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从杜鲁门·卡波蒂到翁贝托·埃科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是国内出版方获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授权出版,收录了十六位作家的访谈记录,分别是杜鲁门·卡波蒂、海明威、亨利·米勒、纳博科夫、凯鲁亚克、厄普代克、马尔克斯、雷蒙德·卡佛、米兰·昆德拉、阿兰·罗伯格里耶、格拉斯、保罗·奥斯特、村上春树、奥尔罕·帕慕克、斯蒂芬·金、翁贝托·埃科。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从杜鲁门·卡波蒂到翁贝托·埃科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中译本

不难发现,相对来说美国作家要多一些。另外,当中既有好几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有以通俗畅销小说闻名的(斯蒂芬·金)。这些访谈内容,大抵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而展开。

一是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特别是怎样走上写作道路的。他们一般都是较早就萌生了写作的兴趣,如杜鲁门·卡波蒂十岁左右开始写作,格拉斯十二岁就尝试写小说。也有作家不愿意谈及自己的,如米兰·昆德拉。

二是作家个人的写作习惯。有的在访谈前已提到,如海明威喜欢站着写,纳博科夫写在卡片上。此外还有他们的写作工具,如铅笔(海明威会削好铅笔准备开始写)、打字机(亨利·米勒打字速度就很快,保罗·奥斯特的打字机则是十分著名的)。

三是作家自己的作品。米兰·昆德拉就是谈论自己的作品为主的,这方面他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也有提及。由此也延展到了他们的创作题材、理念、风格(凯鲁亚克所谈甚多)等。

四是别的作家(特别是同时代的),自己受哪些作家影响比较深,又或是和其他作家关系如何。其中,老一辈作家中,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等出现频率较高;而二十世纪的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卡夫卡、普鲁斯特等则是屡被提及的。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阅读量都是十分广泛的。

一般来说,这些作家不存在什么“文人相轻”(也可能不想公开表态),对同行们也是不吝赞美之词的——纳博科夫多少有点例外吧(顺便说一下,关于这篇访谈,也被纳博科夫收入了自己的文选《独抒己见》中)。

五是也会谈到作家们的一些艺术爱好(这自然也对他们作品有一定的影响)。格拉斯原本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厄普代克、埃科都为自己的作品画过插图,帕慕克则是弃画从文。

这些访谈也是很能体现作家们的个人性格的,如凯鲁亚克的放荡不羁,纳博科夫则有点自命不凡,等等。他们的共同点,无疑就是对写作这份事业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了。(关于以上所云特点,放在其他几部《作家访谈》中也是合适的吧。)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