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內外華人廣泛關注美國頂尖大學錄取,它們限制華人學生總量同時負面影響美國華裔和中國留學生。近20年來美國亞裔適齡青年增加超一倍,從中國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急劇增加,但同期美國大學錄取亞裔卻有所降低,造成特別不公平的結果。曾任教美國大學、現執教北京大學的《知識分子》饒毅教授分析了支持和反對提高亞裔錄取率的理由,認為主要的理念應該是:在錄取時應該同等對待具有同樣社會經濟背景的學生。以今天加州理工學院的亞裔率反映的合理入學率(30-40%)為努力的目標。校外訴訟、聯合美國政府等固然是方法,但和美國右翼勢力聯合的做法會有很強的副作用(如導致華人欺負弱勢族裔、支持取消平權影響華人在入學之外的其他權益、長期有利於美國極右勢力壓制白人之外全體族群)。而有一個衝突小、建設性強、解決可能性大的方法是華人教授就此致信所在大學校長。文章最後附錄一封致校長信的草稿,供各校教授參考。
撰文 | 饒 毅(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知識分子》主編)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華人重視教育機會,很多家庭對精英大學夢寐以求。統計上,美國精英私立大學培養出主導美國和世界各行各業的比例也相對較高。固然上什麼大學是個人所好,但族群被歧視確實不公平、應該想辦法改變。在華人各方面改善的情況下,上精英大學的機會卻在下降,損害華人利益。
但是如不仔細分析原因,匆忙推動或加入某一解決方案,可能解決一件事而導致以後其他方面權益受損。猶太學者Ron Unz總結,1950年代之前,猶太群體也因為種族歧視而遭遇過和今天華裔入美國大學同樣的問題,當時白人以不能以分數為唯一標準、捐款、文化等多種表面藉口壓低猶太學生入學,猶太群體聯合起來,爭取到以學習成績為錄取標準,在名牌高校的猶太學生比例因此遠超猶太人佔美國人口1.8%的比率,並且維持至今,雖然現在猶太學生的成績已經與其他白人沒有差別。
一般對亞裔入學率提高的擔心此舉會降低非裔和西語裔的比例。而非裔和西語裔長期受歧視、社會經濟地位尚待改善,給予他們一定的支持符合社會進步和人類公正。
那麼,亞裔的入學公平是否一定能夠得以公平的解決?答案是可能的。因為目前猶太裔的錄取仍然很高,這是他們幾十年前分數高而得到的比例,現在的猶太學生分數與其他白人一樣,課外活動也與亞裔無差別,那麼不應該繼續享受高錄取。大學應該同等對待同樣家庭經濟背景的猶太學生和亞裔學生。
美國精英大學還有一個問題:對權貴家庭的子弟入學降低標準很多。現在特朗普總統的女婿Jared Kushner畢業於哈佛大學,他高中時表現並不出眾,而他家庭在他入學前不久給哈佛大學捐款。這類名額應該大幅度減少,公平地錄取符合哈佛課堂內外要求的學生。也就是說,亞裔無需與美國極右派勢力合作尋求道義上有瑕疵的方法,而可以爭取自己既合法、又合乎道德的權益。
華人應該較快增加對教育的公益捐款。這一問題不僅是數額問題,還包涵捐款率問題,美國頂尖大學統計發現亞裔畢業生捐款人數佔畢業生總數的比例較低,讓學校感到亞裔群體不太感恩回報,而捐款是私立學校很重要的經費來源。
本文以美國頂尖大學的本科錄取為討論重點,實際也適用於美國的醫學院、法學院和商學院等競爭性特別強的學院,而研究生院是歧視亞裔較少的部分。
支持提高亞裔學生錄取率的理由
支持理由1:從1980年到1993年,亞裔學生入學美國頂尖大學的比例相應增加。但突然在1993年左右,它們中的絕大多數突然同時調低亞裔比例,並長期維持低比例,而20多年來亞裔適齡青年增加了一倍以上、來自中國的申請人數更是急劇增加。如果不是由於這些大學在招生過程中存在對亞裔的歧視,亞裔生人數應該遠高於現在實際人數。美國猶太人Ron Unz發表的一篇關於美國精英大學錄取的深度分析文章《美國精英教育的迷思》中的一幅圖直觀地反映了這一問題。
►1990年至2011年美國亞裔適齡人口數量增加與常青藤大學錄取減少的矛盾
哈佛1993年亞裔佔20%、以後下降到2011年為17%(到2017轉為22%);耶魯1993年23%、2011年為15%;哥倫比亞1993年22%、2011年為15%。斯坦福在1994年達到24%後一直猶猶豫豫,2011年約18%,居然降低了6%。更為甚之,耶魯大學2011年比1993年降低8%。
支持理由2:在過去20多年,同為美國頂尖大學的加州理工學院錄取亞裔人數增加顯著。加州理工顯然是按學生的學業和能力錄取學生,亞裔2011為39%、現為42%。取消了族裔配額限制的公立學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93年亞裔達39%後基本維持至今。
支持理由3:亞裔的成績高出所有其他族群,說明對亞裔有超出其他族群的要求。《紐約時報》曾報道,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家Thomas Espenshade與Alexandra Radford的研究顯示,亞裔學生進入名校的SAT成績平均要比白人高140分,比西語裔高270分,比非裔高450分。
