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餘家險企開展互聯網財險業務 非車險成“主角”

隨著近年來保險科技的不斷崛起,傳統保險公司紛紛發力互聯網保險業務。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日發佈《2014-2019年互聯網財險市場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顯示,截至2019年,共計70餘家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

值得留意的是,在互聯網車險業務發展趨緩的同時,非車險業務持續快速增長。截至2019年,互聯網非車險業務佔比達67.26%,保費規模首次超過車險。

市場競爭更加充分

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保險業不斷創新銷售渠道,各保險公司積極開發新型保險產品,並根據監管要求積極調整和規範發展。

根據保險業協會統計,2014年,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經營主體為33家,2015—2017年分別新增16家、11家、10家,之後趨於平穩,截至2019年,共計70餘家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

從保費規模來看,2014—2019年,互聯網財產保險經歷了上升發展、下滑萎縮、調整回暖的不同階段。其中,2019年,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收入 838.62 億元,同比增長20.6%,高出財產保險市場同期增長率近10個百分點。

值得留意的是,隨著各保險公司紛紛佈局互聯網保險以及發展戰略的調整,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逐步成熟,市場集中度逐步下降,且低於全渠道產險公司的市場集中度,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報告》顯示,2015-2019年,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CR8從94.16%下降到 76.56%,CR3從80.06%一直下降到45.58%。

具體來看,傳統保險公司憑藉線下車險業務的優勢,尤其2015年在互聯網保險業務市場中佔據優勢,但隨著商業車險改革的推進,互聯網車險業務受到較大的衝擊。在此情況下,傳統保險公司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創新車險移動互聯網渠道和非車險保險產品,推動互聯網保險市場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而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憑藉其天然的技術優勢,場景化的產品創新,持續保持較高的業務增長率。

互聯網非車險業務快速增長

《報告》顯示,近年來,互聯網車險業務發展趨緩並持續走低。2015年,互聯網車險業務為716.08億元,同期增長率48.16%,業務佔比高達93.2%。而截至2019年,互聯網車險業務保費收入為274.52億元,同期負增長25.55%。同時,互聯網車險業務佔比於年初跌破50%後持續走低,直至年底僅為32.74%;業務滲透率持續走低,直至年底僅為3.55%。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監測,2014-2019年,互聯網非車險業務年複合增長率高達90.80%,呈現明顯的快速增長態勢。其中,2019年,互聯網非車險保費收入為564.09億元,業務佔比高達67.26%,同期增長率為72.69%。

而隨著互聯網非車險業務的快速增長,業務滲透率也呈現明顯的上升優勢,2016年為4.29%,2019年上升至11.72%。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認為,互聯網非車險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主要是由於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成長,互聯網業態日益多元,為互聯網保險的發展提供了更豐富的場景和需求,促進了保險產品的創新和業務量的增長;同時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傳統產品的互聯網化,為互聯網非車險場景化產品創新、精準營銷、優化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整體來看,互聯網非車險體現場景化、生態化的屬性,互聯網意外健康險、信用保證險、退貨運費險保費都呈現持續性的較快增長。“互聯網非車險保險產品高頻、小額、場景化,同時具備跨界、平臺、流量、迭代、簡約、大數據、用戶思維、長尾理論等互聯網思維,對培育保險意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指出。

第三方業務超自營平臺

互聯網財產保險的發展不僅促使開發了更為豐富的產品線,而且推動構建了多樣化的銷售渠道。《報告》顯示,目前,互聯網財產保險渠道主要包括保險公司PC官網、保險公司自營移動端、第三方(包括第三方網絡平臺、保險專業中介機構)。

從總體走勢看,第三方業務超過保險公司自營平臺(保險公司PC官網和保險公司自營移動端)業務。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保險公司自營平臺業務佔比不斷下滑,2018年4月首次被第三方超過。2019年,第三方業務佔比上升到68.89%,其中第三方網絡平臺佔45.78%,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佔23.11%。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指出,保險公司自營平臺業務下跌,主要由於PC官網互聯網車險業務斷崖式下跌造成自營平臺快速持續下跌。保險公司PC官網與自營移動端(APP和微信公眾號)的主要銷售險種均是車險,其中後者佔比均在95%以上。

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主要銷售險種是意外健康險和車險,兩者合計90%左右。2019年,兩者分別佔62.44%和28.95%。

而第三方網絡平臺險種最為豐富。信用保證險、意外健康險和其他險種(主要指退貨運費險)業務量較大,2019年,信用保證險佔28.91%,意外健康險佔27.46%,其他險種(主要指退貨運費險)佔26.46%。《報告》指出,互聯網非車險保險產品的高頻、小額和場景化特徵,需要跨界、平臺、流量和大數據等互聯網特徵來支撐,這正是與第三方合作過程中所具有的特點。

“2020年初新冠肺炎突襲,短期對保險行業帶來一定衝擊。長遠來看,疫情將加速驅動行業線上業務運營優化、探索線上化業務模式轉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指出。

其中,一方面,消費和服務向線上遷移加速,促進線上線下業務的結構性調整,互聯網保險渠道迎來新一輪發展機會。另一方面,保險公司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生態的機遇也將開啟,新技術在行業線上為線下賦能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進而帶來商業模式及管理模式的重構。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