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33个地铁TOD枢纽综合体给郑州带来的启示

就一句话,写了好多关于郑州TOD的文章,奈何一篇都没过审核,无奈之余,只能写写广州吧!

这次不知道会被谁抄袭!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轨道交通沿线开发正激发出极大的潜力。日前广州地铁集团入股越秀地产成为第二大股东。无独有偶,在入股越秀地产的前一天,广州地铁集团与天河城集团双方宣布合资成立广东天与地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首个运营的地铁上盖项目南海天河城正式启动升级招商。加上此前有29个地铁T O D枢纽综合体规划亮相,同时还包括已有的万胜广场综合体项目,以及在建的官湖车辆段(车辆段综合体)、汉溪长隆地块(站点综合体)。

再加上新塘站(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太和站(太和TOD)、南沙湾TOD,如此一来,不完全统计,广州未来至少将拥有近40个TOD项目。

眼熟不?仔细想想郑州32个核心板块是什么?


广州33个地铁TOD枢纽综合体给郑州带来的启示


广州33个地铁TOD枢纽综合体给郑州带来的启示


广州33个地铁TOD枢纽综合体给郑州带来的启示

广州规划33个TOD综合体



很多人问什么是TOD模式?什么是TOD综合体?

广州33个地铁TOD枢纽综合体给郑州带来的启示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公共交通有固定的线路和保持一定间距(通常公共汽车站距为500m左右,轨道交通站距为1000m左右)。这就为土地利用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即在公交线路的沿线。尤其在站点周边土地高强度开发,公共使用优先

这里是不是又要联想郑州32个核心板块了?

32个核心板块大小从0.66平方公里到3平方公里之间。是不是极其吻合?

广州33个地铁TOD枢纽综合体给郑州带来的启示

郑州32个综合大小



TOD模式将改变过去城市发展“摊大饼”式的单一集中型城市结构,通过在城市近郊区实施TOD综合开发,形成新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生活中心,构建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负荷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城市出现多个核心板块中心区,以轨道交通为圆心,范围1公里以内的生活圈。

城市不再是一公里一公里的推进,而是联合周边郊区地铁,甚至是城际轻轨为模式,点状发展,以点状带动面发展,这里的思路是不是像极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也不会出现以前城市聚整个城市之力发展一个区域的现象,均衡各个区块发展,有效利用现有轨道资源,形成新的增长点,这就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

2017年GWY开始引发支持TOD市域铁路发展模式的意见,预计2020年TOD模式要进行大面积推广,第一批重点示范项目落成。

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改基础〔2017〕1173号

(十三)发挥综合开发效能。树立TOD开发理念,按照《GWY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37号)的相关政策,发挥市域(郊)铁路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服务作用,集约利用资源,拓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依托市域(郊)铁路通道推进城市新区和外围城镇组团建设,引导人口布局,不断优化城市空间。支持通过既有铁路站场土地综合开发,盘活利用既有铁路设施,规范推进新建市域(郊)铁路站场土地综合开发。鼓励市域(郊)铁路相关企业通过物业开发、物业租赁和管理、车站和车辆商业开发等形式,构建综合开发溢价回收机制,支持市域(郊)铁路发展。

(三)发展目标。至2020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超大、特大城市及具备条件的大城市,市域(郊)铁路骨干线路基本形成,构建核心区至周边主要区域的1小时通勤圈;其余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具备条件的城市启动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工作。

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江、一河,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城市群,正在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郑州大都市圈已经成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点城市,成为新的主要增长极!

广州33个地铁TOD枢纽综合体给郑州带来的启示

这里我们是不是又发现了什么?K1严格意义上是沿着京广铁路走向属于利用现有铁路资源,甚至小编怀疑K1有可能直通薛店。之前在公众号预测过,先等具体规划出台。

K3改造原13号地铁线,以及北段延铁路铺设,是不是都是符合要求的呢?

扯远了!!!到时候又不过审核,写再多也没用!

我们今天主要说广州TOD模式


广州33个地铁TOD枢纽综合体给郑州带来的启示

广州新塘站TOD综合体

作为广州首个真正意义上的TOP项目,新塘TOD汇集了广深铁路(和谐号)、广汕铁路、穗莞深城际、新白广城际、地铁13号线、16号线、28号线7条轨道。

国铁与地铁完美融合,形成新的区域中心。是不是又是似曾相识?

3月13日下午,徐**在调研疫情防控与城市核心板块规划建设情况时强调要遵循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规律,从既有现实出发,沿大学路强化二七、新郑、新密的区域联动,规划建设时尚、设计、文创产业带,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产业支撑。要以轨道快线连接各城市组团,以大规模、宽纵深生态廊道进行组团间隔离,防止城市平铺蔓延式发展,以TOD导向引导各板块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尤其是换乘站点科学布局,构建紧凑集约、资源要素配置合理的城市格局。

3月11日,*长尹*到郑州市调研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大都市区空间规划有关情况,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均衡、和谐、充分的理念,

不去追求大、齐、美,而要追求生活便利、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要科学构建城镇空间布局合理控制主城区人口规模。要适度超前规划重大交通项目,积极推进航空、铁路建设,调整优化高速公路网络,缓解过境交通压力。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加快优质资源要素集聚,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郑州市河南省新的领导是来自一线城市的,无论杭州、还是上海,TOD模式早在2017年之前都已经铺开,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早已轻车熟路。他们能不将新的理念带到郑州吗

不知道郑州的土鳖自媒体是否注意到了,其实领导早已经告诉大家新的发展模式了。

关注我带你读懂政策,读懂新闻,挖掘新闻政策背后的逻辑,觉得好的话请分享。

最后希望这篇别再一直审核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