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教育部在官網上發佈了一條重磅通知。
通知對SCI論文相關指標在評價體系中的使用,做出了規範。
剛開始,我壓根就沒太在意這麼個通知,也沒多往心裡去。
結果最近看到網上對此是一片叫好聲,甭管是不是在校師生,彷彿都跟中了頭彩似的歡呼雀躍。
教育評價改革相關的消息,不是向來只有教育界的師生才會關注麼,怎麼這次弄出了這麼大的動靜?
看了看評論區才發現,原來叫好的人,大部分是在影射高福院士。而對於規範的內容,也不見得有多關心。
我覺得吧,先別急著叫好。我們不妨來大致捋捋規範的內容。
總結起來大致有三個重點:
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考評、人事聘用的直接依據和條件;
個人和院系的獎勵,不再直接與SCI相關指標具備強關聯;
不再將發表SCI論文的相關指標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授予的條件。
也就是說,SCI在職稱考評、學生畢業和相關獎勵的聯繫依然存在,但是權重會降低不少。
看到這裡,說實話我有點懵。
SCI論文的相關指標的作用權重有所降低,這我倒是挺認可的。
畢竟,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和高福院士總是因此而被人拿出來做對比,對唯SCI至上的考評標準,我也覺得存在優化的空間。
不過這個動作確實不小,突然大幅降低硬性指標的考評權重,那今後拿什麼作為依據呢?
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但是隱約地覺得這多少有點像我們提倡了多少年的素質教育。
中小學素質教育到今天也喊了有些年頭了,高分低能的情況每年也都有極個別的案例存在。
但是也沒見哪所大學在招生時,是不看分數上來先問你有什麼“絕活兒”,更沒有那所大學是按照高考成績從低往高了那麼錄取的啊。
適當降低硬性指標的權重,這沒問題。
畢竟,考評本身就是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綜合,但是這個度要是拿捏不好的話,好制度可能不一定會好落實。
我是偏悲觀的一個人。所以想到了這裡時,腦子突然裡出現了一個人:北京大學的饒毅教授。
饒毅教授大家是瞭解的,學富五車,但似乎根本就不懂什麼叫“明哲保身”。這些年網絡上有關他“得罪人”的金句沒少流傳。
前些年有學生向他提問:“科學研究應該以疾病為導向還是以興趣為導向?”。
饒毅教授半開玩笑地回答他說:以論文為導向。
潛臺詞可以解讀為:論文在科研和考評中所佔的權重過高。
應該說饒毅教授指出的這個弊端,如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糾正。
但是在不以論文為導向了之後,難道問題就都得到解決了嗎?
我又想起了他在《Nature》上發表文章中的一段話:
“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有一個奇怪的規則:做好的研究還不如和一些人搞關係重要。”
今天再重讀這句話的時候,或多或少地會有一點別樣的擔憂。
“唯SCI論”雖不可取,但是終歸是個硬性的、客觀的指標。
我們總把目光聚焦在論文造假和學術不端等不良風氣上,但是卻很容易忽略它給予了教職人員一個清晰的目標,一個具體的規劃。
對它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的積極作用,也應該客觀看待。
當然,SCI的這把“尺子”終歸還是應該調整的。畢竟它只是美國創辦的科學引文索引,一個分類數據庫而已。
隨著我們的科研技術突飛猛進,再將這個索引直接應用於科研評價,就顯得侷限性很強,越來越值得商榷。
所以對於SCI論文來說,給它找一個更合理的定位,其實也是勢在必行之舉。
從SCI“一把尺子”,到分類評價、同行評價相結合,這是一個複雜的嘗試過程。
也許這個過程會相對漫長,也不排除會出現個別弊端,但是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我們的學術評價體系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和進步。相信這次調整後,會有更多高水平、高質量的中國聲音在全世界的學術界發聲。
閱讀更多 教苑雜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