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房价明明下跌了、卖不掉了,还有人说涨价和卖得好?

刘华银mark


推荐了就回答一下[捂脸]首先,所有的房产数据好像都是按照成交记录为基础的,说白了挂在中介和数字同城上,只是个价钱,均价大概是可以参考。

第二,我觉得没有什么刚需不刚需的,我身处一个4线城市,人均工资不知道,房价1万左右,一套房子首付至少30到50万左右,适婚年龄段的,除了6个钱包帮助,靠自己挣钱交首付的,应该是少数人。所谓的刚需,其实还是能有钱的人。买不起的谈不上刚需。

我在房价大涨之前上的车,买了套房子,每月房贷3500,物业两千多,取暖两千多。在这物价横飞的时代,谁苦谁知道,现在带着老婆孩儿住我父母家,手里有点钱,做个小买卖,现在的生活真美好。


发光的蚂蚱


你好:

这个因为每个城市市场经济不同吧!

每个地方的房地产经济都是不一样的,拿我老家来说隆昌,没有跌持平状态,拿成都来说二手房价格跌了一些,新房刚劲的很啊,有个别楼盘还在涨价了,那个恒大!说的75折,结果客户到手价格还比去年还高!

个人意见,仅限娱乐。


至尊堡


炒房赚大钱,贵阳一年有10万套房子卖,可买房子的有50万人,那么肯定有40万人是抢不到房子的,我朋友不差钱,抢房子抢了9年,,还找了关系,给了一百万红包才抢到一套72万60平米小房子,,,不信你试试,你500万去贵阳抢不到100万的房子,,,房子一家100套,旅游世界不用租


我22岁想找个老公


作为准备买房子的人,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听信炒房客的宣传与不实之词,捂住自己的钱袋子,不要在房价大跌之前做最后一个接盘侠。

就是买房子,也要买一个物美价廉、自己喜欢的房子,千万不要买一个让自己一辈子不舒服的房子。




刘金瑞15


大家好,我是勇谈。房地产市场永远都有两种声音“房价要跌,卖不掉”和“房价要涨,卖得好”;这两种声音从2008年一直持续到现在,不过从现实例子来看无疑是后者占据了上风。那么为何会有这两种声音出现?因为说“房价要跌,卖不掉”的是从个人感觉和市场层面分析,说“房价要涨,卖得好”的是从政策和资本方面分析的。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房价上涨或下跌早就不是市场行为,而是两种利益之间的博弈

记得很早之前我就提出过“我国房地产市场不是“纯市场”的观点”,因为我国的商品房本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所以,很多朋友从市场角度和个人感觉来判断我国房价走势往往都会犯错。几点观察:

第一、追涨不追跌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思,股市是这样,房产市场也是这样。房地产企业就很好的抓住了人们的这点心理,这个月开盘是1万一平米,下个月就给你涨1000元,过一个月再涨;很多有需求的购房者就坐不住了,毕竟房价上涨的速度是要远远高于自己收入的增长。但是如果房价长期横盘,那么大家的观望情绪就会越来越浓厚,随着观望人数增加看跌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第二、我国房地产市场不是整体一块,一二线和三四线市场差别很大。很多朋友经常拿自己所在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来判断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肯定是站不住脚的,反过来也是一样。已经步入2020年了,大家要学会的起码认知是“不同城市房价走势是不同的”。我国房地产调控都已经开始“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了,你还在固守自己老一套的判断方法,恐怕不合适吧。

第三、绝大多数购房者都会犯一个习惯于“投资思维买房”的毛病,无论是刚需还是其他。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购房者,哪怕是刚需看房的时候都会把房子未来的升值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感觉房子未来升值或贬值都跟自己有很大关系,其实有关系吗?未必。但这就是绝大多数购房者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房子升值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不是自住或其他。那么这就决定了不少购房者在买房前和买房后心态的转变,“买房前恨不得房价使劲跌,买过后恨不得使劲涨”这也是为何2018、2019年包括万科等房企的房产出现价格下跌后,就有老业主要求“补偿差价”的原因。这也是我所说的房价上涨或下跌已经成为两种利益的博弈。