支持理由4:以前說亞裔課外活動少有一定道理,但近年來亞裔課外活動包括各種領導力培養,都顯著增加,美國給高中生頒發的“總統學者獎”是綜合評價考試成績和課外活動的結果,亞裔佔其28%,超過除外加州理工的所有美國頂尖私立大學的亞裔入學率。說明這些大學在課外活動表現之外還用了種族因素壓低亞裔錄取量。
反對提高亞裔學生錄取率的理由
我們總結了常見的支持提高亞裔入學的主要理由,但也需要了解反對提高亞裔入學率的主要理由,其中部分反對的理由可以被正面應對或駁斥。
反對理由1:亞裔只會考試,其他能力差。
反駁理由1a:以前亞裔家庭條件差,當然難以獲得培養或顯示課外活動和其他能力。但這一問題在今天很大程度已經解決,繼續用此理由是不顧事實;
反駁理由1b: 1950年代之前,猶太美國人也因同樣理由被美國頂尖高校壓低入學率,但他們團結反對種族歧視,也反對所謂課外活動等歧視窮人的措施,猶太裔錄取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據猶太美國人Ron Unz的分析,猶太裔現在分數已經降到與其他白人沒有差別,但美國大學仍然維持猶太學生佔頂尖高校的高比例。
反對理由2:亞裔在美國人口只佔6%,但在頂尖大學的比例超出這一比例,亞裔佔一個大學本科生比例是亞裔佔美國人口的倍數分別為:哈佛近3倍、耶魯2.5倍、哥倫比亞2.5倍、斯坦福3倍。
反駁理由2:高校猶太人的比例高出其佔美國人口比例的倍數更多,分別為:哥倫比亞大學15.5倍、耶魯13.5倍、哈佛12.5倍、賓州大學12.5倍、康納爾11.5倍。
反對理由3: 大學的教育和校園都應該多元化,包括文化和族群多樣化,有利於校園健康和學生教育經歷。
反駁理由3:猶太人佔各校本科生比例遠高於亞裔,為什麼沒有作為文化多元性的阻力?猶太人佔美國人口2%,猶太人在各校比例分別為:哥倫比亞的35%,耶魯的27%,哈佛的25%,賓州大學的25%、康奈爾的21%。
反對理由4:亞裔捐款高校比例較低。
反駁理由4a:各校強調錄取與收入無關,那麼理論上也與捐款無關;對此的反駁理由4b:亞裔以前經濟狀況不夠好,捐款自然低。在亞裔經濟狀態改善的情況下,亞裔在各頂尖大學的代表率繼續受壓制,導致亞裔對這些學校不滿。如果這些學校改正對亞裔的歧視,加以時日,亞裔感到歧視的消失,自然捐款會增加。
反對理由5:本校沒有對亞裔歧視,完全不存在錄取配額政策,是錄取過程考慮多方面因素而非種族的自然結果。
反駁理由5:這是純粹謊言,如果不是歧視亞裔,不可能在1993年左右調低亞裔學生的錄取率。而近20年亞裔高中生課內外表現提高、亞裔人數增加本應該帶來頂尖大學錄取率增加,除非說亞裔生學業退步、課外活動減少,而這明顯違反事實。亞裔和猶太裔的姓名都不難識別,錄取時的壓制和提高都較容易實現。
反對理由6:歷史上,非裔和西語裔在美國多受歧視,社會要求對他們加以長期支持以消除社會歧視的負面影響,為他們創造機會,有益於改善人權、社會和諧、國家發展。
反駁理由6:亞裔不要求改變目前對非裔和西語裔的照顧政策,也不要求降低他們的入學率。但為什麼不可以將猶太裔的入學比例適當降低?為什麼猶太裔在平均分數與其他白人無異的今天繼續享受遠高於白人的平均入學率?例如,將耶魯的猶太學生比例降至16%、相應的11%給亞裔,使亞裔比例達到26%,調整後猶太學生佔耶魯全部學生的比例仍為猶太裔佔美國人口的8倍、亞裔學生的比例將是亞裔佔美國人口比例4.3倍左右。再例如,將哈佛猶太學生比例降至14%、相應11%給亞裔使後者達到28%,猶太學生佔哈佛的比例仍將為猶太裔佔美國人口比例的7倍,而亞裔學生比例為亞裔佔美國人口比例的4.6倍左右。哥倫比亞大學的猶太學生比例更應該從35%降至15%左右,空出的20%可以給亞裔、非裔和西語裔。根據加州理工的事實,這樣調整後的亞裔比例其實還低於亞裔僅憑表現可以獲得的入學率。所以,不用要求極端的政策改變就可以改善美國頂尖精英大學錄取亞裔學生的比例,而不影響非裔、西語裔的多樣性。
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華人應該聯合其他亞裔,維護合法權益。中國人口以漢族男性作為主導,不應該在中國國內只看見自身利益,思考問題時應該多為女性和其它少數族群著想。
在西方,尤其是美國,華人迄今仍然是相對弱勢、受歧視的少數族裔。迫切需要大家團結起來,爭取和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採取實際行動爭取權益的時候,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改進自己的弱點,比如如捐款問題。華人不團結,不願意做公益等缺點,也需要改進。隨著美國亞裔人口不斷增加、國內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大增,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海內外華人因此發生矛盾。正確的做法是直面問題,團結起來共同爭取提高美國大學亞裔錄取總人數,而不是族群內鬥,這一點應該學習猶太裔。
