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藏在你飯桌上的致癌物!一不小心癌症每天都在靠近

說到吃,中國人的花招不盡其數。


長沙的臭豆腐、烏鎮的黃金蛹、潮汕的醬油荔枝、雲南的油炸花蜘蛛、浙江的童子尿煮蛋、西藏的生牛肉醬……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能變成鍋裡吃的。


當人們還在爭辯某些菜式好不好吃的時候,有些天天被送進嘴裡的“中國特色美食”,早就偷偷登上致癌物清單。


這8種食物,是致癌物的溫床!


俗話說“病從口入”,接下來我們主要看看1類和2A類中的常見致癌食物。


1類致癌物

罪證確鑿,有明確的致癌性

就藏在你飯桌上的致癌物!一不小心癌症每天都在靠近

1.黴變食物→肝癌


黴變食物之所以可怕,是因為裡面有1類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於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愛藏在發黴的食物裡,澱粉含量高的大米、玉米、小麥等尤其容易中招。


只需1毫克的劑量,可發生急性中毒,就可誘發肝癌、骨癌等癌症。若是持續微量攝入,可導致生長障礙、肝臟慢性損傷、肝硬化等。


2.中式鹹魚→鼻咽癌


七年前,世界衛生組織把鹹魚掛上“一類致癌物”的名單,還寫得清清楚楚

中式鹹魚。


因為高鹽度的醃製和暴曬,魚在鹹到脫水的加工過程中,會產出大量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跑到胃裡,經過一些化學反應,很容易產生強致癌作用的亞硝胺。


鼻咽癌之所以喜提“廣東癌”的稱號,原因之一就是廣東人酷愛鹹魚臘肉等需高鹽醃製的食物。


3.檳榔→口腔癌


前一陣子,檳榔被全網圍剿。據說,有6000萬中國人在吃檳榔,都不要命,形同自殺。而論吃檳榔,沒人狠得過湖南人,尤其是湘潭人。


檳榔早在200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1級致癌物。檳榔的纖維較為粗硬,容易劃傷口腔黏膜,刺傷牙齦。久而久之形成慢性磨損,引起黏膜病變,就可能誘發炎症,甚至引起口腔癌。


4.酒精→肝癌


多喝一滴酒,都是向肝癌多靠近一步。

酒精對肝臟的危害是逐步累積的,隨著量的增加和飲用時間的延長,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


研究表明,跟不喝酒的人相比,大量喝酒的人,更容易得上消化道癌症、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因此,建議不飲酒,不勸酒!


延伸閱讀:喝酒臉紅的人, 患癌風險更高

喝酒臉紅的人,體內酒精代謝酶較少,易致乙醛在體內堆積,造成血管擴張,表現為臉紅。這類人如果長期大量喝酒,患癌的風險會高於其他人。


2A類致癌物

致癌性較高

就藏在你飯桌上的致癌物!一不小心癌症每天都在靠近

1.過燙飲食→食管癌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的一項新報告指出,飲用非常熱的食物很可能導致食管癌。而這裡的“非常熱”是指超過65℃的任何食物


經常食用超過65℃ 的食物,食管黏膜在高溫下反覆損傷,長期反覆的刺激易引起食管黏膜癌變。


2.燒烤、油炸食物→腸癌


無論冬夏,總有人圍坐在充滿煙火氣的燒烤攤吃肉。那溢出屏幕的香脆滑嫩啊,聞一聞都是致癌的味道。


武漢人大腸癌高發,不良飲食習慣是誘因。偏愛麻、辣、酸、鹹、煎、炸、燻、烤八大重口味,喜歡吃夜宵,如同讓胃腸道長期“加班”,重口味刺激加重胃腸道負擔,也增加腸癌風險。


3.高鹽食物→胃癌


正如老中醫所說:“微鹹鹽水,好比參湯;濃味鹹湯,好比砒霜”。


鹽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物質。但是長期食用高濃度鹽的食品,不但可誘發心血管疾病,而且還可以引起胃炎、胃癌的發生。

世界上60歲以上的死亡者中有四分之一的死因是患惡性腫瘤,其中胃癌居首位。我國每年也約有16萬人因胃癌而喪生。研究證明,在致胃癌的諸多飲食因素中,“高濃度食鹽食品”為首要因素。


4.紅肉→胰腺癌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當初提出紅肉是很有可能的致癌物,引起了軒然大波。


紅肉是指生的狀態發紅,熟了以後變暗的肉類,比如生鮮紅肉:牛、羊、豬等哺乳動物肉。有研究證實,紅肉攝入會增加胰腺癌、結直腸癌、肺癌等患病風險。


需要強調的是,紅肉帶來患癌風險的前提是大量與長期攝入。也就是說,紅肉雖被歸入2A類致癌物,但不意味著“不能吃”。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每週紅肉攝入量不要超過 500 克,也就是說一個星期一斤紅肉。


就藏在你飯桌上的致癌物!一不小心癌症每天都在靠近


學3招,將致癌風險降到最低


面對形形色色的致癌物質,大家不必太擔心。“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癌症也不是接觸一次致癌物就招來的。


面對各類致癌物,學3招能幫你將致癌風險降到最低。


01儘量少接觸,不用太擔心


“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致癌物的致癌能力與劑量密切相關。


舉個例子,即使是含有1類致癌物的中式鹹魚,也不是吃一次就致癌,但如果天天大量吃,時間長了,患鼻咽癌的風險就增加了。


面對眾多“致癌物”的報道和傳聞,我們應該理性對待,不要過於緊張,改變飲食方式才是重中之重。


02少用煎炸烤,多用蒸煮燉


烹調方法對食物的安全和營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想遠離食物中的致癌物,烹飪時要避免爆炒、油炸、燒烤等方式,多用蒸煮燉等烹飪方式,多吃新鮮食材,少吃加工食品。


03收好7個防癌處方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指出,癌症是一種“1/3病”:1/3可預防,1/3可根治,1/3經治療可長期生存。遠離致癌因素,防患於未然是最理想的。



★ 積極運動


建議成人每週至少有5次一定強度的運動,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


所謂“一定強度”,是指以運動後心跳應達到每分鐘170減去年齡之數,如40歲以130為適合,50歲者以120為適合。


★ 不熬夜


經常熬夜會降低人體免疫力,給癌症以可乘之機。從今夜開始,關掉手機和電視,好好睡一覺。


★ 維持健康體重


肥胖會增加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風險。從防癌的角度出發,體重控制也至關重要。


衡量是否肥胖,可通過體重指數(BMI)來計算,BMI=體重(公斤)÷身高(米)²。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標準,BMI正常值為18.5~23.9,24~27.9為過重,超過28即屬肥胖。


★ 多吃果蔬


果蔬富含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建議每頓飯都儘可能包含全穀物、非澱粉類蔬果。


★ 接種疫苗,預防感染


特別是肝癌、子宮頸癌,通過接種乙肝疫苗、HPV疫苗,可減少感染,是非常有效的防癌舉措。


★ 做好防曬


長期受紫外線照射,是皮膚癌的常見原因。建議外出,尤其是日曬猛烈時,要做好適當的防曬措施,譬如,戴帽、打傘、戴墨鏡,提前20分鐘塗擦防曬霜等。


★ 定期體檢

建議每年常規進行一次體檢,高危人群適當增加頻次,並增加針對性項目,如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癌、胃腸鏡篩查胃腸腫瘤、TCT篩查宮頸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