房价究竟要涨还是跌?关键就看哪种利益群体占上风,很显然有房者明显占上风

第一、虽然说不是所有的购房者或者已有房的群体都在意房价上涨或者下跌,但是这些购房者背后的银行却很在意。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绝大多数的购房者都是在付出了20-30%的首付,从银行贷款70-80%得到的房产。从这个出资比例来看,更在意房价上涨或者下跌的其实是银行。而支撑房企持续运营的背后资本超过40%也是来自于银行,这是我说的有房者占上风的原因。


第二、房企作为商品房的生产者自然不会说自己的房子不好,而相关联的60多个行业也不会说房子不好,房子会跌。这个利益链条已经存在了20多年,相互之间的依附作用很明显,他们几乎都清楚一点“房价越高,涨的越快他们过得更好”。这也是为何一旦房地产走势变弱,就会有很多行业或者协会发声要求“救市”的原因。说到底还是背后利益纠缠的结果。

第三、有些城市房价明明下跌了、卖不掉了,为何还有人说涨价和卖得好?因为这是他们的饭碗。任何人不会做“砸自己饭碗的事情”,这是起码的认知。如今社会绝大多数人很难从客观角度来判断一个事件或事物,因为本身人类就是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动物。作为普通人来说,只需要看准趋势即可。

综上,还是一句老话2020年了,哪怕经历了此次疫情房地产行业也很难出现规模房价下跌的情况。部分城市出现房价下跌,卖不掉是很正常的,有些城市房价还是在涨而且卖得很好也是正常的,毕竟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是铁板一块。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喜欢房产问题的朋友可以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勇谈房产壹贰叁


观点分歧目前大家的观点主要有两个:

1、疫情过后,房价会大跌。

因为大环境下开发商回款压力大,房价撑不住……

2、疫情过后,可能引发一轮救市,导致房价会涨。

因为大环境下开发商回款压力大,所以中央必将赶出一些政策方案,例如限购限贷啥的都会放松,从而激发全国房价新一轮大涨……

2

疫情当下的楼市

疫情对经济市场运行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拿2003年的非典举例,疫情期间,除了跟疫情有关的医疗器械企业订单量剧增外,其他几乎所有企业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

所以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是可以预知的,而企业又连接着就业和经济,时间就是金钱,必须举全国之力攻克新型冠状病毒,刻不容缓。

当然对楼市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疫情期间,大部分城市的售楼处都处于关门状态,银行不营业无法办理房贷,新二手房,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无法看房,线下交易断裂,这也促使了一系列线上购房的产生。

市场成交量跌入冰点。

3

价格变化不明显

但要注意的是,疫情会导致成交量断崖,但价格变化并不明显。

为什么呢?很简单,市场有交易才有价格表现。

现在疫情直接将买卖双方交易信息阻断,业主和开发商即使下调报价,但信息无法传递,就无法形成市场行情。

从1月24日起,宜兴商品房市场就陷入停滞状态,而仅有的备案也主要来源于19年12月成交项目。在目前疫情还未平息的情况下,预期未来2-3月内楼市将保持低位运行。

但疫情会滞后需求,不会消灭需求。

2

未来房价?

未来的房价到底是怎样?

短期来看疫情期间楼市微跌的可能性大,但不至于大跌。

像之前恒大宣传的75折(下跌25%)这样的整体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是比较少的,更多是集中在原本市场交易就不活跃的城市或位置偏的楼盘,一二线城市整体会是微跌。

同时看下了对应的开发商的房子是不是先涨价再折扣,就像我们交流群中朋友爆料的一样,这种看似打折实为涨价的操作其实太司空见惯了。

疫情过后,购房需求一下子释放,所以楼市回暖的可能性大。如果在疫情期间有折扣,其实是一次入手的好时机。


小强房助


房价上涨和下跌都是分区域的,一二线城市你可以看一下,房价稳中带涨。 人口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房价肯定撑不住。
其他地方不清楚,我最近几天带客户到售楼部去看房,不管是新津还是青白江甚至崇州等外地人可以买房的区域,售楼部人都很多的,甚至还要在售楼部外排队一个多小时。
所以,买房要买对地方。 三四线城市除了刚需自住,别买了。 未来肯定要贬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07a12e058599432eba72e5b5ac275bf8\