以前雖然也存在入學受歧視,但華人教授知道如何應對,所以其子弟入好大學相對較容易。但現在美國頂尖大學明顯在照顧中國富有階層的子弟,美國華人教授子弟入學人數也相應減少。所以,在美華人教授,特別是子女尚未到入學年齡的華人教授,出於自身需要也有責任推動美國大學華人入學數量。
美國錄取從來都有各方面考慮,包括巧妙的以間接方式確定族裔入學人數。這種做法,有其理由,也有其技巧。亞裔不要被大學領導和錄取辦公室的巧言令色所欺騙,因為他們有時候道貌岸然,口是心非。只要看看參與美國大學本科錄取、醫學院、法學院錄取的亞裔教授比例之低,就知道問題所在。
而不在錄取委員會,也可以向校領導提出問題,要求解決。建議旅美教授們給校長寫信。一些旅美教授可能與我一樣已經沒有還需要入學的子女,但仍可以為群體努力。最好是同一學校的幾位亞裔教授聯合致信校長。校長對於有關種族的問題很敏感,一般都會處理。根據以往經驗,學校收到信之後改進的可能性很大,至少會約教授們交流。交流時,本文以上的要點可供參考。
即使校長不努力改進,寫信也不會對教授有任何負面影響,最多是耗費了一點點時間。為了節省教授們的時間,我草擬了一份致校長信,供大家參考。當然各位教授可以有更好的措辭,也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進行修改。
親愛的(某某校長):
我們希望表達對亞裔歧視的關注,並獲得您和學校領導層對於解決我校這一問題的支持。(這裡為每個學校加一句,如指出耶魯和普林斯頓在歧視亞裔入學方面做得最差,指出斯坦福所在地亞裔人口激增,等等)
{此處可以插圖顯示1990年至2011年美國亞裔適齡人口數量增加與常青藤大學錄取減少的矛盾。}
附件的Ron Unz文章提供了很好的統計和有思考的分析。它顯示美國頂尖大學錄取亞裔的比例沒有跟上美國亞裔適齡人口數量的增加。實際上,除了加州理工學院,包括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很多大學在1993年突然調低亞裔錄取率。對其中大多數來說,今天的亞裔錄取率甚至低於1993年。(如果知道本校情況,這裡可以加本校情況,如果不知道,指出問題有類似性)這個問題不僅存在於本科錄取,而且存在於醫學院、法學院,雖然研究生院的情況較好。
關注此事的人沒有忽視,這種情況不能用歧視亞裔之外的理由來解釋。二十多年來,亞裔不僅適齡人口增加兩倍多,亞裔高中生的質量也顯著提高,亞裔不僅保持學業領先,而且課外活動的質量和數量也有了非常好的表現。因此,相應增加亞裔錄取人數才是公平之舉。
加州理工的例子顯示瞭如果亞裔不被歧視的情況。因為加州理工增加亞裔生錄取後繼續保持優秀,說明增加亞裔學生不會損害大學的學術和課外活動表現。
當然,我們意識到增加亞裔生比例必須是依據於學生優秀的素質。這種相應的增加符合亞裔學生在課堂內外表現出的實際水平。很可能幾十年後,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亞裔學生不再像現在一樣表現優異,正如Ron Unz所指出的猶太裔學生所發生的情況。我們認為那時亞裔錄取也應該按其當時的表現。如果需要調低比例,我們也完全同意。
Dear AAA,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concern about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sian Americans and hope that you and BBB University will solve this problem at BBB University, which is one of the worst in its treatment of Asian Americans.
The attached article by Ron Unz provides reliable statistics and thoughtful analysis. It shows that admission of Asian students into elite US universities has not caught up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Asian Americans in the US population. In fact, with the exception of Caltech, many universities including Harvard, Yale, Princeton suddenly reduced the percentage of Asian Americans around 1993 after steady increases over the previous decade. For most of these universities, Asian admissions now are below those in 1993. While the details at Stanford are different, the situation is the same in essence. The problem is similar in our undergraduate, medical and law admissions while our graduate admission is better.
It has not escaped the notice of those paying serious attention to the issue that it can not be explained by factors other than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sian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not only the number of Asian Americans has increased more than two fold, but the performance of Asia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has also dramatically increased. Asians continue to lead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now also lead in meaningful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with increased quantity and improved quality. Thus, it is only fair that Asian admissions should be increased accordingly.
The example of Caltech shows what happens when Asians are not discriminated against. Because Caltech remains as outstanding as it was before the increase of Asian students, it also shows that increasing Asian students according to academic and extracurricular performances will not damage universities.
We realize, of course, that this increase should be merit-based. Asian Americans only seek to have a fair share according to performance, both in-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It is highly possible that after a few decades, perhaps in our life time, that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will no longer be as motivated as they are now, in a scenario similar to what has happened to Jewish students which is documented in the Ron Unz article. By that time, we will agree that Asian admissions should be readjusted to the performance of 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If it means that Asian admissions should be decreased by then, it is fully justified.
We look forward to a BBB University not only great but also fair.
Sincerely,
圖片來自:
Ron Unz (2012) The myth of American meritocracy: quantitative sources and methods. 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14-51. http://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articles/meritocracy-appendices/#3
(本文初稿於2016年4月初,修改於2017年9月12日)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閱讀更多 知識分子 的文章