的書籍經常被作為參考資料和珍藏圖書,絕對值得“閉眼入”!

對有小孩的讀者來說,《DK宇宙大百科》《DK博物大百科》一定是很熟悉的,它們已經是少兒圖文書中難以撼動的經典——而這部DK《大歷史》博採眾長,當之無愧是DK成人書產品線中的重磅頭部產品——無論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都能從中滿足好奇心。

中文版經過中科院學者審校,也提升了書內容的準確度。

可以說,這部《大歷史》既適合成年人閱讀,也是親子閱讀的明智之選。

書架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典藏圖書

無論是科普讀者,還是人文社科讀者,對所有帶著求知之心看世界的讀者來說,這部書都是一扇開在書架上、通往非凡旅程的大門。

《大歷史》也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中產階級家庭藏書。DK圖書以精緻著稱,這部《大歷史》更是無可挑剔——無論是內容還是印刷上,完全屬於收藏的級別。

整部書厚25釐米,重達2.3kg,完全復刻外版的超大12開,精裝適合平鋪攤開,而且經得起反覆翻閱。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內頁採用127克亞光銅版紙,摸起來手感厚實舒服,無反光、不刺眼,圖像還原度銳利,無論是視覺體驗還是閱讀體驗都非常棒。

豆瓣9.5,比爾蓋茨投入1000萬的奇書,一本“看見”138億年萬物史

封面燙印了整版的鐳射效果,線條上的光澤會隨著角度的不同而變幻,就像莫測的未知世界永遠吸引著人類去探索。

希望這部書,能帶你走過一場觀星辰、看歷史的非凡旅程,並以更睿智、更博學的目光,審視自身與更廣闊的世界。

↓↓↓點擊下方橫條,立即購買,讀懂138億年萬物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