豪师托洛夫斯基


观点分歧目前大家的观点主要有两个:

1、疫情过后,房价会大跌。

因为大环境下开发商回款压力大,房价撑不住……

2、疫情过后,可能引发一轮救市,导致房价会涨。

因为大环境下开发商回款压力大,所以中央必将赶出一些政策方案,例如限购限贷啥的都会放松,从而激发全国房价新一轮大涨……

2

疫情当下的楼市

疫情对经济市场运行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拿2003年的非典举例,疫情期间,除了跟疫情有关的医疗器械企业订单量剧增外,其他几乎所有企业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

所以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是可以预知的,而企业又连接着就业和经济,时间就是金钱,必须举全国之力攻克新型冠状病毒,刻不容缓。

当然对楼市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疫情期间,大部分城市的售楼处都处于关门状态,银行不营业无法办理房贷,新二手房,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无法看房,线下交易断裂,这也促使了一系列线上购房的产生。

市场成交量跌入冰点。

3

价格变化不明显

但要注意的是,疫情会导致成交量断崖,但价格变化并不明显。

为什么呢?很简单,市场有交易才有价格表现。

现在疫情直接将买卖双方交易信息阻断,业主和开发商即使下调报价,但信息无法传递,就无法形成市场行情。

从1月24日起,宜兴商品房市场就陷入停滞状态,而仅有的备案也主要来源于19年12月成交项目。在目前疫情还未平息的情况下,预期未来2-3月内楼市将保持低位运行。

但疫情会滞后需求,不会消灭需求。

2

未来房价?

未来的房价到底是怎样?

短期来看疫情期间楼市微跌的可能性大,但不至于大跌。

像之前恒大宣传的75折(下跌25%)这样的整体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是比较少的,更多是集中在原本市场交易就不活跃的城市或位置偏的楼盘,一二线城市整体会是微跌。

同时看下了对应的开发商的房子是不是先涨价再折扣,就像我们交流群中朋友爆料的一样,这种看似打折实为涨价的操作其实太司空见惯了。

疫情过后,购房需求一下子释放,所以楼市回暖的可能性大。如果在疫情期间有折扣,其实是一次入手的好时机。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中向房产经纪钟先生


这个问题很明显,凡是说房价还得涨的人有三种类型:一是房地产商、无奸不商,二是炒房团、往死里炒,三是各别的持房者和被骗的房奴,它们最可怜,替人家接盘还带吆喝,明知暴跌故意说涨、掩耳盗铃!可事实就是事实,发昏挡不住死、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贪小便宜吃大亏,知道现在何必当初!


金龙盘玉


我来认真回答您的问题。

相信很多关注房产、楼市的朋友,也经常有这样的烦恼。看到的跟听到的,往往是两回事,甚至大相径庭。新闻媒体都在说“房住不炒,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点”,各路专家、学者也都在讲高房价对当下年轻人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可自己的身边、朋友圈里,却是涨声一篇,甚至一有风吹草动就上升到房价要涨的层面,好像自己生活在一个另外的世界里一样。

比如笔者的朋友圈也是如此。受疫情的影响,房地产作为密集资金流行业,确确实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房价下跌、成交量剧烈下滑、部分房企破产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朋友圈里从事房产行业的朋友们,总可以用所谓的专业角度,说出一堆的道理来。譬如笔者生活在江苏,3月3日的时候,笔者朋友圈里就大肆流传着一张图片。图片内容是:常州人在复工之后,报复性买房子,需求一下子大规模的反弹,短短一周成交量上涨了2560%。所以得出结论:房价还要涨,现在不买就是吃亏。

那为什么房价明明下跌了、卖不掉了,还有人说涨价和卖得好呢?

