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就業扶貧車間(基地)滿負荷生產 助力鞏固脫貧成果

儋州就業扶貧車間(基地)滿負荷生產,助力鞏固脫貧成果

就近務工增收 防止因疫返貧

海南日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3月17日,在儋州偉達化工公司就業扶貧車間(基地),儋州大成鎮新風村脫貧村民陳月花正在縫製編織袋,用於包裝化學原料。該車間自2月15日起復工,現有77名工人在崗,其中脫貧勞動力24人。

陳月花以前在萬寧的一家工廠打工,丈夫長期患慢性病甲亢,近期手又受傷,無法務工,子女們還在上學。為照顧丈夫和孩子,陳月花今年春節後沒有外出打工。但在新風村附近暫時找不到工作,一家人沒有收入,容易返貧。新風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川和駐村工作隊隊員陳多強獲悉後,找到儋州偉達化工公司負責人梅山旺商討,使陳月花得以於2月18日到該企業就業扶貧車間(基地)上班。

陳月花並非個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陳川帶領村幹部、駐村工作隊隊員等到村裡調查,動員村民去就業扶貧車間(基地)上班,邊幹活邊接受培訓,提升就業技能。

新風村光村村民小組脫貧村民陳炬女缺乏技能,原先在附近鄉鎮的木材廠幹活,受疫情影響,春節後遲遲找不到工作。陳川和村幹部獲悉她的情況後,把她安排在就業扶貧車間(基地)打工、學技術。

“我們優先安排貧困勞動力和脫貧戶就業,沒有技能的,學習技術的前3個月,給予他們保底工資。3個月後,可變成熟練工,增加收入。”梅山旺說,就業扶貧車間現已恢復滿負荷生產,每天生產1500個包裝化學原料的編織袋。

新風村是儋州市“十三五”建檔立卡深度貧困村,原有貧困戶171戶、貧困人口865人,到2019年底全部脫貧。陳川說:“做好用工企業和找工村民的對接,既解決企業的‘用工荒’問題,又解決貧困勞動力找工作難題,不讓脫貧戶受疫情影響返貧,切實鞏固脫貧成果,助力百姓奔小康。”

海南日報記者瞭解到,儋州市近日加快就業扶貧基地(車間)復工復產,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基地周邊村“兩委”幹部積極安排脫貧戶到就業扶貧基地(車間)上班,不讓剛脫貧的勞動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返貧。據統計,儋州市現有就業扶貧車間(基地)16家,截至3月17日,已有13家復工復產,就近就地吸納農村勞動力797人,其中脫貧戶115人。

(本報那大3月17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