逻辑很简单,无房人和有房人是两个阵营,从业人员和非从业人员是两个阵营。无房人还未购房,当然希望房价继续下跌;有房人有了房子,无论是资产保值还是升值的角度,都希望房价涨起来。从业人员和非从业人员就更好理解了:对于地产从业者来说,自己的饭碗行业,收入都得靠卖房子,当然是说卖得好了。毕竟,买涨不买跌这种思维模式还是有很多人受用的。

所以,您的问题很好解释。但是,对于买房人和网友来说,如何鉴别是“真上涨”还是“假把戏”,才是更需要了解掌握的。

一、涨和跌如何自我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确,随着因城施策这一灵活调控政策的实施,全国各地目前的楼市是冷热不均的。

有些城市,在疫情来临前已经呈现下滑态势,疫情只是加剧了下跌的速度而已;有些城市,在疫情前整体还是稳定、甚至上涨的,那么疫情只是个急刹车,充其量延缓了某些人的买房需求。这种真实存在的需求,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消失,随着各地复工复产的深入和正常秩序的回归,买房的需求很快便会恢复。还有一些大城市,疫情前受限购、限价、限备案等影响,楼市情况已经在谷底。疫情之后,反而可能因为1个月的需求被抑制,迎来一波需求的爆发,并带动楼市的回暖。

理论的说完,笔者说一下实用的分析手法。

1、一二线城市。房价上升的通道还没关闭,这一类城市的房价只是短期崴脚,很快便会恢复;

2、三线城市。三线城市相对来说是最复杂的,也是数量最多的一个区间。其中,强三线城市像一二线房价变化规律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上升预期不如一二线城市,更多会以稳定为主;弱三线城市,尤其是缺乏上升势能的城市,房价的变化规律会像四五线城市靠拢,但下跌预期又优于四五线。

3、四五线城市。四五线的房价并非毫无机会,很多四五线城市的人口基数非常大,虽然整体呈现人口流出,但常住的人口还是异常之多。加上商品房又仍处在发展初中期,这一类城市房价缓步上升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而另一类四五线,人口少、流出多、产业薄弱,随着棚改货币化拆迁的消失,房价将失去增长动力,下跌几乎是必然。

二、房价从数字绝对值看,必然是上升的

注意,这里的房价并不对应所谓的涨跌,而是单纯从数值看,是上升的。比如,货币贬值率为5%,而房价上升了4%,那么其实这个房价还是跌的;如果房价上升了6%,超过货币贬值率,这才代表房价的上升的。

之所以说房价绝对值会涨,原因有以下几点:

1、货币贬值。数据显示,到2020年1月,我国广义货币M2发行量已经超过200亿。近些年,虽然发行量增长趋势有所放缓,但总体还是处于高位的。货币超发带来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带来房价上升,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大白菜,本来是10块钱一颗,今年卖11块钱一颗。这个涨价并不是白菜本身变值钱了,而是货币多了,需用提高商品价格,以匹配相应的货币购买力。

2、城市化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底我国平均城市化率刚刚过60%,而且大城市接近70%,四五线城市很多还没有到50%。全国还有5亿农村户口,这部分人群的下一代将是未来买房的主力军,基数还是非常庞大的。

3、成本上升。比如黄沙、水泥、钢筋这些建筑原材料,以及人工这些成本,因为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产能优化、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用工成本升高、货币通胀带来的购买力下降这些原因,都将导致房价绝对值的上升。

以上三点,分别从货币角度、成本角度、人口角度对房价走势进行了解读。所以说,房价的绝对值长期来看是不可能下跌的,毕竟十年前和十年后的物价显然是不同的。

但房价所对应的真实水平,会按照第一大点中讲到的城市能级来变化。真正具有向上发展潜力的城市,房价增幅才能跑赢货币贬值,才是真正的房价上涨。这一类城市,房子卖不掉只是暂时的,需求依然在不断上升,对其他城市的虹吸效应只会越来越强。而弱三线、弱四五线城市,之前的房价很大一部分的贡献来自于棚改拆迁带来的需求和货币井喷,潮水过去,便会很快地露出马脚,卖不掉和降价很正常。

一句话,优质城市、活力城市、人口城市、产业发达城市,这次房价真的只是闪了下腰,活动活动很快恢复。羸弱城市、产业落后城市、人口小城市,不管有没有疫情,房价都已经迈入“下跌”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